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资源简介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容量瓶的特点、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2.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操作,建立实验误差分析思维模型,能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主干知识梳理】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专用仪器——容量瓶
1.容量瓶的结构与规格
①结构:细颈、梨形、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塞或塑料塞②标志:温度、容量和刻度线③规格:100mL﹑250mL﹑500mL﹑1000mL④用途:容量瓶是一种容积精密的仪器,常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容量瓶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1)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
①容量瓶的检漏方法:向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水,盖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观察是否漏水。如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塞子旋转180°后塞紧,再检查是否漏水。如不漏水,该容量瓶才能使用②关键词:装水盖塞倒立观察正立玻璃塞旋转180°倒立观察
(2)选择容量瓶的原则——“大而近”原则:所配溶液的体积等于或略小于容量瓶的容积,所需溶质的量按所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进行计算,如:配制950 mL 1 mol·L-1NaCl溶液,需要用1 000 mL的容量瓶,计算NaCl的质量时也应按1000 mL溶液来计算
(3)使用容量瓶注意“四不能”
①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②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的容器;
③不能加入过冷或过热的液体; ④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
【对点训练1】
1.在容量瓶上无需有标记的是(  )
A.标线 B.温度 C.浓度 D.容量
2.下列关于“容量瓶及其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蒸馏水洗涤后必须要将容量瓶烘干
B.使用前不需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
C.容量瓶可用来长期贮存溶液
D.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固体、稀释浓溶液的容器
3.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⑤需要24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用250 mL的容量瓶配制;⑥用蒸馏水洗净后,再将其烘干。这些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
二、溶液的配制过程——以“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为例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
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m=c V M (由固体配制溶液)、
(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2.配制辅助仪器
(1)托盘天平:称量前先调零,称量时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读数精确到0.1 g
(2)胶头滴管:在试验中往试管或其他容器中滴入少量试剂,或用于量筒和容量瓶的定容
3.配制过程————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NaCl溶液”为例
①计算 根据配制要求计算出所用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浓溶液的体积)根据nB=cB·V可知n(NaCl)=__________,则m(NaCl)=______ g
②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取浓溶液的体积)若用托盘天平可准确称取NaCl固体____ g
③溶解 在烧杯中用蒸馏水将称出的固体溶解(或将浓溶液加水稀释),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④转移 待烧杯内溶液恢复室温后,用玻璃棒引流,将其缓缓注入100 ml容量瓶中
⑤洗涤 用蒸馏水将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里
⑥振荡 将容量瓶中的溶液振荡均匀,使溶液充分混合
⑦定容 先向容量瓶加入蒸馏水,至液面距刻线1cm~2cm处,再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直至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线相切
⑧摇匀 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使溶液混合均匀
⑨装瓶 将容量瓶中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标明浓度
4.主要仪器
(1)固体配制溶液 (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试剂瓶 (不需要量筒)
(2)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18.4 mol·L-1的浓H2SO4配制1 mol·L-1的稀H2SO4100 mL)
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试剂瓶
【微点拨】
①选用容量瓶时一定要注明规格,如:100mL的容量瓶
②腐蚀性药品(如NaOH)不能直接在垫纸的托盘天平上称量,应置于小烧杯中间接称量
③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溶质在烧杯内稀释或溶解时常有热效应
④定容时,当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 cm时,应该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必须平视刻度线加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否则容易导致液体体积超过刻度线,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⑤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的部分吸出,必须重新配制
⑥转移和定容时都要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必须放在刻度线以下部位
⑦用胶头滴管定容后再振荡摇匀,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要再加水
⑧如果摇匀时不小心洒出几滴,不能再补加水到刻度线。因洒出的溶液中带走了一部分溶质,再补加水, 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⑨移液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是为了确保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中,否则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5.质量百分比浓度、体积比浓度溶液的配制
(1)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以配制100 g 5% NaOH溶液为例
①配制过程:用托盘天平称取10.0 g 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再用100 mL量筒量取95.0 mL的水注入烧杯中,然后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
②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
③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2)体积比浓度溶液的配制
用浓硫酸配制1∶4的稀硫酸50 mL:用50 mL的量筒量取40.0 mL的水注入100 mL的烧杯中,再用10 mL的量筒量取10.0 mL浓硫酸,然后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对点训练2】
1.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 22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先称取氢氧化钠固体8.8 g
B.氢氧化钠在烧杯中溶解后,要立即转移至容量瓶 
C.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
D.定容后将溶液振荡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水至刻度线
2.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100 mL l mol·L-1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100 mL量筒 ②10 mL量筒 ③50 mL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 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⑦⑤⑥ B.②⑤⑦⑥ C.①③⑤⑥⑦ D.②⑥③⑦⑤⑥
3.某同学用碳酸钠配制0.10 mol·L-1 碳酸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有(  )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莫成程\\2019\\同步\\化学\\人教版 必修1(老教材老课标)\\WORD\\1-11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莫成程\\2019\\同步\\化学\\人教版 必修1(老教材老课标)\\WORD\\1-11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牛璐\\2019\\看PPT\\化学 人教版 必修1(老教材老课标)\\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1-11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莫成程\\2019\\同步\\化学\\人教版 必修1(老教材老课标)\\WORD\\1-11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莫成程\\2019\\同步\\化学\\人教版 必修1(老教材老课标)\\WORD\\1-11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牛璐\\2019\\看PPT\\化学 人教版 必修1(老教材老课标)\\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1-119.TIF" \* MERGEFORMATINET
A.①⑤⑥ B.②④⑦ C.①⑥⑦ D.⑤⑥⑦
