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超前思维的方法和意义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超前思维的方法和意义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13.2《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二
授课教师 *** 学校 ***
课题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择性必修 3《逻辑与思维》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 三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第二框“超前思维的方法和意义 ”。本课时在前一框“超 前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基础上,提出在实践需要的基础上培养超前思维的方法和 意义,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等要求,旨 在引导学生用科学思维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用创新思维、超前思维改造世界, 以科学精神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和水平快速发展的时期。经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基本 上掌握了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特征与意义、逻辑思维的正确形式和辩证思维的方法, 也明确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在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懂得了联想、多路探索的方法 和作用。但是,学生对过去所学的知识可能存在不够熟练且无法跨模块、跨单元 综合运用的问题。在具体的学习和生活中,还无法很好地理论结合实践。因此, 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探究和分享,改变学生重知识 积累、轻思维习惯养成等问题。
教学目标
1.科学精神:通过了解数字敦煌建设过程,理解和运用超前思维的方法,从而培 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 2.政治认同:通过数字技术对敦煌进行保护,引导学生在理解超前思维意义的同 时,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政治认同素养。 3.公共参与:运用超前思维的知识更好地保护我市文化遗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 相结合,进而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超前思维的方法,领会超前思维的意义。 2.教学难点:正确运用超前思维,提高思维的正确性。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图片展示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艺术瑰宝,敦煌已经跨越了一千多年的风霜雪雨,然而它 的壁画、造像无时无刻不在悄悄消逝和退化。我们如何更好的保护敦煌文化呢? 【设计意图】“数字敦煌 ”走在时代前列, 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践性、创造性。 这是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的典型资源,也是激发学生政治认同的生动素材。通过敦 煌的图片展示,开门见山,引出情境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议 题:解读“数字敦煌”远景建设之思维密码 第一章 天人相摧画颜老 情境 1:由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迅速潮解壁画中的盐碱而加速壁面的酥碱、 起甲及颜料粉化而剥落。风蚀和沙尘更是加速了窟内壁画的恶化。 议学任务: 思考:请你就如何保护洞窟壁画提出一些建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洞窟壁画恶化 ”的材料及图片解读,唤醒对于敦煌的保 护意识,进而运用发散思维就洞窟壁画的保护提建议。培育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 素养。在复习和运用之前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第二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情境 2:20 世纪 80 年代末,樊锦诗看见使用电脑的问道: “你关机后,刚才显示 的图片不就没了吗?”那个人说:“不会!因为转化成了数字图像,它就可以永 远保存下去了。”她想,如果数字的储存可以使壁画信息永远“保真 ”,那么就应 该把所有洞窟壁画全部转成数字保存, 这一定是未来最佳的文物信息保存手段。 经过不断琢磨, 一个大胆的构想渐渐明晰起来:要为敦煌石窟的每一个洞窟 及其壁画和彩塑建立数字档案。 议学任务:樊锦诗在保护洞窟过程中运用了怎样的超前思维方法? 议学成果:超前思维的方法——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樊锦诗发现利用数字技术保存壁画的过程 ”为情境,引 导学生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的超前思维方法,再通过对材料中关键词的分析, 引导其总结出“推理和想象 ”这一超前思维方法, 突破重难点, 培育科学精神素养。 情境 3:1998 年左右,全国掀起“打造跨地区旅游上市公司”热潮,有关部门要 将莫高窟捆绑上市。 ”樊锦诗忧心忡忡。敦煌作为世界遗产, 应该展示给公众。可 是这些洞窟还:经得起过多的参观吗? 议学任务: 1.樊锦诗为什么会忧心忡忡? 2.她在敦煌的保护和利用中运用了怎样的超前思维方法? 议学成果:超前思维的方法——矛盾分析法、调查研究法。 【设计意图】 围绕“莫高窟的保护与利用 ”这一认知冲突,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 合作学习的优点, 更好理解“矛盾分析法 ”“调查研究法 ”等超前思维方法, 突破 重难点的同时,实现超前思维从有感而发到自觉行为的转化,培养辩证分析问题 的能力,落实科学精神素养。 第三章 前路漫漫亦灿灿 情境 4: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敦煌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也迎来新的光明前 景, “数字敦煌 ”正从梦想变成现实,给我们带来重要意义。
议学任务:从超前思维的角度分析“数字敦煌”建设的深远意义。 议学成果: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观看“数字敦煌 ”成果展示的震撼视频,在启发式的师 生对话中,引导学生全方位归纳总结超前思维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突破重难点 知识的同时,培育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素养。
情境 5:我市已建立起四级非遗项目目录体系,有一个国家级、12 个省级、66 个市级、 120 个县级“非遗 ”项目, 涵盖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民俗 等十大类。 议学任务:运用超前思维知识,谈谈如何更好地保护我市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引入本地非遗项目,让学生结合熟悉的文化遗产谈保护措施,强化 运用超前思维的知识,帮助学生在掌握学科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政治认同、科 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提升学科关键能力。 【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向世界传播 中华优秀文化,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通过让学生整理上传本地文 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推动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素养的有效落实。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超前思维散发智慧之光, 鼓励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点燃超前思维火花。
教学反思
优点: 1.在真情境中真思,培育科学精神。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真思考,将科 学精神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 2.在真参与中真行,增强公共参与。通过真正参与,引导学生真行动,提高 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的实效性。 不足: 1.问题设置方面还需多注意梯度性。 2.调动学生方面还需多提高参与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