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 年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选择性必修 3 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名称:认识质量互变规律一、教材分析1.本课地位: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 3《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第九课第一框的内容。教材在阐明质和量、质变和量变等基础概念含义的基础上, 说明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思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 就应该 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 性与间断性的关系。本课第一框“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是第二框“把握适度原则 ” 的客观基础, 适度原则是根据质量互变规律制定的规范, 二者之间是客观依据与行动遵循的递进关系。2.内容分析:本节课设两目,第一目“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教材在阐明 质和量、质变和量变等基础概念含义的基础上, 说明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 第二目“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内容主要说明思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质量互变规 律,就应该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二、学情分析1.学生心智特点分析:高二是整个高中生涯的中间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 用,也是学生心智发展、“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 但容易偏激;意志品质得到锻炼,但克服困难的毅力还不够。通过学习“认识质 量互变规律”,能够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 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这对于他们优良品质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意义。2.学生已有经验分析:通过对必修 4《哲学与文化》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中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内容的学习, 高二的学生知道了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 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这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 本课教学中, 必须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具备马 克思主义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素养, 让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能够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矛盾、解决问题。2024 年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 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根据这一要求,拟定本课时教学目标如下:1.结合大熊猫“降级 ”这一事件, 采用“新闻发布会 ”的活动方式介绍大熊 猫从“濒危”降为“易危”的情况及大熊猫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理解质和量、 质变和量变的含义以及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 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的量变与质变关系 。2.通过“猫眼看世界 ” “熊猫大讲堂 ”等活动, 明确大熊猫保护从自然保护 区到国家公园建设的历程, 在统一性中把握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培育和提升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素养。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质量互变规律的主要内容。确定依据:依据质量互变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重要地位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和训练辩证思维必须重点把握质量互变规律。2.教学难点: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突破措施:通过大熊猫保护从自然区保护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发展过 程,说明我国是如何以统一性的观念把握大熊猫保护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之间的 关系, 引导学生体悟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议题式教学、合作探究法六、教学思路遵循活动型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围绕中国大熊猫保护的措施及取 得的成绩, 分为“保护大熊猫, 中国一直在行动 ” “建设国家公园, 掀开保护新 篇章”“保护野生动物,共建生态家园”三个篇章;围绕中心议题,设置“从濒 危到易危, 看如何理解质量互变规律、从保护区到国家公园, 看如何把握三个统一、从大熊猫保护到野生动物保护, 看如何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三个子议题, 以第 2 页 共 8 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4 年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议题探究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以制作一期主题为“国宝养成记”的“熊猫频道 ” 电视节目, 设计“新闻发布会---猫眼看世界---熊猫大讲堂 ”等序列化活动, 丰 富活动形式, 理清知识的逻辑关系。同时, 把课前调研、课堂探究展示与课后拓 展有机结合, 拓展课程的深度与广度, 实现“思政小课堂 ”与“社会大课堂 ”的有机融合,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议题线:中心议题“从大熊猫由濒危到易危,看如何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三个子议题:从濒危到易危看如何理解质量互变规律,从保护区到国家公园看如何把握三个统一,从大熊猫保护到野生动物保护看如何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情境线:大熊猫喜提“降级”的原因---大熊猫保护升级的背后----野生动物保护大家谈任务线:新闻发布会---猫眼看世界---熊猫大讲堂逻辑线:大熊猫从濒危到易危----认识质量互变规律中的相关概念;保护的 升级,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理解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量 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从保护大熊猫到保护野生 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引导学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做贡献。七、教学过程中心议题:从大熊猫由濒危到易危,看如何认识质量互变规律导入:同学们, 今天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制作一期“熊猫频道 ”的电视节目, 主题是“国宝养成记”, 我们将通过新闻发布会、猫眼看世界、熊猫大讲堂三个 环节一起来探讨从大熊猫由濒危到易危, 看如何认识质量互变规律的议题。本节 课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 保护大熊猫,中国一直在行动;第二篇章 建设国家 公园,掀开保护新篇章;第三篇章 保护野生动物,共建生态家园。首先,我想 请大家看一段视频(呈现大熊猫的呆萌可爱、憨态可掬)。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 这么可爱的国宝大熊猫降级了,难道大熊猫不再是国宝了吗?要知道真相如何,请看第一篇章“保护大熊猫,中国一直在行动”。第一篇章 保护大熊猫,中国一直在行动子议题 1:从濒危到易危,如何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活动情境】2021 年 7 月 7 日,生态环境部宣布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第 3 页 共 8 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4 年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从上个世纪末的 1114 只达到了现在的 1864 只, 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由“濒危 ”降为“易危”。