4.1 概念的概述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概念的概述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 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第二单元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一课时 4.1 概念的概述
课题 选必三《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第四课 第一框题:概念的概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数: 1 课时 授课时间:
1.课标依据: 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了解概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教材分析: 地位:本课题是2019年统编版教材选必3《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 逻辑思维规则”第一课的第一课时。 本课题是逻辑思维的起始。概念是抽象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逻辑思维是 抽象思维,教材讲解逻辑思维知识首先从概念开始。 教材内容: 本课时共有两个目题:第一目“概念的含义”,对概念进行概括性介绍, 阐明了概念的含、概念与语词之间的系;第二目“概念的基本特征”, 阐明任何 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介绍了不同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明确概念外延之 间的关系是准确把握概念所不可或缺的方式。
3.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对“概念”有初步的感性认知,学生自上学就开始接触不同学 科的各种各样具体的概念。缺乏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对概念进行剖析。 思维水平:这个阶段的学生经历了学习的积累和生活等实践活动的锤炼, 思维水平逐渐提高,但抽象的高阶思维水平还有待提高。
4.学习目标预设: 1.理解概念的含义,懂得概念在逻辑思维中的重要性。 2.理解概念与其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明确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 性。 3.把握概念与语词之间的关系,避免引起概念混淆。 4.掌握概念的基本特征,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5.掌握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关系。 6.掌握不同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区分概念外延之间相容关 系、不相容关系的几种情况。 7.在科学把握概念的基础上正确评价国家社会现象,坚定对我国方针、政 策的认同。
5.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概念的含义,把握概念与语词之间的关系,掌握不同概念的外
延之间的关系。 难点:掌握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突破策略: 依托学生熟悉的知识情境,开展序列化探究活动。
6.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 情境探究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7.学习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片导入 图片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思维等“七大思维 ” 图片2: 日本民众抗议日本政府向太平洋排放核污 水 图片3:日本排核污水最新事件图片 (过渡语)如何用科学思维戳穿日本的诡辩,正 确把握“核污染水 ”与“核废水 ”的概念, 正视问题、 科学解决排核污问题,降低全球恐慌和担忧,让我们 一同学习新课“概念的概述”。 关注社会 关注国家 在比较中 增强辨别 能力 感悟科学 思维的重 要性
设计意图 在习总书记强调要树立科学思维与日本政府混淆“核污水”“核废水”概 念的鲜明对比中,明确准确把握概念的重要性,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探究 新知的兴趣。
新课教学 议题一:探概念之实,明晰“核污水 ”“核废水”概念之别
环节一 自主学习 脉络理清 明确要求: 。阅读课本p22-23所有文本,在书本上圈画钩点, 提取重要知识点,完成学习活动任务单。 。请记下自己的疑问。 设置议学任务: 1.事物的属性;2.概念是什么?概念的特点?概念 的表达? 3.概念与事物、语词的关系。 自主学习 按要求完 成自学活 动任务单
设计意图 1.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让学习真发生、让思考 真发生,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和能力。 2.层次性的自学任务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 进阶 思维。
环节二 合作探究 智慧共生 明确要求: 。小组内交流互助,解决自学疑问和任务单上的问 题。。合作完成议学任务。 呈现素材 设置合作完成议学任务。(3-4 分钟) 交流答疑 合作提能
设计意图 1.在小组内交流中完善知识内容; 2.在互助答疑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在议学任务完成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 明确要求:

展示交流 素养提升 。自信展示亮风采 。静心聆听悟真谛 。用心评价增能力 小组间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展示 评价
设计意图 1.在展示中增强学习的成就感、获得感和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小组间相互评价, 激发学生思考, 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弥补思维认知 不足,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科学思维。 3.教师点评提升认知,增强科学界定概念的自觉性,树立科学思维和精神。 辨别混淆概念的各种现象,坚定对国家政策的认同。
