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结合历史与现实,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形成、党的先进性、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分三课进行阐述。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讲述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先进性的政党。思考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明确中国共产党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拥护、用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
第二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讲述党的指导思想、党坚持16字法宝、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引领作用。
两框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和它所起的引领作用两个角度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学生主观上认为是教师在帮他们“洗脑”,很多学生为了体现自己的特立独行、别具一格,经常会在课堂上冒出一些不正当的言论以博得其它学生一笑,此时教师采取的方法不是“堵”而是“疏”、“导”,从学生身边的案例、从他们耳熟能详的案例入手,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从而坚定学生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三、教学目标:
通过“南陈北李的建党情境”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和根本宗旨;结合案例,谈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归纳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结合“哈尔滨热”案例,阐述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阐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表现,明确不同时期对共产党员的不同要求。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任务。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五、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提问: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第一课从外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角度讲述,第二课从内在中国共产党自身角度阐述。 学生回答,并师生一起完成知识构建。 明确这课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环节一 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之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人民立场 情境:南陈北李的建党过程 归纳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和条件。 结合“政党”定义,提问李、陈要建立的是什么样的政党?总结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情境:重温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词,归纳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 结合情境和已有历史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和条件。 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人民立场等必备知识 回顾历史,学会从情境中提取关键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
二、党的执政理念 归纳如何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结合案例,谈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这句话的理解。 (10个“更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 结合身边熟知的案例,培养学生对党的执政理念的认同。
环节二 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之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1.以“哈尔滨热”案例,列表阐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2.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问题及党的举措 3.总结归纳: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因、含义及体现。 1.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具体内容 2. 结合历史事实,谈谈对“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理解 3.举例说明,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体现? 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角度阐述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从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角度,论述党在“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真题演练 学以致用
【释疑解惑】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
理解:党员有自己正当的个人利益,但不能因此认为党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当党员的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利益。
不谋私利才有资格,有勇气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党的根本利益≠特殊利益≠党员的个人利益≠具体利益
【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错误地认为教师再给他们灌输党的先进性的知识,其实用身边学生能感同身受的例子,用他们熟知的例子来讲解,把他们认知上对党的错误认识暴露出来,深入分析,才能破除这种误解,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我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党的先进性的例子,在讲解“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一框内容时,用比较热门的“哈尔滨热”引出东北振兴的国家战略,体现党的与时俱进性,学生的接受度尚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