展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活动任务】新闻发布会---大熊猫喜提“降级”的原因1.模拟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 各小组选出学生代表角色扮演新闻发布会主 持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向大家介绍我国几十年来持续不断开展的大熊猫保护工作。2.留给同学们 3 分钟的时间, 结合情境材料、课本、思维导图, 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单。【教师总结】大熊猫喜提“降级”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和民众几十年如一日、驰而不息对大熊猫保护的坚守。从野外追踪研究到人工圈养繁育, 从野化放归到 栖息地保护, 从野外监测到个体精细化管理, 一代又一代熊猫人为大熊猫保护事 业奉献着智慧与力量, 挥洒着青春和汗水, 为大熊猫受威胁程度下降积累了必要 的条件, 才有了大熊猫由濒危到易危的质的飞跃, 创造了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奇迹。【设计意图】通过新闻发布会两个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政府通过不断的努 力, 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珍稀物种保护道路。真正理解中国大熊猫保护事 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在量的积累基础上的质变过程, 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第二篇章 建设国家公园,掀开保护新篇章子议题 2:从自然保护区到国家公园,看如何把握三个统一?【活动情境】学生展示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情况。【活动任务】猫眼看世界---大熊猫保护升级的背后1.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大家介绍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情况。2.留给同学们 3 分钟的时间, 结合情境材料、课本、思维导图, 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单。【教师总结】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原真性, 生态廊道的的建立增强了大熊猫栖息地的联通性、协调性, 管理体制机制的第 4 页 共 8 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4 年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创新, 有效解决了跨地区、跨部门机构交叉重叠、保护不力的问题, 圈层模式形 成了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大熊猫自然保 护区建设的长期积累, 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连续性, 从大熊猫自然 保护区到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大熊猫保护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体现了事物发展 过程中的飞跃性和间断性。总之, 我们应当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猫眼看世界 ”活动, 学生搜集展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的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理解从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到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旧质 ”到 “新质 ”的飞跃, 来突破本课时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 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并让学 生认识到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不仅是中国大熊猫保护格局的升级, 也是中国生 态文明建设对世界的贡献, 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参与大熊猫保护的生态文明意识。第三篇章 保护野生动物,共建生态家园子议题 3:从大熊猫保护到野生动物保护看如何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活动情境】 “爱始于熊猫, 但不止于熊猫”。从“濒危 ”到“易危”, 这 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上的一小步,却是以大熊猫为代表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一大步。保护野生动物,呵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活动任务】熊猫大讲堂---野生动物保护大家谈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野生动物?2.每组尝试提出具体建议措施。【教师总结】 “爱始于熊猫, 但不止于熊猫”。从“濒危 ”到“易危”, 这 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上的一小步,却是以大熊猫为代表的中国野生动物 保护的一大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门。保护野生动物, 呵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为建设和谐美丽的生态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设计意图】通过“ 熊猫大讲堂 ”这一活动,从大熊猫保护这一中国的闪耀名片,到野生动物的保护再到生态文明建设, 引导学生将生态文明思想内化于心,第 5 页 共 8 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4 年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外化于行。培养学生用辩证思维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升华本节课的主题。八、板书设计九、作业设计观看《我们诞生在中国》纪录片, 撰写一篇观后感, 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 方式,宣传引导树立保护野生动物、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建设和谐美丽的生态家园做贡献。【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记录片写观后感, 并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宣传, 让学生 有作业的选择权, 也有实践性。既可以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为下一课时的学习打下铺垫。十、教学反思1.贴近生活,形式新颖,学生喜闻乐见。以“熊猫频道 ”电视栏目制作的方 式,以大熊猫呆萌可爱、憨态可掬的形象导入,以保护大熊猫为话题引领全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学生思维,教学效果良好。2.教学环节清晰。本课时分为分为“保护大熊猫, 中国一直在行动 ”“建设第 6 页 共 8 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4 年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国家公园, 掀开保护新篇章 ”“保护野生动物, 共建生态家园 ”三个篇章;设计“新 闻发布会---猫眼看世界---熊猫大讲堂 ”等栏目, 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逻辑线清晰明确,学生围绕活动任务,层层推进,环环相扣。3.教学目标有新意。将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有机结合, 将学生情境和活动务 有机融入教学目标中, 把目标做实做细, 通过目标设计, 理清整个一节课的设计思路,践行了目标优先的理念。附:量表 搜集展示大熊猫国家公园资料活动评价项目 评价对象 评价标准 等级(A、B、C、D)分 项 评 价 第一小组 1、搜集资料选取恰当、可 信度高。 2、文稿内容主题明确、内 容真实、丰富。 3、语言表达表达清晰、声 音洪亮。 4、演示形式新颖、形象生 动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四小组综 合 评 价 自我评语 在本次活动中,你对自己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下次任务中,我将在哪些方面有改进?同学评语 在本次活动中,我评选___同学为最佳表现 者,理由是第 7 页 共 8 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4 年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教师评语评优等级分为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D(不合格)第 8 页 共 8 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