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纸世界 第二课时 《纸文化》 课件(共4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有趣的纸世界 第二课时 《纸文化》 课件(共45张PPT)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纸文化
艺术品
孔明灯
大家知道古代哪些纸?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看得那个累啊,自是不言而喻。
汉武帝的烦恼
纸文化
一 简介
二 历史
三 宣纸
四 分类规格
文房四宝
纸有余香
一、简介
定义
古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纸,絮,-苫也。”
清段玉裁注:“絮”是由漂絮和煮茧所得的纤维;“苫”(音shàn)是指草类编成的席。
现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用于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
陶器
青铜器
龟甲兽骨
简牍(竹木简)--笨重
帛书——昂贵
西汉早期麻纸
---质脆、书写不流畅
(甘肃放马滩出土)
西汉前期,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得到启示,发明纸。
二、历史
上古时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工具书写 萌芽 发展 成熟 印刷业兴盛 机器造纸
(麻纸) 竹纸 笺纸、宣纸
学富五车
韦编三绝
秦始皇一天的奏章,就有一马车。
1、上古时代
(上)商代 大型牛骨刻辞 长30.8cm , 宽19cm
(下)商代
记日食卜骨
高约12cm
(上)两汉时期
狩猎纹骨饰 出土于内蒙古包头市附近高7.7cm,直径4.5cm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
银雀山《孙子兵法》竹简
2、两汉时期
西汉是麻纸的萌芽阶段,主要是简帛。
西汉早期的放马滩纸;
西汉中期的灞桥纸、悬泉纸、马圈湾纸,居延纸;
西汉晚期的旱滩坡纸。
东汉初年(22-79年)就已有书写用的纸。
东汉造纸以麻纸为主,并发明了皮纸。
造纸名工:蔡伦、左伯
两汉纸白度差、表面不甚平滑,结构不紧,纸上的纤维束较少,纸质粗厚。
不适宜书写,属于纸的最原始形态。
公元75年,蔡伦进入了皇宫,当了宦官。
公元97年,蔡伦出任少府尚方令。(皇家手工场)
公元105年,蔡伦把制造出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刘肇。
公元114年,“龙亭侯”---“蔡侯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
树皮取代麻
草木灰水代替石灰水
三四世纪 纸取代竹木简和帛。
左图为西汉中期的灞桥纸
下图为1973年在甘肃居延肩水金关发现的麻纸,
其制作不晚于公元前52年,纸呈暗黄色,质地粗糙,不适宜书写。
右图两汉时期的中颜纸 1978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 残长7.4厘米,残宽6.8厘米
3、魏晋南北朝时期
原料增多(藤皮、草、桑皮等)
产地扩大(北有山东、河北、洛阳、长安、山西等,南方浙江会稽、安徽、建业等)