议题二: 寻概念内容,把握“核污水 ”“核废水”概念之联
环节一 自主学习 脉络理清 明确自学要求: 阅读课本p23-25所有文本,在书本上圈画钩点, 提取重要知识点,完成学习活动任务单。 请记下自己的疑问。 设置议学任务: (1)概念是 和 的统一 (2)概念内涵的含义、作用 (3)概念外延的含义、作用 (4)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联系 (5)不同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有哪些?请画出它 们的欧拉图并把自学检测中对应的题号写下。 自主学习 完成任务 单
设计意图 1.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让学习真发生、让思考 真发生,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和能力。 2.在知识梳理图像化的过程中内化知识,理清脉络,锻炼思维。
环节二 合作探究 智慧共生 明确要求: 。小组内交流互助,解决自学疑问和任务单上的问 题。 。合作完成“不同概念外延关系的欧拉图”并书写 在小组的白板上。 交流答疑 解决困惑
设计意图 1.在小组内交流中完善知识内容; 2.在互助答疑解惑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环节三 展示交流 素养提升 明确要求: 。自信展示亮风采 。静心聆听悟真谛 。用心评价增能力 小组间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展示 评价
设计意图 1.在展示中增强学习的成就感、获得感和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小组间相互评价, 帮助学生完善、弥补思维认知不足, 在潜移默化中
树立科学思维。
议题三:树科学思维,共解“核污 ”“核排”议题之困
课堂小结 情感升华 呈现世界核能发展趋势、利弊 我们倡议:让我们携起手来,准确把握概念,不断提 高科学思维水平, 牢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尊重事实, 共同协商,以科学、安全、透明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造 福人类。 畅 谈 发 表 观点
8.板书设计 逻辑思维 (细胞) 客观事物 概 念 统一: 内涵与外延
(思维内容) (思维形式) 语词 (载体)
9.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请查阅相关资料,运用“概念的概述 ” 的知识,科学评析日本排放核污 水的行为。 2.请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 分析国际社会应如何应对“核 废水”的排放这一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
10.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七大思维 ”和日本排核污水事件的 图片鲜明对比,开启新课教学;以日本核污水简介视频资源创设情境,利用多媒 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以白板书写和展示的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
11.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坚持思政课活动型课程的性质和以生为本的理念,依托真实情境,以 小组为单位开展序列化的活动,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为主,引领学生在自学、 合作、 评价等教学活动中知识生成和思考,让学习真发生、让思考和交流贯彻整 个课堂。 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理清知识脉络体系,在合作交流、评价中浸润学生思想、 落实核心素养, 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升思辨水平、进阶思维能力。

本节课凸显学生为本,关注学生课堂体验和生成,鼓励学生思考、合作和质疑。 如何用课堂评价量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促进学生思考,如何处理学生开放性思 维和有限教学时间的矛盾等问题都检验着教师的教学水平、 课堂调控能力。就本 节课效果来看, 评价量表需要不断完善, 处理以上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 的提高,如何让更多的学生深层次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也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持续推进以生为本理念,推动学生主体课堂常态化,进 一步丰富探究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也进一步挖掘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 价值,增强活动的针对性,扩大互动的范围,提升互动实效。
12.学习评价设计 一方面,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和落实活动型课程的性质的需要, 课堂评价必须贯彻始终, 用相应的评价指标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开展活动,提升活动的实效。 另一方面, 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点评中锻炼学生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提升学生 组织和表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自信心。
学习小组活动评价量表 组别:
评价指标 得分
1.自主学习:(1)认真、专阅读教材、完成任务单;(2)较好地 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3)学习兴趣较高(20 分)
2.独立思考:(1)积极思考的人数多;(2)能提出有质量的疑问; (3)独立思考效率高(20 分)
3.有效合作:(1)积极交流、有展示,参与率高;(2)基础性问 题在合作学习中基本解决;(3)产生有一定质量的新问题(20 分)
4.踊跃展示:(1)积极主动展示;(2)学习成果形式多样;(3) 展示规范有质量(20 分)
5.组别评价:(1)能发现问题;(2)能做出科学的评价;(3) 提出问题的质量、参与率高(20 分)
合计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