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 坚持依宪治国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1 坚持依宪治国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八下 2.1 坚持依宪治国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和认识宪法的构成,知道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知道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法治观念:认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从而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道德修养:认识宪法的重要作用,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的权威。
【学习重难点】
重点: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难点: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自主学习】
我国宪法的构成、本质和内容各是什么?(P20-P21)
(1)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 章一百四十三条。
(2)本质:我国宪法是 和 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3)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 、最 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我国宪法的地位?
①宪法是国家的 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 、法律 和法律 。
②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组织原则。
3、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P22)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P22)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 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P24-P25)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 、 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 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提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体现这一点)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 。
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P25)
①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堂练习】
1.(2023春 成华区期末)立法法是“管立法”之法。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本次修改完善了依宪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这表明(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②立法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依法治国需要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④以立法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春 新都区期末)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反食品浪费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该材料说明(  )
①我国通过立法防止食品浪费,体现了人民意志和利益
②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立法基础
③反食品浪费既是公民的道德要求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④《反食品浪费法》是宪法的组成部分,具有最高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22秋 新都区期末)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一规定说明(  )
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宪法效力是最高的
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④宪法的规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23春 成华区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是(  )
①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的 ②中国共产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③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④中国共产党必须带头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23 成都)2022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强调,要以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为契机,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这一要求是基于(  )
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宪法是根本大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
③宪法规定了经济社会生活的一般性问题④宪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坚实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3春 邛崃市期末)阅读材料,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结合如图及材料,运用《保障宪法实施》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并阐述其理由。
1.(2023春 成华区期末)立法法是“管立法”之法。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本次修改完善了依宪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这表明(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②立法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依法治国需要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④以立法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总章程,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解答】题干材料中,本次修改完善了依宪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表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体现了依法治国需要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①③正确;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②错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的,④错误。
故选:B。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知识点,依据题干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2.(2023春 新都区期末)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反食品浪费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该材料说明(  )
①我国通过立法防止食品浪费,体现了人民意志和利益
②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立法基础
③反食品浪费既是公民的道德要求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④《反食品浪费法》是宪法的组成部分,具有最高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解答】《反食品浪费法》第一条规定的内容,说明我国通过立法防止食品浪费,体现了人民意志和利益,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立法基础,反食品浪费既是公民的道德要求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①②③正确;宪法是《反食品浪费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地位,④错误。
故选:A。
【点评】牢记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2022秋 新都区期末)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一规定说明(  )
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宪法效力是最高的
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④宪法的规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人们通常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解答】题文中,“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涉及宪法的到位,说明了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宪法效力是最高的,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②③正确;①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④错误,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
故选:B。
【点评】认真审题,把握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知识点,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4.(2023春 成华区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是(  )
①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的
②中国共产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③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④中国共产党必须带头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因此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在宪法范围内活动,模范遵守宪法。
【解答】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必须带头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②③④正确;宪法是由党领导人民制定的,①错误。
故选:B。
【点评】把握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理解材料主旨,选择正确答案。
5.(2023 成都)2022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强调,要以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为契机,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这一要求是基于(  )
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宪法是根本大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
③宪法规定了经济社会生活的一般性问题
④宪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坚实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总章程,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解答】题干中,之所以要以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为契机,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是因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根本大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宪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坚实保障,①②④正确;宪法规定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性问题,③错误。
故选:B。
【点评】认真审题,把握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知识点,依据题干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二.分析说明题(共1小题)
6.(2023春 邛崃市期末)阅读材料,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结合如图及材料,运用《保障宪法实施》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并阐述其理由。
【分析】本题考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总章程,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解答】本题考查了我国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并阐述其理由。地位: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等方面解答。理由: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等方面解答。
故答案为:
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理由: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或某一方面的规定。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会因违宪而无效。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