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粤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六下 第1课《我们的传统节日·推荐活动 端午节 调查研究》第2课时 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粤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六下 第1课《我们的传统节日·推荐活动 端午节 调查研究》第2课时 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第1课
《我们的传统节日·推荐活动:端午节调查研究》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我们的传统节目·推荐活动:端午节调查研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 年级 六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培养设计调查计划、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等能力,同时,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 。责任担当:在实践活动中,关注端午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并积极参与其中,担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问题解决:在调查发现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和改进的方法。 创意物化:在调查实践中,通过设计调查计划、调查问卷、学会绘制调查数据图表、撰写调查报告等方式更直观、更生动地了解传统节日,进一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培养设计调查计划,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等能力,同时,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 。
教学难点 在调查实践中,通过设计调查计划,调查问卷,学会绘制调查数据图表,撰写调查报告等方式更直观、更生动地了解传统节日,进一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教学准备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初步进行了端午节调查研究中的观察与发现、问题与假设,那么,怎样设计调查计划,调查问卷撰和写调查报告的提纲和结论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端午节调查研究 》从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题。 思考交流 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为下步开展活动做好准备。
讲授新课 (一)行动与探究活动:探究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习惯流传至今的原因1.赛龙舟的来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里融入了历史文化,使端午节有了深沉的历史感。赛龙舟就是“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不舍贤臣屈原投江死去,划船追赶拯救,人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仍不见屈原踪迹,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以划龙舟比赛来纪念屈原。现代的赛龙舟活动形式多样,参与者众多,已经是体育和娱乐的有机结合,倡导着拼搏与合作的精神。2. 小链接科学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的不同,社会调查法可分为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案调查等多种方法。3.端午节“赛龙舟”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步骤一:制订研究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对社会现象进行考察就是社会调查法。社会调查法很适合我们研究“赛龙舟”这一课题。端午节“赛龙舟”的社会调查研究计划研究课题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习惯流传至今的原因组长张峰组员李亮、姜平、刘丽、赵伟等。调查对象当地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他们可能对传统习俗有更深入的了解。赛龙舟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了解他们对这一活动的看法和体验。学校教师和家长,了解他们对端午节和赛龙舟的教育和传承情况。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流传情况,探究其流传至今的原因,以及这一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调查任务收集关于端午节和赛龙舟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的资料。访问当地居民、赛龙舟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校教师和家长,了解他们对这一习俗的看法和体验。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总结端午节“赛龙舟”习俗流传至今的原因。拟定研究方法 访问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测验法 □个案调查法调查方案问卷调查法:在人口最多的商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派发问卷:拟派发120份问卷,回收120份。任务分工成员负责内容张峰负责整体调查计划的制定和协调,以及问卷的设计和制作。姜平负责在商场进行问卷调查的派发和回收。 刘丽负责整理和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撰写调查报告。赵伟负责收集和整理关于端午节和赛龙舟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的资料。李亮负责访问当地居民、赛龙舟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校教师和家长,记录并整理访谈内容。步骤二:请根据要求设计你的调查问卷。(1)问卷调查法是指通过制订详细周密的问卷,要求被调查者据此进行回答以收集资料的方法。问卷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或簿记式。根据主题,从实际出发拟题,问题的排列顺序一般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2)小链接问卷中调查问题的语言与措辞要求简洁易懂,使被调查者一目了然,乐于回答。(3) 调查问卷设计表标题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习惯流传至今的原因调查时间6月15日调查研究小组小学六年(1)班研究小组调查地点双宝社区调查问题您是否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赛龙舟的传统习俗?您是否参与过赛龙舟活动?如果有,请描述您的参与经历和感受。您认为端午节和赛龙舟在现代社会中有何重要意义和价值?您觉得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是什么?您认为学校和家庭在传承端午节和赛龙舟文化方面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您对于保护和传承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有何建议或看法?调查记录者:致谢语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我们的调查!您的意见和看法对于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4) 小贴士①设计前进行文献研究,可以帮助你设计问卷。②问题的设计应围绕主题有梯度地逐渐加深难度。(1)调查问卷信息记录表总发放问卷量120份总回收问卷量120份总有效问卷量115份(有5份问卷因填写不完整或其他原因被视为无效)回收率计算公式:回收率 = (总回收问卷量 / 总发放问卷量) × 100%计算结果:回收率 = (120 / 120) × 100% = 100%有效回收率计算公式:有效回收率 = (总有效问卷量 / 总发放问卷量) × 100%计算结果:有效回收率 = (115 / 120) × 100% ≈ 95.83%(2)小链接调查的有效性指的是有效问卷的回收率。①有效回收率在30%左右,资料只能作为参考。②有效回收率在50%以上,可以采纳建议。③有效回收率在70%以上,可作为研究结论的依据。 (3)将收集到的有效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并展开分析。题号结果分析1.