纸质特点:白度较汉代增加,表面较平滑,结构较紧凑,纤维束少,有明显的帘纹,纸质较细薄。出现了涂布(粉)、染纸技术。
名工名纸:南朝刘宋的张永。
东晋王羲之书写《兰亭序》时使用的是“蚕茧纸”。
南朝安徽出产一种“银光纸”,纸质光润,洁白如雪,实为宣纸鼻祖。
新疆出土的《三国志》东晋写本,
一种加工过的高级麻纸,此纸极易受墨。
洛阳纸贵的意思?
洛阳之纸,由于大家争相传抄一篇文章,一时4求多于供,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左思,生于250年,西晋文学家,字太冲。临淄人,奇丑个矮,口吃愚笨。
笨到什么程度?他学习书法和鼓琴,都没学成,成年后掌握知识不如七岁孩童。
由于父亲的激励,左思发愤读书,30岁写出了传世名篇《三都赋》。作品问世后,先被嘲笑,后被当时的文学家皇甫谧作序,张载作注。先是在文学圈内传播,后来贵族富豪们附庸风雅,也纷纷加入了传抄的行列,结果洛阳街头的纸店供货吃紧,纸张的价格也随着不断上涨。
这就是“洛阳纸贵”的故事。
主人公是谁?
左思 中国版的阿甘!
西晋 陆机《平复帖》麻纸
王献之 《东山松帖》 麻纸 22.8x22.3cm
4、隋唐五代时期
原料种类:麻纸、藤纸、皮(楮树皮、桑树皮、香树皮)纸、竹纸、混合原料纸
产地遍布全国
著名的宣纸诞生,安徽宣州。蔡伦的徒弟孔丹
书法、绘画、写经、书籍
技术:砑光、拖浆、填粉、加蜡、施胶等
硬黄纸、澄心堂纸、笺纸,白蜡纸(硬白纸)、金花纸、水纹纸、松花纸,
如四川的蜀笺,有深红、粉红、明黄等十种色纸。
纸的颜色增多,尤以黄纸用量最大(写经、书法)。
薛涛是唐代的一位女诗人,她用此笺写诗与元镇、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人相唱和,名著于天下。
李贺曾有诗云:“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词咏玉钩。”
五代前蜀韦庄《浣花集 乞彩笺歌》中写道:“浣花溪上如花客,绿暗红藏人不识。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
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云:“元和初年(九世纪初叶),薛涛尚斯色,而好制作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之,乃命匠人狭小为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裁诸笺亦如是,特名薛涛笺。”
澄心堂是南唐烈祖李弁节度金陵时宴居、读书、阅览奏章的场所,其中多藏图书、琴瑟和文房四宝这类物品。至后主李煜时,才设局令剡道监造名纸,供宫中御用,号“澄心堂纸”。
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称:“南唐有澄心堂纸,细薄光润,为一时之甲。”南唐灭亡后,在半个世纪内宫中储藏的这些名纸尚无人知晓问津,直至此纸到达一些北宋文人手中时才引起社会的重视。宋以后历代皆有仿制。
曹昭《格古要论》:“澄心堂纸,宋朝诸名公写字及李伯时(李公麟)画多用澄心堂纸。”还有人说,欧阳修起草五代史时用澄心堂纸,恐怕这些说法,指的都是宋代仿制的澄心堂纸。
唐代 花鸟图 新疆出土 42.8x42.8cm
唐代 花鸟图
新疆出土
白麻纸
140x205cm
冯承素摹《兰亭序》 皮纸
欧阳询 《卜商读书帖》 白麻纸 25.7x16.5cm
右 韩幌
《 五牛图》 桑皮纸
20.8x139.8cm

