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政治二轮备考思考与策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政治二轮备考思考与策略

资源简介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政治二轮备考思考与策略
对标 精准 高效 务实
对标:把脉高考命题意图,明确备考方向
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的高考内容和命题改革,就是要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的转变,实现从“解答题目”向“解决问题”的转变,实现从传统的“考查内容”一维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模式的转变,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和关键能力,进一步深化试题的情境创设和呈现方式,加大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积极引导高中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备考思考与启示:
坚持学科素养导向,注重关键能力培养
高考命题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加强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素养导向,着重考查关键能力,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进一步优化情境创设,加大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注重学用结合,强化思维品质考查。在关键能力方面,高考命题将注重对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辩证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方面的考查。
回归教材夯实基础,落实教考衔接
教材是高考命题的发源地,许多高考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根源”,要求高考命题的题意、描述、问题、解答等都必须能在教材上找到援引;相当数量的高考题是对教材内容的变形、改造及综合,考试内容与高中教材的内容要作到神似形异;强调教材知识的应用,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只有活学活用,注重知识结构化和思维品质培养,才能适应新高考;高考对教材的处理是有所侧重的,有些学科要紧跟教材、有些学科要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还有的学科要一定程度地远离教材。在评判试题是否超纲时,有一个标准是“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聚焦时代热点,培养家国情怀
高考命题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在引导课堂教学与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现实热点和生产生活实践。
转变教学方式,探究命题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传统的解题套路化和题海战术在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上是低效率的乃至是背道而驰的。有效应对新高考的策略应该是“授人以渔”,从日常教学改革切入,转变教与学方式,重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情景式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大单元教学、项目式教学、合作探究教学等,强化活动教学、实践教学、情境教学,加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训练、提升。
精准:反复研究高考真题,突破关键能力
根据高考的特征,关键能力在高考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以认识世界为核心的知识获取能力群;涵盖了各种关键思维能力的思维认知能力群;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操作能力群。
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角度看,首先在审题环节运用“知识获取能力群”。“知识获取能力群” 是学生认识世界、学会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学生通过对题目信息的拆分与重组,揣摩命题人的命题思路,提取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
然后在析题环节运用“思维认知能力群”。“思维认知能力群”是激发学生好奇心、想 象力,塑造创新人格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主要包括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 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学生通过对已经提取的 关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立已知与所求之间的逻辑联系,提升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认知。
遵循“选题、做题、析题、讲题、命题”经验性做法,突破关键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质量。整体研究找共性,重点研究找趋势,对比研究找变化,分类研究找差别,集中研究找动态。
1.选题:
做题:
选择题
题型一组合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是:第一,考查的知识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第二,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判断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解题对策对策一:“排除法+比较法”是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基本方法。对策二:高频排误法或低频排漏法。
题型二最佳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近几年高考政治试卷中,单项选择题的题目一般表述为“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一些选择题的题干中还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解题对策:运用优选法,将排除法和直选法相结合;
题型三正误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其中要求选出错误题肢的正误型选择题又称逆向型选择题。解题对策排除法与直选法相结合,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
题型四:材料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材料型选择题由材料、题干(设问)和题肢构成,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这一类型的选择题出题灵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材料都是现象,考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题型五:因果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因果型选择题,是指它的题干与题肢之间构成因果关系,主要分析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原因、目的、影响。在具体的因果型选择题中,一般是题干为结果,题肢为原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一因多果。
题型六:关系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关系型选择题亦称比较型选择题,题干往往是在属性上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原理、观点、事件等,题肢则是它们的共同点(共性)或不同点(个性)。
题型七:漫画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漫画型选择题是利用漫画生动形象的特点对某种错误的思想或行为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批判,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这类选择题的命题方式一般是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有的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题干以简单的文字提出问题,要求从备选项中做出选择。
主观题
主观题大致分为四类: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
主观题解题方法
1.针对情景材料题:对于这类情景材料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将现象提升到本质。◆从原因推理结果或从结果倒退原因。
◆将隐性信息提升到显性信息。◆从反面推出正面答案,从错误做法反写出正确做法。
◆将具体情境“翻译”成抽象学科语言或时政术语。◆将包含着并列结构的一句拆解成两句或两层含义。
把握试题宏观立意:提炼材料主旨法;联系时政热点法;材料首尾呼应法;寻找材料引子法;解读设问引子法。
2.解题过程
审设问
读设问首先要明确指向,这里的答题指向主要包括:知识指向(宏观、中观、微观)
思维指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主体指向(单一、多元、交叉)
调知识
通过解读设问需要调动相关知识,而这里所调用的知识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设问中明确指定的知识范围,而应包含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语言变式的识别;第二层次,对内涵与外延的把握;
第三层次,基于知识的推导与引申;第四层次,基于具体情境的演绎与迁移。
析关系
这里的关系主要是分析:1、设问与材料的关系主要有收敛式、发散式2、材料与课本的关系存在有效、低效、无效的差异性3、材料与材料的关系主要有原因与结果、问题与对策、现状与趋势。
理思路
不同问题的答题逻辑是不同的,答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四种情形进行合理选择答题逻辑:
(1)材料信息呈现的详略情况(2)设问语句的单一与复杂,关键词的多少
(3)知识范围的宽泛与具体(4)设问指向的差异性(主体、行为、客体等)。
3.析题
①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通常情况下,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问题情景不清(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和表述不清(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②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③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可能是口头表达,最好书面表达。同学们可以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④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以上分析都属现象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归因分析和对策分析。三种分析逐层递进: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归因分析回答“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怎么办”。
高效:重点知识专题化、体系化、模式化
1.重点知识专题化、体系化
(1)考点专题化:这是二轮复习的核心和灵魂。研究高考,找出考题与考纲的内在关系,体验、感受、领悟高考命题规律。重点分析高考问答题答案的合理性、必然性、逻辑性。列考点清单,对考点内分外扩,能从任一考点出发,推理出其他考点;从不同角度,对同一考点归类。对考点分门别类,如“是什么”类考点、“为什么”类考点、“怎么办”类考点。
(2)热点专题化:将热点解读题目化、问题化。将相似专题、侧重于某一内容的专题可合并讲解。如经济类、政治类、文化类、综合类等。始终坚持考点辐射热点,热点回归考点。
(3)训练专题化:抓小放大,进行选择题系列训练,对试题归类整理,找命题重点和规律;评讲专题化,把相同、相近考点热点合并评讲。
(4)方法专题化:对不同题型,如选择题、辨析型简析题、探究题等,要总结共有和特有的解题规律,借助专题复习资料,让学生运用自如,事半功倍。
2.复习课的基本模式
务实:把准学情、因材施教,重在落实
根据学情,老师们一定要把握好基础题。只要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就能解决,无需刷题。创新题新颖、灵活、不落俗套,脱离一般的解题套路。试卷打破了试题题型、命题方式、试卷结构的固有模式,增强试题的灵活性,采取多样的形式、多角度的提问,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仅是学生刷题和训练的技巧。
无论考试题型怎么变,基础和应用能力是关键。建议二轮备考的老师们要求学生们要及时调整好心态。与其死记硬背、“机械刷题”,费时费力,不如注重基础,切实理解基本原理,反复研读往年高考试题,参透命题者的命题思路,知道命题者关注什么、考查什么,从而反观和调整自己的复习方法,梳理知识框架,聚焦核心问题,提高效率,稳扎稳打,积极应对,从容备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