您是否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赛龙舟的传统习俗?是:85%否:15%★大部分受访者对端午节的起源和赛龙舟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显示出这一传统在当地的普及和传承情况较好。但仍有一部分人表示不了解,说明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方面还有一定的工作要做。2.您是否参与过赛龙舟活动?如果有,请描述您的参与经历和感受。参与过:55%未参与过:45%★与者的感受普遍积极,表示赛龙舟活动非常热闹、有趣,能够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团队精神。★分析:参与过赛龙舟活动的人数占比较为可观,显示出这一活动在当地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参与者的积极感受也进一步证明了赛龙舟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3.您认为端午节和赛龙舟在现代社会中有何重要意义和价值?增强民族文化认同:65%促进社区团结和交流:50%传承历史和文化传统:75%其他:5%(如旅游经济价值等)★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端午节和赛龙舟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传承历史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一活动能够促进社区团结和交流。这表明端午节和赛龙舟在现代社会中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4.您觉得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是什么?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70%社区和家庭的传承:60%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50%政府和媒体的宣传推广:30%★多数受访者认为端午节“赛龙舟”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在于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同时,社区和家庭的传承也是其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此外,赛龙舟活动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以及政府和媒体的宣传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传承和发展。5.您认为学校和家庭在传承端午节和赛龙舟文化方面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学校应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80%家庭应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70%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参与:40%★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学校和家庭在传承端午节和赛龙舟文化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学校应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一传统习俗;家庭则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和传承,让传统节日文化得以延续。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参与其中,共同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6.您对于保护和传承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有何建议或看法?保持原汁原味,避免商业化过度:60%加强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培养:55%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40%其他:5%(如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等)★多数受访者认为在保护和传承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时,应保持其原汁原味,避免商业化过度。同时,加强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这一传统能够持续传承下去。此外,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可以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使这一传统习俗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同时,也有受访者提出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等建议。 分析数据时,常用数学的图表分析法来进行。图表分析法是根据得到的数据记录形成直观的图形,可作为分析现有数据和预测未来数据走势的基本分析方法。(4)小链接图表分析法——饼状图,用来比较所分“大饼”的分量,一般用来显示每一数值与总量的占比。 (5) 小链接 图表分析法——柱状图柱状图,即条形统计图,是利用长方形的长度为变量表达的统计图表,可表示两种或多种性质数据的分布情况,从而进行分析比较。 (6)请针对问卷中的某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绘制一个饼状图。学生绘制饼状图。(二)结论与解析 请你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语四个部分组成。调查报告中也常常使用图表来呈现数据,使报告更清晰易懂。请撰写调查报告的提纲和结论。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习惯流传至今的调查报告提纲:1. 端午节与赛龙舟的起源和传承。2. 现代社会中端午节与赛龙舟的流行程度。3. 端午节与赛龙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4. 端午节与赛龙舟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5. 针对端午习俗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和应对方案。结论: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习惯流传至今,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区家庭传承。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这一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流行度和认同感,不仅被视为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促进社区团结的重要载体,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然而,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不足、商业化过度导致的传统失真等。因此,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传承,鼓励创新与发展,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与支持,显得尤为重要。(二)交流与评价 与他人交流、互相评价,可以发现被自己忽略的细节。汇报交流的呈现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海报、思维导图、报告、幻灯片等。针对我们的问题和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汇报交流后,请对全体成员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成员团队总评张峰李亮刘丽积极参与活动设计☆☆☆☆☆☆☆☆☆☆☆☆☆☆☆☆☆☆☆☆调查活动的参与度☆☆☆☆☆☆☆☆☆☆☆☆☆☆☆☆☆☆☆☆不怯于与陌生人交流☆☆☆☆☆☆☆☆☆☆☆☆☆☆☆☆☆☆☆☆主动思考,积极分析☆☆☆☆☆☆☆☆☆☆☆☆☆☆☆☆☆☆☆☆不拖沓,有责任心☆☆☆☆☆☆☆☆☆☆☆☆☆☆☆☆☆☆☆☆调查访问文明有礼☆☆☆☆☆☆☆☆☆☆☆☆☆☆☆☆☆☆☆☆(三)反思与改进 回忆一下整个社会调查活动的过程,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请搜集大家遇到的问题,一起想想改进办法。问题及改进办法问题改进方法怎样提高问卷的回收率?①增加问卷的吸引力:②设计问卷时,加入吸引人的主题或引言,让受访者更有兴趣参与。③合理的调查时间: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调查,避免在受访者非常忙碌或不方便的时候进行。