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置换反应学习目标1.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并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2.归纳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3.掌握置换反应的概念和实质,学会判断置换反应。◎素养要求: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评价任务1.独立完成自主学习。2.合作完成任务驱动一、二。3.课后完成分层作业本。【预习导学】课时线索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置换反应自主学习1.复习上节课金属镁、铝、铁、铜与氧气的反应,根据它们是否与氧气反应及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推测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 2.复习上节课金属镁、锌、铁、铜与稀酸的反应,根据它们是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推测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镁、铝、锌、铁等金属与稀酸反应,反应物、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是什么反应类型呢 3.置换反应(1)概念:由一种 与一种 反应,生成另一种 与另一种 的反应。 (2)特点:①反应物: ;生成物: 。 ②一换一。③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3)通式: A + BC B + AC (单质)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它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同属于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A + BAB (多变一) (化合物)②分解反应:ABA + B (一变多) (化合物)4.金属除了与氧气、酸反应外,是否还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自主学习教材内容“金属活动性顺序”,试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 (2)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 (3)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 (4)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 。 5.背诵并默写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思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有什么用途 【答案】1.Mg>Al>Fe>Cu2.Mg>Zn>Fe>Cu 反应物是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跟另一种化合物;是置换反应。3.(1)单质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2)①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 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4.(1)2Al+3CuSO4Al2(SO4)3+3Cu(2)Cu+2AgNO3Cu(NO3)2+2Ag(3)Fe+CuSO4FeSO4+Cu(4)不反应5.应用:①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②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反应;③判断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查阅资料】西汉《淮南子·万毕术》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为硫酸铜,这种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就是 。【进行实验】①将一根打磨好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②将一根洁净的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③将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及基本反应类型 活动性 比较铝丝与硫 酸铜溶液铜丝与硝 酸银溶液铜丝与硫 酸铝溶液铁钉与硫 酸铜溶液【实验结论】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根据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答案】【查阅资料】CuSO4+FeFeSO4+Cu【进行实验】铝丝表面附着了紫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2Al+3CuSO4Al2(SO4)3+3Cu;置换反应铜丝表面附着了银白色的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为蓝色 Cu+2AgNO3Cu(NO3)2+2Ag;置换反应无明显现象 无 Al>Cu>Ag铁钉表面附着紫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CuSO4+FeFeSO4+Cu;置换反应 Fe>Cu任务驱动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问题】如何根据化学反应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收集证据】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根据金属能否与氧气反应及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Mg Al Fe Cu Ag。 2.金属与稀酸的反应:根据金属是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Mg Zn Fe Cu。 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根据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之间能否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Al Cu Ag。 【获得结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根据金属与氧气、酸、金属化合物(盐)溶液能否发生反应或反应的剧烈(难易)程度来判断。【反思交流】人们归纳总结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判断依据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 。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 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 中置换出来。 【答案】【收集证据】1.> > > >2.> > >3.> >【反思交流】(1)越强(2)氢前面的金属(3)化合物溶液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