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清明融于情传统润童心幼儿园清明节主题班会目录清明节介绍壹清明节绘本故事贰清明古诗我知道叁制作清明小手工肆清明节介绍幼儿园清明节主题班会壹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的日期,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5日。清明节介绍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清明节介绍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01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磕头行礼祭拜,最后吃到酒食回家。扫墓02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踏青清明节习俗03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荡秋千04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清明节介绍05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放风筝06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柳枝具有祈福辟邪之效。插柳清明节介绍幼儿园清明节主题班会贰清明节绘本故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清明节有什么传说故事吗 清明节绘本故事清明节的起源与一个传说有关:《介子推的传说》《介子推的传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介子推的传说》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介子推的传说》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介子推的传说》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的传说》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介子推的传说》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介子推的传说》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介子推的传说》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介子推的传说》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介子推的传说》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介子推的传说》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介子推的传说》幼儿园清明节主题班会叁清明古诗我知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唐·杜牧清明古诗我知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 唐·韩翃清明古诗我知道幼儿园清明节主题班会肆制作清明小手工清明时节,南方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青团是用一种名叫“艾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做青团。清明节吃青团艾草(500克)糯米粉(250克)红豆沙 (500克)花生油(2汤匙-30ml)粽子叶 (10张 )我们需要什么材料1. 把红豆沙搓成1-2厘米左右的小团子。2. 取一些糯米粉,放入小盆中。3. 把艾草粉加入糯米粉中,搅拌均匀。如果没有筷子,可以用第一性手套。4. 向搅拌均匀的粉中加入少许水。如果感觉面团粘手,可以再加入一些糯米粉揉和,直到不再粘手为止。5. 手上抹上少量油,将揉好的面团扯成小团。制作步骤6. 取一个小面团,双手搓成丸子状,用大拇指按压出一个深坑。7. 放入一粒豆沙丸子,揉捏封口,轻轻搓成圆团。注意不要用力过大,避免将豆沙馅与面团揉烂混合在一起。8. 粽叶洗净,剪成长约5厘米的段。9. 搓好的青团再涂上一层油,轻轻放在粽子叶上,以避免沾粘。接着做下一个青团。10. 把带有粽子叶的青团放入蒸锅中。蒸锅水烧开后蒸15分钟即可。制作步骤大家可以品尝自己动手做的青团啦清明融于情传统润童心演示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