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远离手机,不做手机控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班会——远离手机,不做手机控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小巧玲珑手上拿,
张三李四王五夸。
足不出户晓天下,
千里之行不离它。
——手机
Say
NO!
不做手机控
01
02
03


我们的智能生活
不做手机控
手机的危害
现场小调查
1.你平均每周使用手机多长时间?
2.你经常用手机做些什么?
手机功能知多少
查资料
打电话
聊天
网购
玩游戏
看小说
看电影
发短信
听听力
背单词
看课件
事关手机,我来说说“利”
学习或日常生活中,请举例说说
手机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帮助?
事关手机,我来说说“利”
方便与家长沟通,与老师交流,与同学联系。
(1)沟通
获取信息快,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成果。
(2)查阅资料
减轻压力,放松、娱乐。
(3)娱乐
以小组为单位 (3min)
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扮演自己的家长在你使用手机时的态度。
角色扮演
他们为何如此对你玩手机持有这种的态度?
NO.2
手机的危害
案例分析
案例1:唐山一少年沉迷手机游戏,荒废学业,因不服父亲管教,被收走手机后大吵大闹,当即写下了断绝父子关系的“保证书”。
案例2:江宁一孩童喜欢玩游戏,被爷爷没收手机后离家出走,想借此“吓唬”老人,结果自己迷路找不到家。
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案例4:日本电视台曾采访过一位游戏成瘾者,他在上高一时迷上了游戏。 到了后来,甚至发展为一天玩2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
天凉了,他想要关窗,却因为正在跟网友对战,迟迟无法从电脑前起身; 家里乱成一团,他想要收拾,可想到下一局游戏马上要开始了,便很快放弃了这个想法,任由垃圾堆积成山……
案例3:小王的假期:早起第一天,虽然有点不想起,但晨跑第一天唤醒了我身体的每个细胞,用手机拍照打卡QQ空间,五分钟过去了,让我看看谁给我点赞了。早饭过后,摆好课本拍照打卡配文案“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学了一会刷会抖音休息一下吧,抬头一看12点了,心里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呀!”,下午起床后我一定不碰手机了,可伙伴们在群里呼唤我上号了,就玩一小时吧,抬头已经该吃晚饭了....匆忙上传今天的作业,临睡前看看QQ空间大家今天都干了什么呢?
儿童行为学家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在研究中发现:
健康的大脑纹路清晰,饱满精神;
而沉迷短视频上瘾的大脑,结构和患有老年痴呆的大脑一样,萎缩严重,感官刺激明显不足。
影响
影响大脑发育
破坏专注力和执行力
占用宝贵时间
影响与周围人的关系
情绪问题
为何我们会有手机依赖?
1. 即时反馈
不论是游戏还是社交软件,都有很强的即时回馈性,你做出的某个指令或者行为,都会得到对应的反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反馈大多都是有延迟的,所以人们对于电子产品这种即时回馈,会持续专注的投入精力。
2. 强刺激
不论是游戏还是社交软件,都会给用户带来很强烈的体验感受,让人们产生更多的关注。
3. 用户黏性
各类的游戏都会不定时举行各种活动,社交软件也会短信推送的方式,大数据读取,吸引用户眼球。
权衡手机使用的利与弊:
当利﹥弊时,你奴役了手机,成了
当利﹤弊时,你被手机奴役,成了
所以要合理使用手机,不做手机控。
主人
奴隶
NO.3
不做手机控
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到校有法可依
《教育法》:第26条第1款要求中小学生“不得携带手机进校园”,第28条第2款允许教师可对学生违规使用的手机进行暂代保管。
拒绝手机,国家有规定
1. 我是“手机控”吗?如果是,我打算如何做出规划调整?
2. 如果我不是“手机控”,我能否支招帮助同学克服对手机的过度依赖?
拒绝手机,请你来支招
拒绝手机,老师有建议
1. 制定长期目标,并时刻提醒自己
2. 强强联合,娱乐+提升两不误
3. 永远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形成正向循环
请给自己和同学们写一张不做手机控的励志语。
“日看手机八万回,几家欢喜几家愁。”技术带来了便捷,但便捷并不意味着自由;人应该掌控技术,而非被技术掌控;我们需要经常握住朋友的手,而不是自己的手机。
----《人民日报》2022年07月12日07版
感谢大家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