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主题班会 清明节重温英雄故事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生主题班会 清明节重温英雄故事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清明节班会
走进清明节重温英烈故事爱国主题教育班会
清明节怎么来 | 清明节做什么 | 清明节吃什么 | 重温英雄故事
目录
1
清明节
怎么来的
2
清明节
做什么
3
清明节
吃什么
4
重温英雄故事
清明节怎么来的
走进清明节重温英烈故事爱国主题教育班会
清明节怎么来 | 清明节做什么 | 清明节吃什么 | 重温英雄故事
今天是什么节日?
清明节
想一想 说一说
中国有哪四大节日?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背一背清明节的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第一章:清明节怎么来的
清明节有两重含义:
1、清明是自然节气点,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
2、节气时间: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
节气
1、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2、节日时间:跟节气时间一致,以4月5日最常见
节日
清明节
为什么要设立清明节?
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要求尊祖敬宗、继志述事。
信仰
早期人类有春祭礼俗,它是向祖先祭祀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重要仪式。
春祭
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的意义
第一章:清明节怎么来的
清明节的起源及发展:
寒食节
上巳节
古时原本有三个节日,分别是:寒食节(当时最大)、上巳节、清明节(当时很小)。
清明节
清明节本来只是寒食节的一个小弟(小分支节日),后来渐渐从寒食节中独立出来,并且很受欢迎。
到了明清时期,清明节干脆直接吸收了寒食节,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清明节。
上巳节主要风俗是郊外游春、春浴等,它消失于宋代,清明节直接融合了它的风俗习惯。
吸收寒食节
融合上巳节
第一章:清明节怎么来的
知识拓展:关于寒食节
寒食,就是吃冷的食物。
为什么要吃冷的?因为不准生火。
为什么不准生火?为了纪念介子推。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一个传说。
时间:春秋时期
人物:重耳、介子推
事件:介子推割肉救重耳,重耳当国君后意外烧死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
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第一章:清明节怎么来的
清明节做什么
走进清明节重温英烈故事爱国主题教育班会
清明节怎么来 | 清明节做什么 | 清明节吃什么 | 重温英雄故事
第二章:清明节做什么
清明有很多的习俗,比如郊外踏青、扫墓祭祖、放风筝、吃青团等。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一:郊游踏青
二:扫墓祭祖
三:插柳
四:植树
五:蹴鞠
六:放风筝
七:拔河
八:荡秋千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习俗的重心。
清明节扫墓,北方叫上坟,南方沿海一带为了避开“坟”、“墓”二字,婉称为“拜山”。
南北
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然后叩头行礼祭拜。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先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
扫墓
清明节祭祀,常见的做法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挂上白色的纸幡 )、供奉祭品。
祭祀
清明节吃什么
走进清明节重温英烈故事爱国主题教育班会
清明节怎么来 | 清明节做什么 | 清明节吃什么 | 重温英雄故事
第三章:清明节吃什么
吃青团
由于寒食节的冷食习俗移植到清明节,中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
而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有吃青团的风俗。
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
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
在闽南侨乡,每逢清明节必定做一些糕、粿和米棕,在清明节前后让家人食用。
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重温英雄故事
走进清明节重温英烈故事爱国主题教育班会
清明节怎么来 | 清明节做什么 | 清明节吃什么 | 重温英雄故事
第四章:重温英雄故事
回望我们走过的百年征程,正是无数革命先烈,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撑起了中华民族的铮铮脊梁,铺就了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
从“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的李大钊,到“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三名女红军,再到“光荣属于党和人民”的狼牙山五壮士,还有“把决心写在炸药包上”的董存瑞、“宁愿牺牲自己也决不暴露目标”的邱少云、“只要有一口气就保证完成任务”的黄继光……
李大钊
黄继光
刘胡兰
赵一曼
杨靖宇
狼牙山五壮士
董存瑞
陈树湘
第四章:重温英雄故事
革命先烈,四川宜宾人,在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赵一曼
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
1
2
3
第四章:重温英雄故事
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
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入党。
杨靖宇
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打击。杨靖宇的威名震动全东北。日军调集重兵,发动更加疯狂的围剿和征讨,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
1
2
第四章:重温英雄故事
1942年,由于日寇的“围剿”与屠杀,东北的严寒、极度饥饿和疲劳,使抗联部队陷入极端的困难之中。这一天,杨靖宇的部队已经五天没有一点食物了,同伴都牺牲了。
最后,杨靖宇被100多名敌人包围时,左右开弓,打死打伤20多名敌人。他被敌人枪弹打中了右手,他就用左手还击敌人,腹部又中了一弹,鲜血直流,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牺牲时年仅35岁!
3
4
第四章:重温英雄故事
革命先烈,舍身炸暗堡。牺牲时年仅19岁。
董存瑞
1929年生,河北怀来人。1945年7月,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灵活果决。
生前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948年5月25日下午,解放隆化的战斗激战正酣。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形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先后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1
2
3
第四章:重温英雄故事
此时董存瑞挺身请战,“让我去炸,保证完成任务!”随后便挟着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董存瑞的腿部受到枪伤,他强忍疼痛,拖着腿、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
4
然而这桥离地面一人多高,两旁均是砖石砌成,找不到放炸药包的地方,也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支架……
5
这时,我军发起了冲锋,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底,镇定地用右手拉开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6
第四章:重温英雄故事
1952年10月,抢攻391高地的战斗就要打响了。邱少云带领的爆破组,潜伏在距敌人前沿60米处一个小土坎旁边的蒿草丛中。
中午12时,一颗燃烧弹在邱少云身边爆炸,燃烧液溅到了他的身上,立刻燃烧起来。首先烧着了他腿部的伪装,顿时形成了火团把他紧紧包围起来。
一股强烈的灼热使邱少云本能地抽动了一下,在他的身后就是一条流水的小沟,只要后退几步,在泥水中打个滚,就可以把火压灭,保住自己的生命。但他深知这样就会被山顶上的敌人发现。为了500多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不惊慌,不呼救,坚定地趴在地上,咬紧牙关,巍然不动。
革命先烈,烈火金刚。
董存瑞
先烈们的精神在今天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该如何发扬革命烈士们的精神呢?
第四章:重温英雄故事
学习
为自己而学,主动去学。读过的书、写过的字,就算忘了内容,都会在人生留下痕迹。比如在谈吐中,比如在思考里。
劳动
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不懒惰,即使面对绝境,也有生存下去的能力。自己动手,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扎根
少看手机,少浏览视频,静下心来认真读完一本书,写好一个字,做好一件小事,让自己向下扎根。
挑战
拥有信仰和勇气,可以战胜强大又可怕的敌人。在遇到困难,感觉坚持不住的时候,定一定,再坚持一会儿,可以做到的。
有人以身许国,才有山河无恙。有人守护团圆,才有万家安康。让我们一起缅怀英烈,默哀三分钟。
致敬英烈 一起默哀
我辈当自强
走进清明节重温英烈故事爱国主题教育班会
清明节怎么来 | 清明节做什么 | 清明节吃什么 | 重温英雄故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