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科技与传统相切,内容与内涵共阅”导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科技与传统相切,内容与内涵共阅”导写

资源简介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科技与传统相切,内容与内涵共阅”导写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于昌伟漫画作品)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漫画分析
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
首先,要立足漫画材料,读懂漫画内容。漫画中的一家三口,儿子在津津有味地埋头看手机,母亲在一旁显得有些无可奈何,父亲则拿着手机,一边拍下纸质书一边说“儿子说必须翻拍生成电子版,他才能读得下去”。漫画标题为“阅读习惯”,画面中一个是家长代表的传统纸质阅读,一个是小孩代表的数字电子阅读,而这只是代表了不同群体的阅读习惯,至于孰优孰劣,则是见仁见智。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漫画信息立意,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其实是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论述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的优劣取舍。
思路点拨
我们可以论述数字阅读的优点和适用场景,也可以论述传统阅读的价值所在,相对来说,较好的立意是支持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并存。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只是阅读所借助的载体的不同,阅读方式的不同,而并不是只能择其一的对立关系,恰恰相反,这两种媒介所承载的内容既有交叉,也有不同,完全可以结合使用,既能实现见闻视野的广博,又能深入思考,都是现代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理性看待阅读方式的变化,合理结合两种方式,读更多好书,更好地读书。为此,最好采用思辨的方法,既肯定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的优势,同时也指出各自的不足之处,但是在论述时不要平分笔墨,要有所侧重。因为两者各有利弊,虽然数字阅读发展迅猛,但不会完全取代传统阅读的,二者并存,互为补充。
参考立意
1.对于新生事物,我们要顺应时代,乐于接受。
2.提倡传统阅读,倡导青少年多读纸质书。
3.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内核一致,都是现代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4.理性看待阅读方式变化,合理结合两种方式,实现阅读目的。
范文欣赏
科技与传统相切,内容与内涵共阅
漫画中,年轻的孩子痴迷于数字阅读,并表示不翻拍生成电子版,他就读不下去;而年长的父亲、母亲,或只能无可奈何,或顺应年轻人需求,转变自己喜爱的传统纸质阅读方式去迎合子女。新兴科技引领下的数字阅读与源远流长的传统阅读,这两架马车,难道就不能相向而行?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在新旧事物发生碰撞的时候,我们如何理性分析和看待他们的发展与进退,是很关键的。
当科技与传统相遇,我认为读书应该做到内容与内涵共阅。
闻书香,看纸墨,读文学之精。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纸质书籍可以帮助我们体味书中文字间的魅力,让我们在赏诗中平仄之美的同时,对于作品的内涵相对把握得更深。“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好的书籍必是经过作者的重重打磨,字字推敲,一点一点凝练而成的。因此,我们要选择文学精品,反复阅读。每读一遍,对于书的理解就更加深刻,就会有新的见解,对文章的内涵也就了解得更加透彻。
听解说,网阅读,领科技之先。一段文字配上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更能使读者体味出其所表达的意境。一本书,不经翻读,三四分钟的小视频便能让你了解大意。线上阅读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可以解决因地域、社会等原因造成的阅读障碍。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阅读书籍,也可实现圈画、做批注以此来把握文章的内涵。
与科技时代共频,连纸质经典之心。纸质阅读会受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干扰,听解说的方式又会使阅读仅仅停留在内容、情节等方面,太过于浅显。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的读书方式相结合,读书便能发挥其更大的价值。在读书之前,可先在网络上找寻相关资料,感兴趣的话再到实体店或者网络上购买。读书的过程中,文句语境需要自己慢慢回味,书之内容也需自己细细理解,不能囫囵吞枣,就像一个人吃饭,不嚼就直接咽下,即使再美味的佳肴也索然无味,读书之意在于精,随时做笔记,有不懂的也可通过网络进行查询,以此来更好地达到阅读的目的。
科技应与传统相切,借助数字手段领略读书之乐,将网络之迅速与书籍之内涵相结合,从而实现内容与内涵俱知。书犹如一盏明火,当你学习苦闷,人生失意时不妨静下心来看看,为你的心灵添上一丝温暖,为你的未来打上一束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