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第3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学习目标1.掌握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2.会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素养要求: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评价任务1.独立完成自主学习。2.合作完成任务驱动一、二。3.课后完成分层作业本。【预习导学】课时线索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自主学习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置换反应。置换反应:由 和 反应,生成另一种 和 的反应。例如: 。 2.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 。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 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 的金属一般能把位于 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答案】1.单质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CuSO4+FeFeSO4+Cu2.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①强②氢前面③前面 后面【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为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张丽同学利用铁片、锌片、铜片、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实验一:将锌片与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无明显变化;实验二: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实验三: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1)由实验可得出的金属活动性关系是 。 (2)要确定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补充 的实验,理由是 。 【答案】(1)锌、铁>铜>银(或Zn、Fe>Cu>Ag)(2)锌、铁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或锌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通过比较二者的反应速率,确定锌与铁的活动性顺序(或锌是否可以置换出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铁,确定锌与铁的活动性顺序)任务驱动二:应用金属活动性的常见题型例1.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若能,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说明理由。Cu+HgNO3 。 Fe+ZnCl2 。 Zn+CuCl2 。 Cu+AgNO3 。 Ag+H2SO4 。 Al+HCl 。 例2.将一定的铁粉放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A.稀盐酸 B.CuSO4溶液C.MgCl2溶液 D.稀硫酸例3.等质量的镁、铝、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 A.镁 B.铝C.铁 D.无法确定例4.足量的镁、铝、铁分别与等量的稀盐酸(不足)反应,产生氢气的量 。 A.镁最多 B.铝最多C.铁最多 D.相等例5.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化合价都为+2)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判断:(1)甲、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2)甲、乙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乙 甲。 例6.为验证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MgSO4溶液、Fe、CuB.Mg、Cu、FeSO4溶液C.Mg、FeCl2溶液、CuCl2溶液D.Mg、Fe、CuSO4溶液例7.在Zn(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上述反应的混合物,则过滤后留在滤纸上的金属是 ( )A.Fe、Zn、Ag B.Fe、AgC.Fe、Zn D.Ag【答案】例1Cu+HgNO3:Cu+2HgNO3Cu(NO3)2+2HgFe+ZnCl2:不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在锌之后Zn+CuCl2:Zn+CuCl2ZnCl2+CuCu+AgNO3:Cu+2AgNO3Cu(NO3)2+2AgAg+H2SO4:不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银在氢之后Al+HCl:2Al+6HCl2AlCl3+3H2↑例2 B例3 B C例4 D例5 (1)乙>甲(2)>例6 B例7 B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