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5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时间坐标二、学习提示1.了解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背景和经过,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2.了解苏联建立的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各有何特点?3.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采取何种体制?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什么问题?三、思维导图四、能力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 1917年11月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由此揭开了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大幕。这次革命是(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2.“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敏锐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领导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这位“巨人”是( )A.罗斯福 B.孙中山 C.甘地 D.列宁3. 1917年,全俄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列宁向代表们介绍《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草案,它们( )A.有助于苏维埃政权得到人民的支持 B.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C.使苏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D.为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4.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十月革命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十月革命为苏联工业化发展开辟了道路C.十月革命直接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D.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5.列宁曾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之后,推动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调整后的政策包括( )①推行粮食税 ②允许自由贸易③引入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 ④实行余粮收集制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6.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领导人是( )A.列宁B.斯大林C.罗斯福D.丘吉尔7. 1931年2月,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一次讲话中说:“延缓速度就意味着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但我们不愿意挨打。”苏联短时间实现赶超的主要手段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C.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加强军备竞赛8.从1928年起,苏联连续实施“五年计划”,至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 )A.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开始社会主义改革C.陷入严重经济危机 D.成为世界粮食大国9. 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一整套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保证了集中使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求在最短时间内高速度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苏联从一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种“苏联模式”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A.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C.农业集体化运动最终完成 D.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10.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使苏联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问题在于( )①违背了自愿原则 ②排斥市场经济③片面强调发展农业 ④忽视了重工业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17年11月7日上午,首都圣彼得堡几乎全部落到起义者手中,下午“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冬宫开炮,临时政府被推翻,……(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摘编自姚海:《俄国革命》(1)材料中的“事件”是哪一历史事件?指出领导该事件取得胜利的人物及政党。(2)为什么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12.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对我们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它能够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同农民经济的结合。在我国革命发展的前一时期,全部注意力和全部力量主要放在或者说几乎都放在抵抗入侵的任务上,我们不可能很好地考虑这种结合,还顾不上这一点。那时我们刻不容缓的万分紧急的任务,是如何防止立刻被世界帝国主义的强大势力拒杀的危险。转向新经济政策,这是上次代表大会完全一致通过的,而且比我们党决定其他问题时更加一致。这种一致表明,通过新的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已经绝对必要了。——1922年3月27日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节选)材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A 4.A 5.C 6.B 7.C 8.A 9.A 10.A(二)材料解析题11.(1)十月革命。列宁及其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2)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国家,打败了资本主义统一天下的局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一大批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12.(1)苏俄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取得胜利,需要尽快恢复国民经济生产。(2)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经济。意义:苏俄的国民经济获得恢复,政治形势逐渐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正确途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