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爱与被爱,做合格家庭角色 教案(表格式) 高一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懂得爱与被爱,做合格家庭角色 教案(表格式) 高一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资源简介

懂得爱与被爱,做合格家庭角色
教学背景 不少孩子没有承担起自己的家庭角色,从而产生了不恰当的家庭角色定位,导致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跟随教师引导,深入思考开展活动。 2.了解家庭角色分类,明确自己的家庭角色定位。 3.学会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责任,扮演合格家庭角色。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冥想音乐、附件1冥想引导语、附件2“成长的足迹”任务单(提前印刷,每人一份) 2.学生准备:黑色水笔
活动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 情景引入、播放视频(15分钟) 1.老师讲述开场白,引入课程,播放心理魔法课堂视频第一段情景剧(播放视频至43秒)。 你们在学校里的身份是学生,这是毋庸置疑的,其实你们在自己家中也是有特定的身份的,我们称之为家庭角色,家庭角色定位不合理则会影响家庭关系。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心理魔法课堂中可可和小啦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也请你想一想,你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情景剧视频播放完毕后,请1-2位同学回答以上提问,并引入视频主题。 小啦已经上中学了,可是所有的事情还是依赖家长去完成,导致家长不在时自己什么也处理不好,这就是家庭角色定位不合理的表现。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引导学生说一些生活中发生的类似情况,学生自由发言。) 引出主题:看来你们也和小啦同学有相似的困惑,那我们来听听玲子老师是怎么解释这些问题的,又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吧!
3.继续播放讲解视频(14分钟) 我们在家庭中的身份地位和相应的行为模式就是家庭角色,可以将家庭角色分为“合理的家庭角色”与“不合理的家庭角色”,下面我们就通过心理活动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家庭角色吧。
第二部分 团体心理活动(20分钟) 1.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教师边放冥想音乐,边根据附件1提示念出指导语。 注意事项: 1.注意调整好音乐声音的高低,教师说指导时语气尽量平缓。 2.注意观察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面部表情和动作等,预设好特殊情况的处理,比如有人哭了,可以在指导语中适量加入安慰的语言,教师也可以站在学生旁边予以支持。
2.引导学生根据《心理魔法课堂》视频中家庭角色的分类,给自己定位。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视频中家庭角色的分类,可以分为两大类“合格的家庭角色”和“不合格的家庭角色”,其中后者又可以分为“我只是个孩子”“我是个大人了”“事不关己”三类,综合起来分为四种“我只是个孩子”“我是个大人了”“事不关己”和“合格”。 2.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回忆以及分类,给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并分享原因和感受。
3.发放“成长的足迹”任务单,请学生根据刚才的角色定位思考过去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写在左侧“过去”一栏,可以精确到具体的行为,如“基本上没有洗过衣服”;然后思考将来怎么做,可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合格的家庭角色,写在右边“将来”一栏;如果目前已经定位为“合格的家庭角色”的同学可以进一步思考有哪些不足,将来有什么地方可以继续改进。 1.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走动巡视,了解学生所写内容。 2.尽量引导学生写具体,不要写的太笼统。
4.根据四种类别,每个类别下分别邀请1~2为同学分享,分享的过程中其他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分享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享受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主动的承担家庭的责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持自己独立性的同时学会与家庭相互合作,做有“同理心”、有“灵活的独立性”的合格家庭角色。
第三部分 学生发言与教师总结(5分钟) 1.老师提出问题:这节课上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分享
2.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引领同学们回顾:什么是家庭角色,家庭角色的分类、不合格的家庭角色有哪些、合格的家庭角色有什么特点,教师进行总结提炼。 家庭角色就是我们在家庭中的身份地位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我们给自己定位不同的家庭角色,也会在家里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我只是个孩子”“我是大人了”等。 家庭角色可以分为两类:不合格的家庭角色和合格的家庭角色,其中前者又分为三种“我 只是个孩子”“我是个大人了”“事不关己”,合格的家庭角色具有两大特点“同理心”和“灵活的独立性。”
