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二授课教师 学校课题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教材分析从宏观来看,本册教材由四个单元组成,逻辑框架是“一总两分加运用 ”, 而第四单元则是对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主要阐述提高创新思维 能力的几种方法。从中观来看, 十二课是从思维方向的角度阐述创新思维的方法, 上承联想思维知识,下引超前思维话题,具有承上启下作用。从微观来看,本框 的内容主要包括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含义、依据、特征、技法、作用及其关系。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从知识与经验来看,学生在过去的学习生 活中具有一定运用发散和聚合思维的意识,但缺乏系统认知;从心智与能力来看, 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对创新思维的理解层次浅,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 力不足。因此要精选学生熟悉的情境素材, 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讲好新时代家风故事,总结红色家风内涵,理解聚合思维的方 法与功能,总结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关系,认同中华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培育政治认同素养。 (水平 2、3) 2.科学精神:通过为打造雅致的室内环境建言献策,理解发散思维的含义、特点、 技法与作用,培育科学精神素养。 (水平 2、3) 3.公共参与:在建言献策的过程中,培养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解决问题的能 力,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公共参与素养。 (水平 3、4)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特点及其关系。 2.教学难点:发散思维的技法。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家,简单一个字,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 蟹红虾。 ”家,是热气腾腾的厨房;“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家, 是岁月静好的欢喜;“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家,是绵绵不绝的 思念;“妻子好合,兄弟既翕 ”,家,是忘我欢歌的团聚;“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家,是无怨无悔的陪伴。家是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我 们最终的归宿。 【设计意图】家是学生熟悉的话题,通过古诗词中关于家的解读,在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出本课情境线索。《家道颖颖,风以传之》 议 题:品析“雅致和美”家庭建设之聚散思维 第一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打造雅致的室内环境) 情境 1:【房屋装修记】 议学活动: 1.请大家为打造雅致的室内环境畅所欲言,建议越多越好。 2.在刚才的思考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方式有怎样的特点? 3.在刚才出谋划策的过程中,我们为什么不能过早评判他人的想法? 议学成果:发散思维的含义、原因和特点,发散思维的技法——头脑风暴法。 【设计意图】通过为房屋装修建言献策,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培养其发散思维的意识,再通过对思考过程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发散思维的含义、原因和特点,理解发散思维的重要技法——头脑风暴法,培育 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素养。 情境 2:【餐桌变形记】 议学活动:请运用检核表法给桌子变形,完成“餐桌变形记”。 议学成果:发散思维的技法——检核表法的含义和内容。【设计意图】发散思维的技法是本课的难点, 检核表法作为发散思维的重要技法, 其内容抽象且复杂, 难以从情境中直接生成, 更适合先学后练, 加深理解。因此, 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餐桌变形记 ”,加深对检核表法的理解和运用, 突破重难点, 培育科学精神素养。 情境 3:【书房文创记】 议学活动:请根据要求,运用信息交合法进行创作,打造创意书房。 议学成果:发散思维的技法——信息交合法的含义和作用。 议学总结:发散思维的优点与不足。 【设计意图】除了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也是发散思维的重要技法。作为抽象难 懂的难点内容, 通过打造创意书房,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交合法的含义和作用, 并在上述议学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发散思维的优点与不足,培育其创新 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素养。第二章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讲好新时代家风故事) 情境:【什么是家风】(视频) 视频内容:勤以养德,孝当竭力,善小力行,宽以待人,和以治家。 议学活动: 1.请分享你家庭中好的家风家教。 2.不同家庭好的家风家教有什么共性? 3.在刚才的讨论过程中,我们运用了怎样的思维方式? 议学成果:聚合思维的含义、原因、特点、方法、功能,及其与发散思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对家风的视频和文字解读,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家风 家教,并思考不同家庭好的家风家教有什么共性,情境素材一材多用,问题设置 层层推进。帮助学生理解聚合思维的有关知识,并总结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关 系,培育对优良家风家教的认同和科学精神素养。第三章 激扬家国情,奋斗新征程 (好家风涵养清正党风) 情境 1:【红色家风故事】(视频) 视频内容:“两弹 ”元勋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敬佩地形容自己的父亲“生命不息, 探索不止 ”“始终不渝地追求,成名的时候要追求,成了大名,探索的脚步依然 没有停止。 ”钟南山院士谈到父亲对自己的重大影响“一个人能为世界留下点什 么,才算没有白活。 ”方志敏烈士之女方梅谈到父亲笔下“可爱的中国 ”,满含 对父亲的敬仰与思念。“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谈及自己工作中如果有成果,一定 有父母的基因在里面,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敦煌守护人 樊锦诗很早就告诉孩子“要自立,不管生活还是工作中遇到问题,都要努力自己 去解决,不能老想着依靠别人,包括父母。 ”“文物是国家的,又不是咱家的, 哪能随便给你们看。” 议学活动:综合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总结红色家风的内涵。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不同身份、不同职业党员代表的红色家风故事,引导学生 运用聚合思维方法总结红色家风的内涵,深化对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理解和运 用。与此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红色家风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家风正则党风 端,党风端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培育其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素养。 情境 2:【国是千万家】(视频) 视频内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 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 重家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 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 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素养。 【情感升华】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我 做起,修身律己,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 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情感升华,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落实政治认同和 公共参与素养。课后作业二选一: 【实践类作业】 运用本课所学知识, 围绕“爱在家人间 ”这一主题, 策划一次创意家庭聚会。 作业要求:以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本次家庭聚会的美好瞬间。 【思维类作业】 家是温暖的港湾,给予航天员王亚平力量与勇气;家也是精神的源泉,“永 远跟党走 ”是高级工程师付卓的家风家训;三代筑路人,共铸家国梦,李国胜一 家三代为铁路建设事业奉献宝贵青春…… ——《走近 2023 年“最美家庭”》 作业要求: ①以“激扬家国情,奋斗新征程 ”为主题,辩证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写一 篇演讲稿。 ②字数不限,逻辑清晰,情感真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策划创意家庭聚会,在学以致用的同时,增进与家人间的 沟通与交流,助力自己的家庭建设;通过主题演讲稿的撰写,厚植家国情怀,提 升创新思维能力,落实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素养。板书设计【设计意图】如果把创新思维比作飞机,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就好比飞机的两翼, 两翼相互作用形成合力,事情才能办好,科学才能进步,真理才能发展。教学反思优点: 1.线索清晰:以议题为核心搭建三个篇章,围绕情境、活动、问题、知识线索有 序展开。 2.活动丰富:议学活动新颖有趣、层层推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3.情境真实:围绕“家庭建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4.素养落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推动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素养落地生根。 不足:由于本课知识容量较多,个别学生活动的开展不够充分,应在课后多与学 生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