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4第1课时 晶体与结晶学习目标1.掌握用过滤与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2.通过实验讨论、合作探究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素养要求: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能依据实验目的完成实验操作。评价任务1.独立完成自主学习。2.合作完成任务驱动。3.课后完成分层作业本。【预习导学】课时线索结晶及结晶法→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法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晶体与结晶”,回答下列问题。1.结晶是指溶质从溶液中以 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常用的结晶方法有 法和 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法又称为 或 。 2.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其过程可表示为 3.结晶法的应用:(1)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如 ),一般用 的方法得到晶体;(2)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如 ),一般可以用 的方法得到晶体。 4.过滤法:分离 和 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的 。 5.结晶法:从溶液中得到 。 【答案】1.晶体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 降温结晶 冷却结晶2.蒸发结晶3.(1)氯化钠 蒸发结晶(2)硝酸钾 降温结晶4.可溶性(固体) 难溶性(液体) 固体杂质5.晶体的过程【合作探究】任务驱动:学习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各小组合作完成教材实验7-10“粗盐提纯”。(1)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在进行过滤和加热蒸发操作时,各应注意哪些问题 为什么 (3)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是浑浊的,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4)玻璃棒在本实验各步骤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溶解时: 。 过滤时: 。 蒸发时: 。 (5)通过本实验制取的精盐是否为纯净物 为什么 结论: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 和 。 【分析归纳】①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如 ),一般用 的方法得到晶体;②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如 ),一般可以用 的方法得到晶体。 【交流讨论】(1)结晶的方法有哪些 举例说明。 (2)过滤法主要除去哪类杂质 结晶法主要除去哪类杂质 【答案】(1)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转移固体。(2)过滤: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蒸发:蒸发时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①滤纸破损;②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仪器不干净。(4)搅拌,加快溶解 引流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5)否。可溶性杂质没有除去。 过滤法 结晶法【分析归纳】①氯化钠 蒸发结晶②硝酸钾 降温结晶【交流讨论】(1)①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硝酸钾晶体;②蒸发溶剂结晶,如海水晒盐。(2)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