④合适的调查方式:除了纸质问卷,还可以考虑使用电子问卷,通过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发放,提高问卷的覆盖面和回收率。设置激励机制:如提供小礼品、优惠券等作为参与调查的奖励,激励受访者填写问卷。怎样提高问卷的有效性?①明确调查目的和问题:确保问卷设计目的明确,问题表述清晰,避免产生歧义或引导性答案。②合理的问卷长度:问卷不宜过长,避免受访者因疲劳或时间限制而草率回答。③预测试:在正式调查前进行小范围预测试,检查问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④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在问卷开头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或解释,帮助受访者更好地理解问卷内容。 在设计问卷的问题时,如何提高统计的便利性?①采用标准化问题:使用标准化的问题和答案选项,方便后期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②设计合理的答案选项:确保答案选项全面、互斥且易于理解,避免受访者因答案选项不当而产生困惑。使用开放式与封闭式③问题结合:既包含封闭式问题便于统计,也包含开放式问题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④使用电子问卷工具:利用电子问卷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提高统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设计问卷的问题时,如何提高才能使样本具有代表性?①使用随机抽样方法:确保样本选择的随机性,避免主观偏见。②分层抽样:根据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地域等)进行分层,确保每层都有足够的样本。③扩大样本量:增加样本量可以提高研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四)拓展基地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许多,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一脉相承,每个传统节日都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国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创造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呢?请抄写下来,也可以尝试自己创编。(1)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 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清明节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节 水调歌头 端午 暮色掩行迹,怀石自沉江。大夫吟唱何处,残月冷穹苍。浊浪滔滔东去,云梦沉浮辗转,楚地亦神伤。羁客赋骚体,忧患著文章。 击鼍鼓,投米粽,整行装。飞舟遏浪,挥桨揎臂吼声狂。颠沛流离往昔,日丽风和此际,三闾应安详。岁月如梭逝,风义永流芳。(4)中秋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5)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自己创编的传统节日诗词。春节爆竹声声迎新春,家家户户庆团圆。彩灯高挂喜气盈,春节佳日好运连。新春带来福寿禄,紫燕衔来吉祥安。新春祝福送亲友,阖家欢乐笑开颜。3.为什么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拴五彩绳、带香囊呢?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一项习俗。相传古时楚国人因不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大多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却不见踪影。因此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以划龙舟纪念之。所有后来的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2)吃粽子,这是端午节的又一习俗。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被革职赶出都城去流放。他在流放途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放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划船捞救……。因此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3)拴五彩绳、带香囊,从老人口中所说就是为了辟邪驱瘟,为了躲避夏天各种虫子的叮咬,再有是用于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十分好看。 学生实践、思考、交流。学生思考、交流。分享展示成果并进行评价。 学生反思、交流、改进。 学习拓展延伸 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制订端午节“赛龙舟”的社会调查研究计划,设计调查问卷设计表,统计调查结果与分析,绘制调查结果图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思考、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怎样调查报告的提纲和结论。 通过交流、评价活动,分享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的得益,为以后积累经验,更好地做好调查研究!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 通过拓展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诗词歌赋,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拴五彩绳、带香囊及历史故事,激发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博大精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堂练习 讲一讲,在调查中的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练习 拓展与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活动,在设计调查计划、访问、问卷、撰写调查报告等过程中 加深了我们对端午节文化的理解,还激发了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深刻体会到了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自己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端午节调查研究端午节“赛龙舟”的社会调查研究计划、设计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与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的提纲和结论社会调查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拓展延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4张PPT)
第2课 端午节调查研究




【粤教版】 六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素养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04
05
课堂练习
06
目录
07
课堂总结
08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培养设计调查计划、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等能力,同时,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 。
责任担当:在实践活动中,关注端午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并积极参与其中,担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
问题解决:在调查发现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和改进的方法。
创意物化:在调查实践中,通过设计调查计划、调查问卷、学会绘制调查数据图表、撰写调查报告等方式更直观、更生动地了解传统节日,进一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新知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初步进行了端午节调查研究中的观察与发现、问题与假设,那么,怎样设计调查计划,调查问卷撰和写调查报告的提纲和结论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端午节调查研究 》从中寻找答案吧!
