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水平二 脚内侧接地滚球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体育水平二 脚内侧接地滚球 教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脚内侧接地滚球
一、目标确定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论述
本课时隶属于第六章—球类活动。本课时主要学习脚内侧接地滚球。能够说出小足球的动作名称及术语。初步体验用脚内侧接地滚球的基本动作。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和协调素质,促进身体机能水平提高。培养学生对小足球活动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互敬友爱等优秀的品质
2.教材分析
(1)本课时是脚内侧接地滚球
(2)教材内容价值
小足球的教材内容,融合了球类活动的趣味性、游戏性、竞争性和集体性等特点。通过小足球教学有利于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一些足球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发展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激发小学生对小足球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顽强机敏、果敢等心理品质及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调节情绪能力。
(3)教材内容设计思路
水平二学生足球教材是在水平一阶段足球游戏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足球踢球、运球和传球的一些基本动作技术。教学的重点为熟悉球性和基本动作技术的综合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3.学情分析
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认知特点: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有着广泛的兴趣,自信心强,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合作精神。五年级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年龄特征:1、依赖性强,自我约束力较差。2、模仿能力强,3、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他们都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
水平一阶段足球游戏的基础上
(3)存在的困难与障碍
年龄小,自制力差
二、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说出小足球的动作名称及术语。
2.技能目标:初步体验用脚内侧接地滚球的基本动作。
3.体能目标: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和协调素质,促进身体机能水平提高。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小足球活动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互敬友爱等优秀的品质
三、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脚内侧接球的部位。
教学难点:迎球缓冲
四、评价任务
1.能够说出小足球的动作名称及术语。
2.初步体验用脚内侧接地滚球的基本动作。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和协调素质,促进身体机能水平提高。
4.培养学生对小足球活动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互敬友爱等优秀的品质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
(要求:写明每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及设计意图)
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
环节一 热身活动 激发运动兴趣 发展体能
环节二 脚内侧接地滚球讲解示范 领悟脚内侧接地滚球动作要领 发展技能
环节三 学生练习、小组互评,教师巡视 掌握脚内侧接地滚球 发展技能、体能
环节四 挑战游戏 团队积极团结进行游戏 发展技能与体能
(一)准备部分
课堂常规:1.整队集合。2.观察集合情况,听体委汇报出勤人数。3.向学生问好。4.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5.安排见习生。
热身跑 体委带队慢跑一圈
徒手操 扩胸运动 振臂运动 肩绕环 腹背运动 体转运动 前后弓步压腿 绕膝运动
要求:动作舒展大方,充分伸展身体各个关节
(二)基本部分
一、脚内侧接地滚球
方法:支撑脚脚尖正对来球,膝关节微屈,接球腿提膝稍外展,脚尖微翘,脚掌与地面平行,使脚内侧正对来球;当球滚到体前时,接球脚自然伸出迎球,触球 的一刹那接球脚顺势后撤,以缓冲来球力量,将球接在脚下。
教法:1.教师讲解脚内侧接地滚球 的动作要领及方法示范接球动作。2.教师让学生对墙踢球,用脚内侧接地滚球。
3.教师让学生二人合作,进行脚内侧接地滚球 的练习。
教法:教师让一个学生抛地滚球,另一个学生用脚内侧接地滚球。
4.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站成内圈和外圈,进行脚内侧传接球练习。
要求:结队练习 的学生轮流抛球和接球,互相纠错,互相帮助。
(三)结束部分
放松游戏:“抓小偷”
方法:三人或三人以上围成一大圆圈(其中一人持球,并可向任何一个同伴运传球),圆圈中站一人抢截球,脚触到球为抢截球成功,即抓到“小偷”。抓到者与抢截球者互换角色,进行下一轮“抓小偷”游戏,以此类推,直接游戏结束。
1.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学生做放松练习。
2.课堂总结。 3.安排学生收还器材。 4.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