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专题7 第4讲 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版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专题7 第4讲 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一)基本信息
对应教材 章 节 第六章第四节
课时安排 3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法治思维的内涵和基本内容;法律权利的含义和特征;法律义务的含义和特征;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如何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如何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2.内容特点:有大量理论性强、法学专业性强的知识点
【学情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了解一些零散的法律知识,应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和解决法律纠纷的能力尚弱,具备一定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 2.预判学习问题:对法治思维的认识难以深入、对法治思维的把握和自觉应用有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法治思维的内涵、明确法治思维和其他思维方式的不同;了解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理解什么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以及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掌握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理解如何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了解提升法治素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提高应用法律知识认识解决法律纠纷的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法治思维,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明确法治思维的基本含义和内容 2.学会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
难点 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法治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设计思路】
1.总体教学思路(如能绘制教学流程图最好) 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治思维的含义和具体内容,在法治思维的指引下树立权利义务观念,明确公民既是享受法律权利的主体也是承担法律义务的主体。在学习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基础上,掌握在实践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在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法治思维、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2.如何调用教学资源(各类线上线下资源) 线上资源:学习强国、央视网、人民网等 3.如何教授重点内容(例如:运用何种教学策略、辅以信息化手段等) 通过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教授重点内容 4.如何教授难点内容(例如:运用何种教学策略、辅以信息化手段等) 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教授难点内容
(二)教学实施
【教学具体实施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 策略 设计 意图
课 前 预习 尝试 实践 分组课前自学《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157号令)第二十二条 分组,各组分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查找关于就业公平的具体法律条文 指导阅读 教师布置课前阅读材料; 学生事先预习了解相关知识,课堂讨论和发言做准备
课 中 课堂 导入 讲述案例并提问: 2020年11月10日,甘肃兰州一名女童突发疾病,出租车驾驶员胡延琴为救人连闯红灯,及时将生病女童送到医院。出租车驾驶员的这种闯红灯行为确实是违反了交通规则,那么是否需要接受处罚?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6分钟 案例导入 讨论 教师通过案例启发学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学生尝试结合课前阅读的法律回答问题
任务1 结合案例“闯红灯救人案”,分析讲解法治思维的含义,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10分钟 案例分析 教师结合案例内容和学生回答,讲解法治思维的四层含义,并对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进行简要区分; 学生认真倾听教师讲解的内容,结合案例深入了解法治思维的含义
任务2 讲解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之一:法律至上 5分钟 教师讲授 教师讲授法律至上的含义和具体表现; 学生听讲并思考
任务3 讲解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之二:权力制约 案例和视频“湖北省红十字会口罩分配事件” 8分钟 案例分析 教师从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个角度分析案例“湖北省红十字会口罩分配事件”,讲解权力制约的内涵和要求; 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思考权力制约的内涵和要求以及对权力进行制约的必要性
任务4 讲解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之三:公平正义 教师提问“据你所知,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就业不公平的现象?” 新闻评论“别让‘隐性歧视’破坏了就业公平”, 观看视频讲解公平正义;学生展示法律关于就业公平的具体规定 8分钟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师讲授 信息平台互动 通过教师提问,引出学习内容,通过新闻评论和学生展示的我国相关法律关于就业公平的具体规定,进一步讲解公平正义的含义;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就业公平的具体法律规定,深入思考公平正义的内涵
任务5 讲解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之四:权利保障 知识拓展:“国民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介绍2023年3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8分钟 教师讲授 通过知识拓展“国民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讲解我国在权利保障方面的具体做法; 学生结合自身受教育经历,切实体会公民权利受到全方位的保护
任务6 讲解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之五:程序正当 案例分析:北京大学撤销于艳茹博士学位案 8分钟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案例“北京大学撤销于艳茹博士学位案”,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程序正当;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程序正当的含义和意义
任务7 讲解法律权利的含义和特征 6分钟 教师讲授 教师结合实际中的法律权利讲解法律权利的含义和特征; 学生在听讲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加深对法律权利的理论认识
任务8 讲解法律义务的含义和特征 6分钟 教师讲授 教师结合实际中的法律义务讲解法律义务的含义和特征; 学生在听讲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加深对法律义务的理论认识
任务9 讲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5分钟 教师讲授 教师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引导学生理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学生在听讲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实践,加深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理论认识
任务10 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拓展:“隐私权的保护”;案例“近距离安装可视门铃可构成侵害邻里隐私权——人脸识别装置侵害邻居隐私权案” 20分钟 教师讲授 案例分析 教师系统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并通过案例重点讲解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 学生听讲、思考,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
任务11 讲解如何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案例“盘锦市辱华贴纸案”、““北雁云依”落户案” 15分钟 教师讲授 案例分析 教师通过案例讲解公民应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引导学生树立依法行使法律权利的理念;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深刻理解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任务12 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如何依法履行法律义务以及不依法履行法律义务应承担的后果 拓展:服兵役是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 案例“拒服兵役 将面临法律严惩” 拓展:依法纳税的义务 案例“吴亦凡偷逃税案” 15分钟 教师讲授 案例分析 教师通过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并明确不依法履行义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学生学习案例,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树立依法履行法律义务的观念
任务13 讲解大学生如何提升法治素养 案例“危害国家安全案”、“大学生掏鸟案”、“大学生状告地铁‘霸王条款’ 为公共利益较真” 13分钟 教师讲授 案例分析 教师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提升法治素养的必要性并知道从哪些方面提升法治素养; 学生听讲,弄清提升法治素养的途径,思考法治素养对公民个人、民族和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性
课堂 总结 培养法治思维是增强法治意识和提高法治素养的前提;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做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在滥用法律权利和违反法律义务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也关系着全民族法治素养的总体水平,关系着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大学生要尊重法律权威、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守法习惯、提高用法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 2分钟 教师对本讲的知识点和重难点做总结提炼,帮助学生掌握本讲内容; 学生复习领会,加深理解
课 后 作业与答疑 大学生应如何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通过作业巩固已学知识点
教学 拓展 宪法知识竞赛 通过知识竞赛巩固已学知识点,在实践中提升法治素养
预习 任务
(三)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
本节众多知识点的讲授均选取真实案例进行剖析讲解,案例多为经典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一些是学生之前就听说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案例教学的引入也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提高了知识掌握率,教学效果好。
【特色创新】
大量使用实践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把理论讲透讲深,同时课堂教学生动丰富。课前布置分组任务,让学生熟悉相关法律条文,提前进入法律学习状态,提高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改进思路】
案例的选取、知识点和案例的有效结合需要进一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进行调整,以求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