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你,热辣滚烫”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春如你,热辣滚烫”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青春如你,热辣滚烫!
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要怕!微笑着面对它!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坚持就是胜利!加油,奥力给!



请看目录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青少年心理问题归因
青少年心理调适指南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01
心理健康是什么呢?
心理健康并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是指智力正常,内心世界丰富、充实、和谐、安宁,情绪稳定,有自信心,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有充分的安全感等。也就是说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控制自己,适应发展中的环境,理智地对待外界的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与协调。
不懂就问
生活正在磨练你......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我们首先要学会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如果经历了情绪波动,请试着告诉自己:这并不代表“我”心理不健康,每个人每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全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挑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培养更健康、更全面发展的下一代,需要全社会形成更加关爱、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02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1.生物因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与躯体疾病、脑外伤及其他因素;
2.社会因素: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在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历各种负性生活事件,当这些负性生活事件超过我们正常的承受能力时,就会给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
3.心理因素:消极情绪会降低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贬低自己,会使我们丧失自信;敏感多疑会降低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回避社交的人怕在公共场所出丑,这让我们难以信任他人,也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我不开心
1.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2.情绪稳定,有安全感;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自我学习,独立生活;
5.行为符合年龄和环境、实现个人满足;
6.适应环境,应对挫折。
心理健康6条标准
心理自测
你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行为活泼而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合群、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03
视频欣赏:迎风奔跑吧,少年!
1.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1.依赖心理
当前,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日益成为在校生的主体。他们有的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好比温室里的花朵,缺少独立意识,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家长。
2.自负心理
主要是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和娇宠,独生子女成为整个家庭的轴心,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总想事事占先抢头,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他们一旦遭遇挫折失败,受到委屈,往往意志脆弱,承受力差,痛苦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绝路。
3.自私狭隘心理
体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经常感到委屈,吃亏而郁郁不乐,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
4.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发展,就会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产生日益显著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中学生尚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的年龄阶段,自我否定意识更容易引起情感情绪的巨大波动和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2.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 狭隘:即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2. 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3. 敏感: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4. 失落:青少年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失败感。
5. 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6. 叛逆:青少年正处于成长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护。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青少年心理问题归因
04
1.教育高压
2.家庭不和谐
3.家庭暴力
4.校园霸凌
5.网络成瘾
6.缺乏沟通
7.焦虑
8.抑郁
青少年心理调适指南
05
1.怎么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
1.保持乐观的情绪。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比如做饭,不断尝试新花样,享受烹饪的欢娱。在工作上要不断创造,在进取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感受成功的乐趣。
2.善于排除不良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别闷在心里,要善于把心中的烦恼或困惑向亲人、朋友倾诉,寻求亲人、朋友的帮助。也可通过写日记、微信等方法使消极情绪得以释放,或找心理咨询师寻求专业帮助。
3.有坏情绪时尝试做:发现自己有坏情绪来袭击时,暂时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休息片刻,做几次深呼吸。步骤包括:坐直,微闭双眼,排除杂念,尽力用鼻子吸气;轻轻屏住呼吸,慢数“1、2、3”,呼气,重复3次以上。
4. 运动与休闲:要有广泛的爱好,比如体育、旅游、音乐等。当感到有压力,情绪在变坏时,可以去做体育运动、唱唱歌、散散步等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其间的乐趣,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广泛交友。在偶遇心境不佳时,这种兴趣活动也能起到化解作用。
5.学会谐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经常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适应社会的规范,并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适应力,从而减少因此而带来的困惑和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1.怎么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
2.自我调适心理小方法
1.读书。当你遇到烦恼、忧愁和不快的事时,应该首先学会自我解脱,去读一读或翻一翻喜欢的书籍和杂志,分散心思,改变心态,冷静情绪,减少精神痛苦。
2.听歌。当心情沮丧、闷闷不乐时,听听歌曲,你不仅可以享受到一种美的艺术,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兴奋大脑,使你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勇气。
3.倾听。人在失意或受到挫折时,你可以走出家门,找自己的知心朋友谈谈心,一吐心中的不快,在善意的劝导、热心的安慰下,精神的痛苦将得以消除。
4.运动。参与体育运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减压方法。激烈的奔跑,或者水中的畅游,或者挥拍激战时,肌肉虽是紧张的,神经却是放松的,大汗淋漓过后,你会得到彻底的放松。
5.冥想。经常运用冥想,可以使人达到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不妨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采用舒服的姿势坐下来,专注于自己的一呼一吸。
6.自我关怀。每天写下三件当天发生的、能让你平静或快乐的事,哪怕是非常小的事情都可以。把它们贴在便利贴上,贴在床头、电脑等醒目位置,感到沮丧时就看看它们。
7.求助专业人士。心绪不佳的人,可以找个可靠的心理咨询师,然后尽情地一吐胸怀。心理咨询师会像医生治病一样,一步一步把你从烦恼中解救出来。
坏情绪,难避免;
有办法,去消减;
会倾诉,多运动;
深呼吸,哭一哭;
再振作,露笑脸。
心理健康小贴士
加油呀
健康从心出发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