新知讲解
活动:探究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习惯流传至今的原因
赛龙舟的来历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里融入了历史文化,使端午节有了深沉的历史感。赛龙舟就是“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不舍贤臣屈原投江死去,划船追赶拯救,人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仍不见屈原踪迹,之后每年 农历五月初五以划龙舟比赛来纪念屈原。
现代的赛龙舟活动形式多样,参与者众多,已经是体育和娱乐的有机结合,倡导着拼搏与合作的精神。
行 动 与 探 究
新知讲解
科学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
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的不同,社会调查法可分为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案调查等多种方法。
小链接
新知讲解
端午节“赛龙舟”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步骤一:制订研究计划。
有目的、有意识地对社会现象进行考察就是社会调查法。社会调查法很适合我们研究“赛龙舟”这一课题。
新知讲解
端午节“赛龙舟”的社会调查研究计划
研究课题 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习惯流传至今的原因
组长 张峰 组员 李亮、姜平、刘丽、赵伟等。
调查对象 1.当地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他们可能对传统习俗有更深入地了解。 2.赛龙舟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了解他们对这一活动的看法和体验。 3.学校教师和家长。了解他们对端午节和赛龙舟的教育和传承情况。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流传情况,探究其流传至今的原因,以及这一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调查任务 收集关于端午节和赛龙舟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的资料。访问当地居民、赛龙舟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校教师和家长,了解他们对这一习俗的看法和体验。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总结端午节“赛龙舟”习俗流传至今的原因。
拟定研究方法 访问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测验法 □个案调查法
调查方案 问卷调查法:在人口最多的商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派发问卷:拟派发120份问卷,回收120份。
任务分工 成员 负责内容
张峰 负责整体调查计划的制定和协调,以及问卷的设计和制作。
姜平 负责在商场进行问卷调查的派发和回收。
刘丽 负责整理和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赵伟 负责收集和整理关于端午节和赛龙舟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的资料。
李亮 负责访问当地居民、赛龙舟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校教师和家长,记录并整理访谈内容。
新知讲解
端午节“赛龙舟”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步骤二:请根据要求设计你的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法是指通过制订详细周密的问卷,要求被调查者据此进行回答以收集资料的方法。问卷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或簿记式。根据主题,从实际出发拟题,问题的排列顺序一般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
行 动 与 探 究
新知讲解
问卷中调查问题的语言与措辞要求简洁易懂,使被调查者一目了然,乐于回答。
小链接
新知讲解
调查问卷设计表
标题 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习惯流传至今的原因
调查时间 6月15日
调查研究小组 小学六年(1)班研究小组
调查地点 双宝社区
调查问题 1.您是否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赛龙舟的传统习俗?
2.您是否参与过赛龙舟活动?如果有,请描述您的参与经历和感受。
3.您认为端午节和赛龙舟在现代社会中有何重要意义和价值?
4.您觉得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是什么?
5.您认为学校和家庭在传承端午节和赛龙舟文化方面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6.您对于保护和传承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有何建议或看法?
