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4第4课时 酸、碱、盐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酸、碱、盐的常见问题解题技巧。2.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发生的条件。◎素养要求: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解决实际问题。评价任务1.独立完成自主学习。2.合作完成任务驱动一、二。3.课后完成分层作业本。【预习导学】课时线索探究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的运用自主学习1.酸碱指示剂2.酸:(1)由 与 构成的化合物。 (2)常见的酸: 、 、 。 (3)酸的化学性质(五点):①酸与指示剂的作用:石蕊溶液遇酸变为 色;酚酞溶液遇酸 。 ②酸+金属盐+氢气。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④酸+碱盐+水。⑤酸+盐新盐+新酸。3.碱:(1)由 和 构成的化合物。 (2)常见的碱: 、 。 (3)碱的化学性质(四点):①碱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石蕊溶液遇碱 ;酚酞溶液遇碱 。 ②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③碱+酸盐+水。④碱+盐新盐+新碱。4.盐:(1)由 和 构成的化合物。 (2)常见的盐: 、 、 、 。 (3)盐的化学性质(四点):①盐+金属新盐+新金属。②盐+酸新盐+新酸。③盐+碱新盐+新碱。④盐1+盐2盐3+盐4。【答案】2.氢离子 酸根离子(2)HCl H2SO4 HNO3(3)①红 不变色3.(1)金属离子 氢氧根离子(2)NaOH Ca(OH)2(3)①变蓝色 变红色4.(1)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2)NaCl Na2CO3 NaHCO3 CaCO3【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原理】将稀盐酸滴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同学们对该反应是否发生提出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还可能有:猜想1:HCl;猜想2:NaOH;猜想3:HCl和NaOH。你认为上述猜想不合理的是 。 【实验方案】(1)某同学用一支洁净试管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滴加FeCl3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烧杯中溶液里一定不含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 甲 乙 丙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HCl 【推论与分析】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两处明显错误: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 ②实验结论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 通过改进实验的操作,同学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你认为【假设猜想】中 是正确的。 在2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25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实验原理】HCl+NaOHNaCl+H2O【假设猜想】猜想3【实验方案】(1)氢氧化钠(2)产生气泡【推论与分析】①实验甲中将pH试纸直接伸到待测溶液中,会污染试剂②NaCl与AgNO3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说明一定有HCl存在猜想1(3)7.3%任务驱动二:掌握复分解反应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后,过滤反应的混合物。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均显中性。请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 (填化学式)的混合物;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1)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 不成立。 (2)另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硫酸钠溶液,若 ,证明猜想2成立。 【问题讨论】(1)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碳酸钠溶液。你认为甲同学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乙同学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查阅资料】Na2CO3+BaCl2BaCO3↓+2NaCl【提出猜想】BaCl2【实验探究】(1)3(2)有白色沉淀生成【问题讨论】(1)能(2)不能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