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原始社会的解体与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原始社会的解体与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分为两目,从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推动其演进的动力及规律,借以理解社会发展趋势,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加深对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
第一目“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维度分析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演进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标志,从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类文明,正确看待国家的出现及其本质,正确看待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在人类社会演进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目“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为线索,引导学生理解人类社会演变的规律及其动力,从中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必然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必然性。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历史学科学习,对原始社会等五大社会形态有所了解,具备一定感性知识基础,但对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动力等深层次知识缺乏认知,理解的深度有所欠缺。故本课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认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对比分析的又是和分析与综合的思维特点,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得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增强制度自信。
三、教学目标
围绕“怎样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议题,以人类社会的进程为线索,通过四个子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动因。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坚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增强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学会由表及里的逻辑分析方法、全面辩证的哲学分析方法、基于人民立场的阶级分析方法;增强学生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培育公共参与意识。
四、教学重点
1.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阶段、规律、基本矛盾和趋势。
2.国家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教学难点
1.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历史进步性。
2.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六、课时:3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议题】怎样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
导入 如果我们要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性物件放在博物馆的四个小馆中,你们准备放哪些物件? 【展示物件】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性物件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实历史的进步吗? 【总结归纳】 1.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 2.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1)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2)城市的出现 (3)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4)奴隶劳动能提供较多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5)书P70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小组讨论商议、展示情境】 原始社会展示“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社会人们共同生活和劳动的基本单位,内部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奴隶社会展示“带脚铐工作的奴隶”-金属工具出现,私有制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无报酬和人身自由。 通过原始社会的解体、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分析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实人类文明的再跨越 以表格形式呈现封建制生产关系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异同。 结合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表现和特点 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从社会生产、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方面,谈谈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产生的深远影响。 【小组讨论商议、展示情境】 封建社会展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剥削农民,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等。 资本主义社会展示“手工工场生产”——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以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生产方式的比较,引导学生理解人类社会演变的规律及其动力,认同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好的年代还是最坏的年代 提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相关素材,引导学生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总结归纳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小组商议、组际辩论】 以“最好还是最坏的年代”为辩题,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领会人类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跨越意义,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产生的原因,培养学会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小结 以表格形式从五大社会形态各自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特点总结归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不断由低级向高级阶段演进这是贯穿两目的重要规律。通过学生自行查阅文献、搜集素材等方式再现五大社会形态的生产活动场景,能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培养核心素养方面有所突破是我继续要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