调查记录者:张峰
致谢语 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我们的调查!您的意见和看法对于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新知讲解
①设计前进行文献研究,可以帮助你设计问卷。
②问题的设计应围绕主题有梯度地逐渐加深难度。
小贴士
新知讲解
步骤三:收集调查问卷,小组成员需要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和梳理分析,得到调查研究结果。
调查问卷的研究结果是基于对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而得到的,所以首先要筛选出有效的问卷,再开始统计和分析。
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往往会参考两个数据: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应少于70%。计算方法如下:
回收率=总回收问卷量+总发放问卷量x100%
有效回收率=总有效问卷量÷总发放问卷量×100%
行 动 与 探 究
新知讲解
调查问卷信息记录表
总发放问卷量 120份
总回收问卷量 120份
总有效问卷量 115份(有5份问卷因填写不完整或其他原因被视为无效)
回收率 计算公式:回收率 = (总回收问卷量 / 总发放问卷量) × 100%计算结果:回收率 = (120 / 120) × 100% = 100%
有效回收率 计算公式:有效回收率 = (总有效问卷量 / 总发放问卷量) × 100%计算结果:有效回收率 = (115 / 120) × 100% ≈ 95.83%
新知讲解
调查的有效性指的是有效问卷的回收率。
①有效回收率在30%左右,资料只能作为参考。
②有效回收率在50%以上,可以采纳建议。
③有效回收率在70%以上,可作为研究结论的依据。
小链接
新知讲解
将收集到的有效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并展开分析。
统计结果及分析
题号 结果 分析
1.您是否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赛龙舟的传统习俗? 是:85%否:15% ★大部分受访者对端午节的起源和赛龙舟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显示出这一传统在当地的普及和传承情况较好。但仍有一部分人表示不了解,说明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方面还有一定的工作要做。
2.您是否参与过赛龙舟活动?如果有,请描述您的参与经历和感受。 参与过:55%未参与过:45% ★参与者的感受普遍积极,表示赛龙舟活动非常热闹、有趣,能够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团队精神。
★分析:参与过赛龙舟活动的人数占比较为可观,显示出这一活动在当地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参与者的积极感受也进一步证明了赛龙舟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3.您认为端午节和赛龙舟在现代社会中有何重要意义和价值?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65%促进社区团结和交流:50%传承历史和文化传统:75%其他:5%(如旅游经济价值等)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端午节和赛龙舟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传承历史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一活动能够促进社区团结和交流。这表明端午节和赛龙舟在现代社会中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新知讲解
将收集到的有效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并展开分析。
统计结果及分析
题号 结果 分析
4.您觉得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70%社区和家庭的传承:60%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50%政府和媒体的宣传推广:30% ★多数受访者认为端午节“赛龙舟”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在于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同时,社区和家庭的传承也是其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此外,赛龙舟活动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以及政府和媒体的宣传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传承和发展。
5.您认为学校和家庭在传承端午节和赛龙舟文化方面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学校应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80%家庭应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70%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参与:40%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学校和家庭在传承端午节和赛龙舟文化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学校应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一传统习俗;家庭则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和传承,让传统节日文化得以延续。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参与其中,共同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6.您对于保护和传承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有何建议或看法? 保持原汁原味,避免商业化过度:60%加强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培养:55%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40%其他:5%(如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等) 多数受访者认为在保护和传承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时,应保持其原汁原味,避免商业化过度。同时,加强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这一传统能够持续传承下去。此外,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可以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使这一传统习俗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同时,也有受访者提出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等建议。
统计结果及分析
新知讲解
分析数据时,常用数学的图表分析法来进行。图表分析法是根据得到的数据记录形成直观的图形,可作为分析现有数据和预测未来数据走势的基本分析方法。
行 动 与 探 究
新知讲解
图表分析法——饼状图,用来比较所分“大饼”的分量,一般用来显示每一数值与总量的占比。
小链接
新知讲解
图表分析法——柱状图
柱状图,即条形统计图,是利用长方形的长度为变量表达的统计图表,可表示两种或多种性质数据的分布情况,从而进行分析比较。
小链接
新知讲解
请针对问卷中的某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绘制一个饼状图。
您是否参与过赛龙舟活动?如果有,请描述您的参与经历和感受。
参与过:55%
未参与过:45%
行 动 与 探 究
45%
55%
新知讲解
请你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语四个部分组成。调查报告中也常常使用图表来呈现数据,使报告更清晰易懂。
结 论 与 解 析
新知讲解
请撰写调查报告的提纲和结论。
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习惯流传至今的调查报告
提纲:
1. 端午节与赛龙舟的起源和传承。
2. 现代社会中端午节与赛龙舟的流行程度。
3. 端午节与赛龙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4. 端午节与赛龙舟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5. 针对端午习俗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和应对方案。
新知讲解
请撰写调查报告的提纲和结论。
结论:
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习惯流传至今,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区家庭传承。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这一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流行度和认同感,不仅被视为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促进社区团结的重要载体,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不足、商业化过度导致的传统失真等。因此,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传承,鼓励创新与发展,并加强相关
