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部编版教材 学段 高一
教材内容 《政治与法治》 课型 活动型
课程标准基本要求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必修3《政治与法治》内容1.2编写。内容要求:“1.2引述党章规定,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
从单元来看:第一单元包括三课,第一课从为什么角度论述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课阐释党具有先进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本单元逻辑为第一二课从为什么,第三课从怎么做角度论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本课来看:第一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包括两框,第一框从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阐释党的先进性,第二框从指导思想、思想路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阐释党的先进性。 从本框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包含两目,第一目从党的性质、宗旨来展示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二目从党的执政理念论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两个目题既是对第一课所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又为接下来进一步学习党的先进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心理特征:教师通过政治课程的讲授,不断塑造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利用政治课堂,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政治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认知结构:本课的内容是必修一学生了解过的关于近代史的内容,历史也有详细学习,所以本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不大。学生分组查阅党史相关文献及时代楷模相关资料、采访身边的先进党员,分享各自的心得,通过合作探究,对已有认识系统化、理论化。
设计思想
采用“问题(情境)→分析→另一个问题”、“活动→体验-→结论”,议题讨论等多种课堂模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气氛中受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学会交流、分享与合作。
核心素养目标
1.学生通过实地参观剿匪英雄杨子荣纪念馆,懂得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学生通过采访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相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念,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3.通过“我们如何争做时代青年”议题讨论,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并积极投入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 难点: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教学资源及途径
教材,多媒体,PPT,摄像,手机,信息化手段(学习强国,极光新闻)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创设情境、议题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内容
总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子议题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 子议题二:中国共产党靠什么行?
导 入 新 课 课 播放献礼建党100周年视频——《少年》 忆往昔,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光辉历程,在她的旗帜下,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优秀儿女,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那么作为百年大党,我们为什么能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议题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实践活动一:我们的剿匪英雄——杨子荣
环 节 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设计:学生实地走访杨子荣烈士纪念馆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其英雄事迹。 任务设计: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2、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对党要求 参观杨子荣烈士纪念馆,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分享与呈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材料,合作探究从书本上找到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相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通过对知识的整合梳理,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议题二:中国共产党靠什么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实践活动二:寻找身边模范
环 节 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设计:情景设计:学生分组采访身边的优秀党员优秀事迹。 任务设计: 1.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因 2.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要求 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中优秀共产党员,分析他们优秀品质原因,合作探究,找出书中相应答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采访身边优秀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相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解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
议题讨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祖国以后的发展有怎么样的愿景呢?
环 节 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议题情景:国家对自身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定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面对者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对祖国以后的发展或是对自己有怎么样的愿景呢? 议题任务:学生分组讨论,明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任务 小组合作探究,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任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畅想未来,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培养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能力,为学生今后发展树立目标。
议题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争做新时代青年?
环 节 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议题情景:我们的黑龙江航天英雄——翟志刚说过:“有国才有家!大家只要把国家利益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就一定能一往无前,克服困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责任和担当又是什么呢? 设计任务: 学生结合材料,谈感想 小组合作探究,谈如何争做新时代青年
设计意图: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课堂小结
从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创造的中国奇迹,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支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队伍的领导。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有“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和勇敢。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板书设计
学习评价
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使得学生的成果和活动任务达到一致性。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得学生不断进行反思,促进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提高,增强学科核心素养。
素养提升策略
1.创设任务情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避免出现情景的创设流于形式,而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本课在创设实地参观杨子荣纪念馆和采访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等实践活动情景之前,提前布置任务设计,学生通过实际活动体验,真看真听真感受,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也同时培养了学生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 2.巧设议题,落实新课程标准。本课程作为活动型实践课程,为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在创设任务情景过程中,生成议题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争做时代青年。学生通过议题讨论,让理论回归现实,使学生学会用政治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