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第4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碱的三点化学性质。2.了解碱的通性及碱具有通性的原因。◎素养要求: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能尊重事实和证据,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评价任务1.独立完成自主学习。2.合作完成任务驱动一、二。3.课后完成分层作业本。【预习导学】课时线索碱的化学性质→碱具有通性的原因自主学习1.碱与指示剂的作用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都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 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 色。 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 ,此反应的现象为 。 (2)同样的道理:氢氧化钠溶液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此反应也有明显的现象吗 。 3.碱与某些盐的反应。【答案】1.蓝 红2.(1)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2NaOH+CO2Na2CO3+H2O没有【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碱的化学性质(通性)1.碱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溶液变为 色,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为 色。 2.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分别向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观察其现象有何不同 (1)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化学方程式为 ,现象为 。 (2)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化学方程式为 ,无明显现象。 碱不仅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还可以与其他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NaOH+SO2: 。 (做硫燃烧的实验时,瓶底为何留些氢氧化钠溶液 ) NaOH+SO3: 。 说明:①由于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现象明显,常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由于NaOH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所以常用NaOH溶液除去CO2。②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a. ;b. 。 ③氢氧化钠固体可以作为干燥剂,能干燥CO2、SO2、SO3等气体吗 为什么 ④氢氧化钠溶液与CO2发生了反应,但无明显现象,要证明此反应进行了,可以设计以下两种实验方案:3.碱与盐的反应(碱+盐新碱+新盐)(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 (2)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 (3)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 4.碱与酸的反应——中和反应【答案】1.蓝 红2.(1)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2NaOH+CO2Na2CO3+H2O2NaOH+SO2Na2SO3+H2O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以防污染空气2NaOH+SO3Na2SO4+H2O②a.易吸水潮解b.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③不能,因为氢氧化钠可以与这些气体反应。3.(1)有蓝色沉淀生成2NaOH+CuSO4Cu(OH)2↓+Na2SO4(2)有红褐色沉淀生成3NaOH+FeCl3Fe(OH)3↓+3NaCl(3)有白色沉淀生成Ca(OH)2+Na2CO3CaCO3↓+2NaOH任务驱动二:不同的碱具有通性的原因(1)通性:a.不同的碱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b.都可以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都可与某些盐反应。(2)碱具有通性的原因:不同的碱溶液中阴离子都是 ,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有相似的地方。 (3)不同的碱的化学性质也有不同,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阳离子(金属离子)不同。【答案】(2)OH-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