法律法规的保护与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新知讲解
与他人交流、互相评价,可以发现被自己忽略的细节。汇报交流的呈现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海报、思维导图、报告、幻灯片等。针对我们的问题和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
交流与评价
交 流 与 评 价
新知讲解
汇报交流后,请对全体成员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 成员 团队总评
张峰 李亮 刘丽
积极参与活动设计
调查活动的参与度
不怯于与陌生人交流
主动思考,积极分析
不拖沓,有责任心
调查访问文明有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交 流 与 评 价
新知讲解
回忆一下整个社会调查活动的过程,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请搜集大家遇到的问题,一起想想改进办法。 问题及改进办法
问题 改进方法
怎样提高问卷的回收率? ①增加问卷的吸引力:设计问卷时,加入吸引人的主题或引言,让受访者更有兴趣参与。
②合理的调查时间: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调查,避免在受访者非常忙碌或不方便的时候进行。
③合适的调查方式:除了纸质问卷,还可以考虑使用电子问卷,通过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发放,提高问卷的覆盖面和回收率。
④设置激励机制:如提供小礼品、优惠券等作为参与调查的奖励,激励受访者填写问卷。
怎样提高问卷的有效性? ①明确调查目的和问题:确保问卷设计目的明确,问题表述清晰,避免产生歧义或引导性答案。
②合理的问卷长度:问卷不宜过长,避免受访者因疲劳或时间限制而草率回答。
③预测试:在正式调查前进行小范围预测试,检查问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供必要的。
④背景信息:在问卷开头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或解释,帮助受访者更好地理解问卷内容。
反 思 与 改 进
新知讲解
回忆一下整个社会调查活动的过程,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请搜集大家遇到的问题,一起想想改进办法。 问题及改进办法
问题 改进方法
在设计问卷的问题时,如何提高统计的便利性? ①采用标准化问题:使用标准化的问题和答案选项,方便后期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②设计合理的答案选项:确保答案选项全面、互斥且易于理解,避免受访者因答案选项不当而产生困惑。
③使用开放式与封闭式问题结合:既包含封闭式问题便于统计,也包含开放式问题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
④使用电子问卷工具:利用电子问卷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提高统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设计问卷的问题时,如何提高才能使样本具有代表性? ①使用随机抽样方法:确保样本选择的随机性,避免主观偏见。
②分层抽样:根据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地域等)进行分层,确保每层都有足够的样本。
③扩大样本量:增加样本量可以提高研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反 思 与 改 进
新知讲解
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许多,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一脉相承,每个传统节日都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国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创造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拓 展 基 地
新知讲解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呢?请抄写下来,也可以尝试自己创编。
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 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新知讲解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呢?请抄写下来,也可以尝试自己创编。
清明节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拓 展 基 地
新知讲解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呢?请抄写下来,也可以尝试自己创编。
端午节
水调歌头 端午
暮色掩行迹,怀石自沉江。大夫吟唱何处,残月冷穹苍。浊浪滔滔东去,云梦沉浮辗转,楚地亦神伤。羁客赋骚体,忧患著文章。 击鼍鼓,投米粽,整行装。飞舟遏浪,挥桨揎臂吼声狂。颠沛流离往昔,日丽风和此际,三闾应安详。岁月如梭逝,风义永流芳。
拓 展 基 地
新知讲解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呢?请抄写下来,也可以尝试自己创编。
中秋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拓 展 基 地
新知讲解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呢?请抄写下来,也可以尝试自己创编。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拓 展 基 地
新知讲解
自己创编的传统节日诗词。
春节
爆竹声声迎新春,家家户户庆团圆。
彩灯高挂喜气盈,春节佳日好运连。
新春带来福寿禄,紫燕衔来吉祥安。
新春祝福送亲友,阖家欢乐笑开颜。
拓 展 基 地
新知讲解
为什么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拴五彩绳、带香囊呢?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一项习俗。相传古时楚国人因不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大多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却不见踪影。因此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以划龙舟纪念之。所有后来的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拓 展 基 地
新知讲解
为什么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拴五彩绳、带香囊呢?
吃粽子,这是端午节的又一习俗。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被革职赶出都城去流放。他在流放途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放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划船捞救……。因此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
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
子的习俗。
拓 展 基 地
新知讲解
为什么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拴五彩绳、带香囊呢?
拴五彩绳、带香囊,从老人口中所说就是为了辟邪驱瘟,为了躲避夏天各种虫子的叮咬,再有是用于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十分好看。
拓 展 基 地
课堂练习
讲一讲在调查中的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课堂总结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活动,在设计调查计划、访问、问卷、撰写调查报告等过程中 加深了我们对端午节文化的理解,还激发了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深刻体会到了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自己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
板书设计
端午节调查研究
端午节“赛龙舟”的社会调查研究计划、设计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与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的提纲和结论
社会调查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拓展延伸
作业布置
亲自参与至少一项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动,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并记录下你的体验过程和感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