4.配制10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不需用的仪器是(  )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336加.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336加.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336加.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336加.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336加.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0赵瑊\\看PPT\\化学 人教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 唐兰\\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336加.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21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课件\\2021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必修第一册\\A336加.TIF" \* MERGEFORMATINET
5.实验室中需要配制0.2 mol·L-1的硫酸铜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胆矾的质量分别是(  )
A.950 mL;30.4 g B.950 mL;47.5 g C.1 000 mL;50.0 g D.1 000 mL;32.0 g
6.配制100 mL 0.5 mol·L-1 Na2CO3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选用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B.将Na2CO3固体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移至容量瓶中
C.移液后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两次,洗涤液移至容量瓶中
D.沿玻璃棒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
三、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1.误差的分析方法:根据cB==可知,MB为定值(溶质的摩尔质量),实验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会导致mB或V的值发生变化,从而使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产生误差。若实验操作导致mB偏大,则cB偏大;若实验操作导致V偏大,则cB偏小
2.常见的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差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误差分析(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称量 天平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没有脱落) 偏大
称量物与砝码放反并使用游码 偏小
砝码破损 偏小
用滤纸称量NaOH 偏小
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固体)时间过长 偏小
称量NaOH时,称量前小烧杯中有水 无影响
溶质中混有其他杂质 偏小
量取 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浓溶液)时俯视读数 偏小
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浓溶液)时仰视读数 偏大
量取药品后,将量筒洗涤数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 偏大
转移 未等溶液恢复至室温就转移入容量瓶,且溶解放热 偏大
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溅出 偏小
玻璃棒下端位置在刻度线以上 偏小
洗涤 未洗涤溶解用的烧杯和玻璃棒 偏小
定容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偏大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偏小
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又用滴管取出至刻度线处 偏小
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未采取措施 无影响
摇匀 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又加水 偏小
容量瓶 容量瓶洗涤后未干燥 无影响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无影响
3.俯视、仰视导致的误差分析
(1)用容量瓶定容
图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加水量低于基准线(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c偏高
图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加水量高于基准线(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c偏低
(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图③:若俯视刻度线,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图④:若仰视刻度线,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对点训练3】
1.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配制盐酸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盐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配制烧碱溶液时,没有洗涤溶解烧碱的烧杯和玻璃棒
D.配制烧碱溶液时,烧碱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并加水至刻度线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时,导致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
A.用敞口容器称量氢氧化钾且时间过长
B.配制前先向容量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盛过氢氧化钾溶液,使用前未洗涤
D.溶解后快速转移到容量瓶,然后加足量蒸馏水,定容
3.假若你是卫生防疫人员,需要配制0.01 mol·L-1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4.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一定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①用天平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③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⑤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实验室需要配制0.1 mol·L-1NaOH溶液450 mL时,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操作是(  )
①将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再转移到烧杯中溶解
②烧杯中NaOH溶液移入容量瓶后没有洗涤烧杯
③实验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里面含有少量水
④用天平准确称量1.8 g NaOH固体
⑤NaOH固体已潮解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⑤
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时,导致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
A.用敞口容器称量氢氧化钾且时间过长
B.配制前先向容量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盛过氢氧化钾溶液,使用前未洗涤
D.溶解后快速转移到容量瓶,然后加足量蒸馏水,定容
7.配制48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称量:需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
(3)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移、洗涤: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下列使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偏低的是_________
①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③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④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
【课时跟踪检测】
1.下列关于容量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容量瓶上一般标有容积、温度和刻度线
B.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C.可将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稀释
D.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放所配制的溶液,应及时分装在试剂瓶中
2.下列关于容量瓶的构造和使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B.容量瓶不能加热,也不宜长时间贮存所配溶液
C.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量和刻度线 D.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
3.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配制溶液定容的操作图示: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339加.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339加.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339加.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339加.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339加.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0赵瑊\\看PPT\\化学 人教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 唐兰\\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339加.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21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课件\\2021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必修第一册\\A339加.TIF" \* MERGEFORMATINET
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