虞世南摹
《兰亭序》 麻纸
24.8x57.7cm
唐代
(乾隆年仿澄心堂纸)

唐 《刊谬补缺切韵卷》 传为吴彩鸾写 白色厚麻纸
薛涛笺
5、宋元时期
宋代仿澄心堂纸、蠲(juan)纸、金粟山藏经纸、谢公笺(唐代薛涛笺齐名)。
最好的纸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细密如蚕茧,坚韧胜蜀笺,明快比剡楮"上等纸全是江南制造,也称江东纸。
谢公有十色笺:深红、粉色、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
纸的再利用开始于南宋,以废纸为原料再造新约,人称还魂纸或熟还魂纸”
元代明仁殿纸,质量极佳,为一时之最。
元人陶宗仪《辍耕录》记:“明仁殿纸与端本堂纸略同,上有泥金隶书‘明仁殿’三字印。”此纸在乾隆年间有仿制。
元代造纸业凋零,只在江南还勉强保持昔日的景象。
米芾 苕溪诗帖 1088年 楮皮纸
宋 李建中《贵宅帖》 皮纸 31x27.5厘米

李公麟 《维摩演教图》 楮皮纸 34.6x207.5厘米
元代 赵孟頫 二羊图 皮纸 25.2x48.4cm

所苦贴(局部,水纹皮纸)沈辽(宋代)
赵佶 柳鸦芦雁图
宋徽宗赵佶 芙蓉锦鸡图 81.5X53.6cm
宋 杨无咎 四梅图 37.2x358.8cm 桑皮纸
6、明清时期
明代,造纸业又兴旺发达。
笺纸、宣纸,制作更精,使用更为普遍
加工技术,施胶、加矾、加蜡、染色、印花、砑光、洒金银等都取得显著成就,发明饾板、拱花的的印刷方法,制造了各式各样精美的笺纸。
清代,宣纸产地扩大。名目众多,有玉版笺、罗纹纸、六吉纸、夹贡等。特制纸,如河南禹县布纸、湖南来阳棉纸等
清代未年,机器造纸技术也引进我国,造纸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笺纸的制作在清代已达到精美绝伦的程度。
梅花玉版笺
明代 赤壁游故事笺 长130cm,宽31.5cm
清代 粉白地双龙戏珠
暗花宣纸 64.1x133.7cm
清乾隆 仿元代明仁殿画金如意云纹
粉蜡纸121.5x53cm 右下角钤有“乾隆年仿明仁殿纸”字印
左图为 清代
桔黄色描金云龙边粉蜡笺 106.7x95.7cm 右图为 清代
珊瑚色开化纸 33.5x26cm
雪绵纯嘏诗笺 53.6x38.5cm 乾隆
御制淳化轩刻画宣纸 130x65cm 清代
六色蜡笺(清代)
雪金蜡笺
(明代)
梅花玉版笺
吾来阳羡手迹 翁方纲(清代)
清晚期 金绘云龙纹宫纸
三、宣纸
产地:安徽泾县
纸中之王,纸寿千年。
韧而能润、光而不滑。
洁白稠密、纹理纯净。
搓折无损、润墨性强。
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
生宣 熟宣 半熟宣
按纸面洇墨程度分类
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达到水走墨留之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画追求的便是这种“多变”的墨趣,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非熟练者不易掌握,也正是这种神奇的多变性,吸引了自古至今无数的名人巨匠在追求墨韵、变化的方面付诸了不懈的探索,至今未间断。
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
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玉版宣”即属此一类。
简单区分
水分立即散开的即为生宣
凝聚基本无变化的,即为熟宣
散开的速度较慢的为半熟宣(亦称煮锤宣)。
按原料分类
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三大类
按规格分类
可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多种;
按厚薄分类
扎花、绵连、单宣、重单、夹宣、二层、多层等;
按纸纹分类
单丝路、双丝路、罗纹、龟纹、特制等;
四、分类
1、包装用纸:白板纸、白卡纸、牛卡纸、牛皮纸、瓦楞纸、箱板纸、茶板纸、羊皮、鸡皮纸、卷烟用纸、硅油纸、纸杯(袋)原纸、淋膜纸、玻璃纸、防油、防潮纸、透明纸、铝箔纸、商标、标签纸、果袋纸、黑卡纸、色卡纸、双灰纸、灰板纸
2、印刷用纸:铜版纸、新闻纸、轻涂纸、轻型纸、双胶纸、书写纸、字典纸、书刊纸、道林纸、米黄色道林纸、象牙白道林纸
3、工业用纸:离型纸、碳素纸、绝缘纸、滤纸、试纸、电容器纸、压板纸、无尘纸、浸渍纸、砂纸、防锈纸
4、办公、文化用纸: 描图、绘图纸、拷贝纸、艺术纸、复写纸、传真纸、打印纸、复印纸、相纸、宣纸、热敏纸、彩喷纸、菲林纸、硫酸纸
5、生活用纸:卫生纸、面巾纸、餐巾纸、纸尿裤、卫生巾、湿巾纸
6、特种纸: 装饰原纸、水纹纸、皮纹纸、金银卡纸、花纹纸
珠光纸
牛皮纸
皮纹纸
布纹纸
中华民国《中国国家标准》CNS 5《纸张尺度(裁切后)》与ISO 216类似。
A0 841*1189(是16倍的A4)
A1 594*841(是8倍的A4)
A2 420*594(是4倍的A4)
A3 297*420(是2倍的A4)
A4 210*297
A5 148*210(是1/2倍的A4)
名片
横版:90×55mm<方角> 85×54mm<圆角>
竖版:50×90mm<方角> 54×85mm<圆角>
方版:90×90mm 90×95mm
IC卡 85×54MM
三折页广告 标准尺寸: (A4)210mm × 285mm
普通宣传册 标准尺寸: (A4)210mm × 285mm
文件封套 标准尺寸:220mm × 305mm
招贴画: 标准尺寸:540mm × 380mm
挂旗 标准尺寸:8开376mm × 265mm 4开540mm × 380mm
手提袋: 标准尺寸:400mm × 285mm × 80mm
信纸便条: 标准尺寸:185mm × 260mm 210mm × 2


纸上谈兵
白纸黑字
纸老虎?
思考?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