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万有引力定律 编制人审核人自 学 质 疑 学 案目标导学 1.理解太阳与行星之间作用力与任意物体之间的吸引力是同一性质的作用2.通过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过程渗透科学发现与科学实验的方法论。3.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 二重点 难点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简单应用。问题记录 学 案 内 容【预习时间】 min。 【我的问题】请同学们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写出来。 一、【教材自学】 1、阅读课本P49-P50(“月-地检验”之前部分),认真理解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的推导过程,完成下面问题: ①写出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关系式(太阳质量为m太,行星质量为m,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为r) ②行星加速度与自身质量有关吗? 式中的量G与太阳或行星的质量有关吗?第 1 页课 堂 学 案 学生纠错2、阅读P50-P51“月-地检验”部分: ①合上课本重新推导月球的加速度a月与苹果的加速度a苹的比例关系。(假设地球与月球见作用力、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和太阳与行星间作用力为同一种力,且月球与地球中心的距离r约为地球半径R的60倍); ②根据P51“思考与讨论”中的数据,验证前面的假设。 【微课助学】 【合作互学】 ★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 --《万有引力定律》 结合微课阅读课本P51-P52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部分,思考讨论并完成: 1.在课本中勾划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在下面写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 2.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 3.公式中的r指的是两物体的 间的距离。 4.引力常量G通常取值的大小和单位: 5.引力常量G是由谁第一次比较准确地测出来的?利用的装置叫什么?四、【在线测学】 【我的纠错】请同学们记录自己的错题并分析原因。第 2 页训 练 展 示 学 案学生笔记 学 案 内 容训练 (r2rr1)1.如图所示,两球的质量均匀分布,大小分别为m1、m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为( ) A. B. C. D. 思考:若上题中的两球质量均为m且两球距离r非常大,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可近似表示为: F=________________ 训练2.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物体 B.只适用于球形物体,不适用于其他形状的物体 C.对星球之间而言,r是指运行轨道的平均半径 D.对人造地球卫星而言,r是指卫星到地球表面的高度 训练3.对于质量为m1和质量为m2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 ) A.m1和m2所受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 B.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无穷大 C.当有第三个物体m3放入m1、m2之间时,m1和m2间的万有引力将增大 D.m1和m2所受的引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训练4.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下列办法可采用的是( ) 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 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4,距离不变 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1/4第 3 页学案内容 学生笔记训练5.某个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一半,半径也是地球的一半,若某人在地球上能举起质量为50kg的重物,则在该行星上该人最多能举起质量为多少的物体? 训练6.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的6.4倍,一个人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在这个行星表面将变为960N,求该行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 【训练时间】 min。自 我 反 思第 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