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课题 思想政治 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年级 高二 执教者
总体思路 本框采用议题式教学,总议题为同心共筑中国梦,下设三个子议题,分别为多元一体,各家亲——我国民族格局有何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共发展——我国为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宗教方针,促和谐——我国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通过我国自治区的相关事例,提出设问,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联系课本知识,加深学生记忆点,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精准概括的能力,自觉培养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积极参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的意识。
解 读 课 标 与 教 材 内容要求 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释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特点和作用以及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提高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并深刻领会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政治制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以及积极参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的意识。
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意义
教学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我国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解读 学生 本课时面向高二年级学生,学生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前几个课题的学习以及平时生活中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了解积累,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由于社会多元化,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也在影响当代中学生,所以有必要加强对我国民族和宗教政策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价值观,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解 读 方 法 教学准备 根据课程内容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设计板书
教学资源 教科书;PPT;视频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 学 流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教学导入 【总议题:同心共筑中国梦】 **在班级中做个关于班级中有哪些同学是少数民族的小调查,提出我国已经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3月7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并提问:我国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呢,引发学生思考。 **配合教师进行情境的导入,带着我国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关系的问题进行新课学习。 通过情境导入,有利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述 【议题一:多元一体,各家亲——我国民族格局有何特点】(知识点:民族格局特点、民族方针) **播放民族视频,设置[议一议]:结合视频内容和自身知识储备,说说我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民族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与学生一起探究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民族方针。
**展示知识点并板书 **小组谈论并根据教材知识回答问题、分析问题,探究情境,自由互动发言并做好相对应的笔记。 通过视频材料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我国民族格局特点的理解。
【议题二:民族区域自治,共发展——我国为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条件、地位、意义以及要求) **视频展示:西藏和平解放前后变化并提出问题1.西藏发生了什么巨变?2.发生巨变的原因是什么。分析发生的巨变以及原因,归根到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与学生一起分析材料的同时,正确规范使用副板书。 **展示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展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图并进行分析为什么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出结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条件。 **展示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意义和要求。 **小组谈论并根据教材知识回答问题、分析问题,探究情境,自由互动发言并做好相对应的笔记。 通过视频、图片材料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内容、条件理解,坚定对我国民族政策的信心。
【议题三:宗教方针,促和谐——我国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知识点:重视宗教工作的原因、我国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展示我国主要宗教图片并提问:有人说,“宗教与社会主义本就是不兼容的,所以宗教不可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师生互动讨论。 **展示知识点:我国重视宗教工作的原因、我国宗教工作基本方针,重点讲解各个具体的方针。 **小组谈论并根据教材知识回答问题、分析问题,探究情境,自由互动发言并做好相对应的笔记。 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议学活动的进行也使学生加深对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理解,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价值观,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课堂小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点归纳】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找出知识的内在逻辑,厘清知识脉络。 师生一起总结回顾课堂知识 对新课知识有所体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板书设计
教学 效果 预测 本课教学效果显著,在教学中采用了议题式教学的方式,利用学生对课本的充分阅读,并通过课程中问题引发学生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有所了解,坚定维护民族团结,树立起积极参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的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