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鄙夷他人,不如提升自己——中学生远离毒友谊主题班会环节一:讨厌群的存在同学们,你们生活中如果遇到讨厌的人,你会怎么办?你们知道“聪明”的网友是怎么做的吗?他们在成立了一个“我讨厌XXX”小组,介绍也很有意思,:“把你讨厌的生物、事物说出来,我们一起唾弃他。”环节二:我讨厌的人厌恶这种情绪广泛存在在生活中”,想必同学们也有自己讨厌的人。那接下来,请同学们在这张表格上简单梳理一下平常讨厌的人(只能用代号,并请写出理由。讨厌的人 讨厌的理由环节三:解析“讨厌”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并非所有的讨厌都是站得住脚的。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自我检查”,如果令我们“生厌的对象”符合这些标准,我们就打“√”,不符合就打“×”。①是不是对方的言行像极了某个人,勾起了我不愉快的过往?②是不是她的目光斜视,从不正眼看我的举动刺伤了我的自尊心?③是不是听多了他的八卦,在脑中人为拼凑出了他令人讨厌的印象?④是不是对方对我的反感激起了我的厌恶?⑤是不是对方的优越感激起了自我某方面无能干的愤怒,把妒忌幻化成为了厌恶?⑥是不是对方特别优秀或者自带光芒,让我也会感觉内心的不安,总是会感觉到自身的地位有一种潜在威胁,这种威胁会无端让我们对他人引发讨厌?⑦是不是把自我的优越感投射在了对方身上?盲目的反感、排斥和远离,其实是一种模糊不清的劣质的情绪。既耗竭自己的心力,也无益于改善自我。环节四:以“讨厌”的心理学机制刚刚老师给同学们的7条标准,其实可以归结为“两个点”,这就是“讨厌”的心理学机制。第一,心理投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所以……纪伯伦《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人对待世界的态度其实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我们的内心。这种现象叫作“心理投射”。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人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你无缘无故讨厌一个人,是因为你自己身上有和她一样的特质。但潜意识中,你认为那种特质是“不好的”而承认自己“不好”这种想法太痛苦,于是被自我压制,转而采取将“不好”“投射”到别人身上的方式来缓解这种焦虑。我们因为相似而相聚,却因为差异而成长。我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都背负着各自的“基因密码”来到这个世界上和另外一个人相遇。势必一定会有相同的好恶投射在了一起,这个时候,你们走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不欢畅……但你们身上也势必有不同的好恶,彼此并不兼容,是不是需要强迫对方来将就我们呢?第二,内在安全感丧失其次我们的“厌恶”心理还可能是因为内心控制感的缺失。心理学发现每个人都有一种来自自我控制的安全感,这种自我安全感是我们内心安定的根源。一旦有些人行为不为我所接受的时候,内在的安全感被触动了,这也会引发我们的讨厌情绪与不安感。这种失控感会刺激我们的大脑,让我们制造出一个“假想敌”。同学们能举一些例子吗?环节五:以此为镜——反思和提升自我你会发现,无论喜欢还是讨厌一个人,都很费心力的,你若是“讨厌”了一个人,你表面上装着无动于衷,冷漠无情。其实,你对他更加敏感,你会觉察他的一举一动,然后根据对方的言行做出反应,从这个方面来讲,“讨厌”并非是一件好事,至少是一件比较耗费心力的事,所以,讨厌一个人,恰恰是认清自己的一次契机。认识到自己的深层次“需求”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可以投射出我们内心真实的“需求”,这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自我和认识自我。接下来,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这几种情景。① 有人嘲讽网红脸、鄙视流水货,有可能折射出Ta内心________________。② 有人给别人贴标签“绿茶婊”,有可能折射出Ta内心_________________。③ 有人抨击别人虚伪,有可能折射出Ta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有人厌恶别人老是在课堂上“出风头”,有可能折射出它内心_________________。其实,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可以看做是一面镜子。我们对朋友的厌恶,对他人的批判,往往折射出我们内心的某些东西。你的好恶,你的创伤,你的弱点,你的自卑,怯弱,你欲求不得的东西……讨厌一个人,恰恰是认清自己的一次契机。有些时候,厌恶的背后是内在安全感的缺失,我们应该用心的去提升自我而不是一味的厌恶。这类“讨厌”的背后,暗藏着对他顺境的羡慕,也附带着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与其用心良苦的讨厌他,不如思考一下,是哪些优势造就了别人的顺境,又是哪些短板伏笔了我的无能呢?我有哪些优势?请写出三个你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请同学们以此作为思考的起点,把这种“妒忌”之斧大胆地劈向自我,把“斗争”的矛头转而对准自己,看看自己口口声声“讨厌的”,换句话说,也就是自己“心向往之”的东西都提出来,以后有意识的加以训练和提高。与其挑三拣四企图影响别人不如咬牙切齿努力提升自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