附录:
冥想指导语
现在请你以最舒服的姿势坐好闭上眼睛,想象你来到了一个,绿草如茵的大草坪上,草坪厚厚的,软软的,你躺在了草坪上,微风拂面,你闻到了泥土和青草的气息,你的周围开满了鲜花,五颜六色,红的,黄的,蓝的,紫的,你闻到了花的香味,花的周围有几只蜜蜂和蝴蝶在轻轻飞舞,你听到了蜜蜂的嗡嗡声。你的左侧是一湖秋水,水平如镜,一点波浪都没有,只有几只鸭子和鹅在轻轻地浮动,“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你的右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密密的,密密的,林间有条小路,曲曲弯弯非常幽静,非常幽静,你听到了昆虫的鸣叫声。你的前方是一条小河,小河流水哗啦啦响。河面上有座小桥,河边有几棵柳树,柳枝下垂,随风摇曳。你的头上是一片蓝天,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飘,一大团白云,,厚厚的,白白的,像一大团棉花一样,白云在下落,下落,下落,落到你身边,白云缭绕,紧紧地包裹着你。现在你躺在了白云上面,你的身体随着白云轻轻向上飘,越飘越高,越飘越高,身体越来越轻,越来越轻,飘啊飘,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高空非常凉爽,非常舒服,你的身体随着白云飘向远方,越飘越远,越飘越远,飘到了大海边,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沙滩,阳光,海浪,沙滩,白云载着你的身体下落,下落,下落,你的身体下沉,下沉,越来越沉,落到地面,现在你躺在了沙滩上,沙子细细的,热热的,软软的,太阳照在你的身上暖暖的,你会感到全身温暖,从头到脚,全身温暖。海浪呼啸着,高高的浪头,白白的浪花,声音由远而近,啪!拍到你身上,海水好凉,好咸,海浪没过你的身体,又慢慢退下去,退下去,浪头、浪花消失了,声音越来越远,你再次感到全身温暖,越来越暖。又一个浪头拍过来,好凉、好咸,海浪又慢慢退下去,退下去,你再次感到全身温暖。就这样,海浪在一下又一下轻轻地拍打着你,啪!拍过来,哗,退下去。拍过来,退下去,你的身体一凉一暖,海浪在一下又一下轻轻地拍打着你,海水冲掉了你所有的烦恼和疲劳,你所有的烦恼和疲劳都被海浪冲的干干净净。
这时候你的思绪回到了自己小时候,对小时候的记忆已经不是很清晰了,但是你依然模糊记得妈妈每天为你做饭洗衣服,爸爸陪你玩游戏,整理书包,那时候自己就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有了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自己什么事情都不用管,你很享受那个时段时光……随着时间的流逝,你愉快的慢慢长大,后来你开始上小学了,小学和幼儿园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你开始有了数不清的作业,老师也开始要求你们独自自主,主动承担家务,想想那时候的你还像幼儿园小朋友一样依赖爸爸妈妈,什么都不做,做爸爸妈妈的“小国王”“小公主”吗?还是觉得自己长成小大人了,开始尝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做点家务,主动参与爸爸妈妈的讨论中,为家庭生活献计献策?你有没有很任性的时候,让爸爸妈妈很担心,有没有很懂事的时候,让爸爸妈妈很欣慰?你喜欢那个时候的自己嘛……时光飞逝,转眼间你进入了中学,中学的你不仅个子高了,想法也多了,开始要求自主权了,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主,想摆脱爸爸妈妈的束缚,中学的你是什么状态,是像孩子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嘛,或者是觉得自己长大了,什么事情都特立独行,不和爸爸妈妈讨论,也不再听爸爸妈妈的意见了,或者是觉得爸爸妈妈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就由他们两个去处理吧,我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还是觉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能用心感受家庭成员的欢乐与忧愁,也乐于把自己的事情分享给家人,既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能够融入到家庭中,承担家庭责任……
刚才我们简单的回顾了过去的时光,你可能会思绪万千,现在请大家慢慢把思绪拉回到现在,让思绪回到我们的课堂中,我数“三二一”后大家慢慢睁开自己的眼睛。“……三……二……一……”好,请大家睁开眼睛坐好。
成长的足迹
请你思考一下,在现在的家庭角色上,过去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以后又可以如何改进呢?请像示例那样,在左侧写下目前的不足,在右侧写下以后的目标,请尽量具体、精确的描述出来。
现在 将来
示例: 我吃完饭几乎从来不洗碗 示例: 以后每周周末两天由我会主动洗碗
活动提示: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家庭角色的概念,家庭角色就是我们在家庭中的身份地位
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不合格的家庭角色分为“我只是个孩子”“我是个大人了”“事不关己”三种,合格的家庭角色具有“同理心”和灵活的独立性”。
活动简介:
本节课使用了精神分析疗法中的冥想放松法,可以让同学们在放松训练中重新体验过去的经历,明确自己的家庭定位,意识到自己的家庭角色,从而探讨应如何承担责任,做合格的家庭角色。
1.精神分析疗法
通过对来访者生活历史的探索,探讨来访者是如何经历既往的人生而发展变化,帮助来访者更好地应对当下的成人生活。
2.冥想放松训练
通过冥想让意识控制使肌肉,同时间接地松弛紧张情绪,从而达到心理轻松的状态。
3.本课中的应用
冥想活动让学生达到肌肉和情绪上的放松,有利于回忆过去的经历,从而进行家庭角色定位,进而探索如何承担合格的家庭角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