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简介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复合判断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复合判断的构成要素。
3. 学会正确运用复合判断进行推理和表达。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复合判断的种类和表达方式。
2. 难点:运用复合判断进行准确的推理和表达。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3 分钟)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简单判断的概念和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2. 讲解复合判断的概念和特点(5 分钟)
通过实例讲解复合判断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复合判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判断组合而成。
3. 介绍复合判断的种类(10 分钟)
介绍复合判断的种类,如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每种判断的含义和结构。
㈠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运用复合判断的必要性: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对象的情况。这就需要运用复合判断。
2.复合判断
⑴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⑵组成: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①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为支判断。
②联结支判断的词项叫作联结词。
⑶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㈡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含义: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联言判断的逻辑结构:联言判断由联言支和联结项两个部分组成。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⑴联言支: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
⑵联结项: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⑶常用连接项: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也” “虽然……但是……”“不是……而是……”
“接着” “一方面……另一方面……”“然后”“于是便” “不仅不……反而……”“尚且……何况……”
“尽管……可能……”“然而”“而”“且”
【特别提醒】联言判断的语言形式有并列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等。在日常语言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例如:“此商品价廉物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
【联言判断真假值口诀】一假即假,全真才真。
【特别提醒】联言判断不仅要求联言支同真,而且要求联言支之间有联系,不能割裂,否则,就无实际意义。
例如,“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并且光沿直线传播”。
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虽然都真,但是该联言判断没有什么真实有效性,即没有实际意义。
4.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
㈢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1.选言判断的含义:是断定对象可能情况的判断。
2.选言判断的逻辑结构:由选言支和联结项组成。
⑴选言支: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
⑵选言判断的联结项:联结选言支的词项。
【特别提醒】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能省略。
3.种类: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⑴相容选言判断
①逻辑性质: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相容选言判断真假值口诀】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②常用联结项:“或者”“或者……或者……”“是……还是……”“也许……也许……”
⑵不相容选言判断
①逻辑性质: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相容选言判断真假值口诀】有且只有一真才真,多真为假,全假也假。
②常用联结项:“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二者不可兼得)”
4.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意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5.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
②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了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知识整合】比较分析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
含义 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同时存在 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
常用联结项 “或者”“或者……或者……” “是……还是……” “也许……也许……”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二者必居其一”等
真假值 选言支中有一个是真的或都是真的,则为真;选言支都是假的,则为假 【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该选言判断为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为真,或都是假的,则为假 【有且只有一真才真,多真为假,全假也假】
㈣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1.条件关系:某一情况的发生会促使另一情况的发生;某一情况不发生,会导致另一情况不发生。事物情况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条件关系。
2.假言判断
⑴含义: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假言判断是有条件地断定某个事物情况的存在。)
⑵组成: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支判断和假言联结项组成。(前件、后件和假言联结项)
①前件: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前件,
②后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后件。
⑶种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含义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
逻辑性质 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真假值口诀】有前必有后,无前后不定,有前无后必假。
常用联结项 “如果……那么……” “倘若……则……” “只要……就……” “一旦……就……” “当……便……” “要是……就……” “假使……那么……”
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含义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
逻辑性质 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真假值口诀】无前必无后,有前后不定,无前有后必假。
常用联结项 “只有……才……” “必须……才……” “除非……才……”“除非……才……” “……才……” “没有……就没有……”
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含义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
逻辑性质 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真假值口诀】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前后不一致必假。
常用联结项 “……当且仅当……才……” “只有并且只有……才……” “……当且仅当……” “如果……就……并且如果不……就不……”
3.假言判断的真假值特征(逻辑性质特征):
⑴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⑵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
【知识拓展】假言判断真假值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
②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
p q 如果p,那么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真
假 假 真
只断定一个判断前件是真的,后件也是真的。 (不断定前件是假的时,后件怎么样)
例如: 如果明天下雨,我就不去。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①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只有p,才q。
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
p q 只有p,才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只断定一个判断前件是假的,后件也是假的。 (不断定前件是真的时,后件怎么样)
例如:只有陈某去过作案现场 ,他才是本案作案人。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①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当且仅当p,则q。
②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
p q 当且仅有p,则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断定一个判断前件是真的,后件也是真的;前件是假的,后件也是假的。
例如:当且仅当被告人犯罪的证据充分确实,则可认定该被告人有罪。
4.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要求:
⑴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⑵对于不具有必然联系的事物情况,不能强加条件关系
例如:有人说“不说假话,办不了大事。”主观臆造联系
⑶要注意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的区别,准确使用假言判断的不同联结项。
5.判断的重要性:
⑴判断是由概念构成的,又是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
⑵没有判断,就不能明确概念,没有判断,也不能进行推理。
4. 练习运用复合判断(15 分钟)
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复合判断知识进行判断和表达。通过学生的回答,及时纠正错误并进行巩固。
5. 案例分析与讨论(15 分钟)
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复合判断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地运用复合判断进行推理和表达。
6. 总结与归纳(5 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的重要性和方法。
7. 布置作业(2 分钟)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或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