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分析化学》课程-微测试微课编号 微课名称 氧化还原电对和电极电势所属模块 氧化还原滴定法 子模块 氧化还原电对和电极电势关键词 氧化还原电对;电极电势是否通用 √通用 农产品 食品 是否重点建设 是 否一、单选题1、下列氧化剂中,氧化性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的是( )。A.Cl2B.Fe3+C.Ag+D.Cr2O72-参考答案:D难度:中2、下列电极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其有关的离子浓度减半时,电极电势增大的电极是( )?A.Cu2++2e=CuB. I2+2e=2I-?C.Ni2++2e=NiD.Fe2++2e=Fe?参考答案:B难度:高已知电对的=1.51,若由0升高到4,则该电对的电极电势( ) 升高0.38 V升高0.047 V降低0.38 V D.降低0.047 V 参考答案:C难度:高二、多选题1、下列电极反应中,随着溶液的值升高,其氧化态的氧化性不变的是A.B.C.D.考答案:A;B; C难度:中三、判断题1、元素的氧化值等于元素的化合价( )参考答案:F难度:低组成原电池的电极电势差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参考答案:F难度:中四、填空题1、对原电池:(-)Cu|CuSO4(C1)‖AgNO3(C2)|Ag(+),若将CuSO4溶液加水稀释,则该原电池的电动势将 ;若在AgN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则该原电池电动势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参考答案:增大;减小难度:中2、若一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试写出标准态时,该原电池的符号 。参考答案:(-) | Pt | H2 | H+║Ag+|Ag(+)难度:中五、简答题1、离子-电子法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参考答案:1、配平原则(1)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应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2)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2.配平步骤(1)正确写出未配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将反应分解为两个半反应方程式,(3)根据配平原则(1),以适当系数分别乘以两个半反应方程式(配平)。然后将两个半反应方程相加,整理即得到已配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难度:中六、综合题1、已知电极反应,若在此体系中加入NaCl,且维持溶液中[Cl-]=1mol·l-1,试计算此时的的[Ag+]及银电对的电极电势{Ksp(AgCl)=1.6×10-10}参考答案:解: Ksp,AgCl= [Ag+][Cl-] [Ag+]×1= 1.6×10-10 [Ag+]=1.6×10-10mol·L-1根据Nernst方程:EAg+/Ag=EO Ag+/Ag +0.0592lg[Ag+] =0.7996+0.0592lg1.6×10-10 =0.22V难度:高《分析化学》课程-微测试微课编号 微课名称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所属模块 氧化还原滴定法 子模块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关键词 滴定曲线,电极电势,滴定突跃是否通用 √通用 农产品 食品 是否重点建设 是 否一、单选题1、用铈量法测定铁时,滴定至50%时的电位是( )。已知:= 1.44 V,= 0.68 V。A.0.68 V B.0.86 VC.1.06 VD.1.44 V参考答案:A难度:中2、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在化学计量点前后对称的是( )。A.2Fe3++ Sn2+ = Sn4++ 2Fe2+B.MnO4-+ 5Fe2+ + 8H+ = Mn2+ + 5Fe3+ + 4H2OC.Cr2O72- + 5Fe2+ + 14H+- = 2Cr3+ + 5Fe3+ + 7H2OD.Ce4+ + Fe2+ = Ce3+ + Fe3+参考答案:D;难度:中3、用 0.02 mol L-1 KMnO4溶液滴定 0.1 mol L-1 Fe2+ 溶液和用 0.002 mol L-1 KMnO4溶液滴定 0.01 mol L-1 Fe2+ 溶液时这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是( )。A.前者 > 后者B.前者 < 后者C.一样大D.缺电位值,无法判断参考答案:C难度:高4、反应 2A++ 3B4+ → 2A4++3B2+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 )。A.B. C.D.参考答案:D难度:高二、多选题1、下列给出的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之差中,氧化还原反应能定量完成的是( )。A.0.1VB.0.2VC.0.4VD.0.5V参考答案:C;D难度:中三、判断题1、在氧化还原滴定中,无论任何情况,等量点的位置在滴定突跃范围的中间。参考答案:F难度:低2、大体上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用于滴定分析的条件是 φ1—φ2 ≤0.4V。参考答案:F难度:中四、填空题1、氧化还原滴定中,突跃范围的大小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 有关,它们相差越大,电位突跃越 。参考答案:条件电极电势;大难度:中2、已知在1 mol·L-1 HCl 中,= 0.68 V,= 0.14 V,以 Fe3+滴定Sn2+至 99.9%时的电位为 、100%时的电位为 、100.1%时的电位为 。参考答案:0.23V;0.32V;0.50V难度:高五、简答题1、试比较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说明它们共性和特性。参考答案:酸碱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共性是:(1)在滴定剂不足0.1%和过量0.1%时,两种滴定曲线均能形成突跃;(2)均是利用滴定曲线的突跃,提供选择指示剂的依据。其特性是:酸碱滴定曲线是溶液的pH值为纵坐标,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是以φ值为纵坐标,其横坐标均是加入的标准溶液。难度:中2、化学计量点在滴定曲线上的位置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电子转移数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中突跃范围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相差的大小有关。电位差△φ较大,突跃较长,一般讲,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之差大于0.20V时,突跃范围才明显,才有可能进行滴定,△φ值大于0.40V时,可选用氧化还原指示剂(当然也可以用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当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半电池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即n1=n2时,则化学计量点的位置恰好在滴定突跃的中(间)点。如果n1≠n2,则化学计量点的位置偏向电子转移数较多(即n值较大)的电对一方;n1和n2相差越大,化学计量点偏向越多。难度:高六、综合题1、在0.10 mol L-1HCl介质中,用0.2000 mol L-1Fe3+滴定0.10 mol L-1 Sn2+,试计算在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及其突跃范围。在此滴定中选用什么指示剂,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是否一致?已知在此条件下,=0.73V,=0.07V。参考答案:用Fe3+标准溶液滴定Sn2+的反应: 2Fe3++Sn2+=2Fe2++Sn4+在此条件下,=0.73V,=0.07V化学计量点前Sn2+剩余0.1%时:φ =+lg= 0.07+lg= 0.16V当Fe3+过量0.1%时:φ =+0.059lg= 0.73+0.059lg= 0.55V故其电位的突跃范围为0.16V — 0.55V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为:= (0.73+2×0.07)/3= 0.29V在此滴定中应选用次甲基蓝作指示剂。难度: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