4.研究显示,达芦那韦在300 μmol·L-1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处理组比较,抑制效率达到280倍。关于300 μmol·L-1浓度说法正确的是(  )
A.1 mL溶液中含有达芦那韦0.3 μmol
B.将30 μmol达芦那韦溶于100 mL溶剂可配得该溶液
C.溶液中含有达芦那韦分子个数为0.000 3NA(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D.实验室中用容量瓶配制该溶液时,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5.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5.1 g Na2CO3,加入500 mL水 B.称取13.7 g Na2CO3·10H2O,配成500 mL溶液
C.称取5.3 g Na2CO3,加入500 mL水 D.称取14.3 g Na2CO3·10H2O,配成500 mL溶液
6.实验室配制0.100 0 mol·L-1的H2SO4溶液,下列图示操作不需要的是(  )
7.实验室欲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10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完成实验需称取10.6 g Na2CO3·10H2O晶体
B.本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500 mL容量瓶
C.配制时若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
8.用36.5%的浓盐酸(ρ=1.2 g·cm-3)配1 mol·L-1的稀盐酸100 mL,配制过程需要用到哪些仪器,且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100 mL量筒 ②10 mL量筒 ③50 mL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 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
A.①③⑤⑥⑦ B.②③⑦⑤⑥ C.③⑤⑦⑥① D.④③⑦⑤⑥
9.配制10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选择容积100 mL的容量瓶 B.在容量瓶中溶解NaCl固体
C.转移NaCl溶液时用玻璃棒引流 D.定容时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10.某实验需要用到480 mL 0.1 mol·L-1Fe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480 mL容量瓶和100 mL量筒 B.用Na2O2可检验样品是否变质
C.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紧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方 D.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大
11.下图是某同学用500 mL容量瓶配制0.10 mol·L-1 NaOH溶液的过程,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12.配制500 mL 0.1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准确称量2.9 g NaCl固体溶于500 mL蒸馏水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干燥的NaCl固体2.925 g
C.在500 mL容量瓶中溶解氯化钠固体,然后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准确称量2.9 g混有KCl的NaCl固体,其他操作均正确,配好后的溶液中c(Cl-)偏低
13.下列有关溶液配制说法错误的是(  )
A.称取12.5 g胆矾(CuSO4·5H2O)溶于水中,并加水稀释至500 mL,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B.取58.5 g NaCl固体放入1 L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C.将100 g 5%的食盐水加热蒸发掉50 g水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0%
D.将浓度为2 mol·L-1硫酸钠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200 mL,所得溶液浓度为0.1 mol·L-1
1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时,用量筒量取9.82 mL浓盐酸
C.配制1 L 0.1 mol·L-1的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 NaCl固体
D.定容时,为防止液滴飞溅,胶头滴管紧贴容量瓶内壁
15.以下实验操作会引起实验结果偏大的是(  )
A.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的蒸馏水
B.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C.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定容后,发现液面高于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高于刻度线的溶液
D.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16.下列关于误差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B.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时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药品质量一定偏小
C.配制1 mol·L-1的NaOH溶液时未恢复至室温就转移并定容会使所得溶液浓度偏小
D.用润湿的pH试纸测醋酸的pH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17.下列溶液配制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两个250 mL的容量瓶配制0.1 mol/L 500 mL的NaOH溶液
B.在托盘天平上称量NaOH时,应将NaOH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C.用25 mL量筒量取4.0 mol/L的盐酸5.62 mL
D.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5.85 g NaCl固体
18.某学生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结果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其原因可能是(  )
A.所用氢氧化钠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 g 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19.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ρ=1.84 g·cm-3)配制240 mL 1.84 mol·L-1的稀硫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蒸馏水缓慢注入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至冷却
B.必需的定量仪器有50 mL量筒、250 mL容量瓶和托盘天平
C.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25.0 mL
D.先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将量好的浓硫酸注入容量瓶,再加水定容
20.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20 mL量筒量取15 mL酒精,加水5 mL,配制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
B.在200 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A个硫酸根离子,同时含有NA个金属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1
C.实验中需用2.0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0 mL、201.4 g
D.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1的硫酸亚铁溶液,其操作是:用天平称15.2 g绿矾(FeSO4·7H2O),放入小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到500 mL容量瓶,稀释、定容、摇匀
21.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⑨摇动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量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NaOH固体,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取______g NaOH固体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
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22.实验室要配制1.84 mol·L-1的稀硫酸500 mL,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_________mL
(2)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烧杯 ②50 mL量筒 ③100 mL量筒 ④1000 mL容量瓶 
⑤500 mL容量瓶 ⑥托盘天平(带砝码)  ⑦玻璃棒
(3)配制时的操作的顺序是
A.冷却 B.量取 C.洗涤两次 D.定容 E.稀释 F.摇匀 G.转移
(4)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长期贮存溶液
C.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D.作为反应容器
(5)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______
②转移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______
③定容时,俯视读数:______
④定容时,添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后,吸出多余的溶液:______
23.实验室用密度为1.18 g·mL-1,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250 mL 0.2 mol·L-1的盐酸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 mL 0.2 mol·L-1的盐酸溶液
应量取浓盐酸体积/mL 应选用容量
瓶的规格/mL 除量筒、容量瓶、烧杯外还需的其他仪器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30 mL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 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 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
(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没有进行A操作________
②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________
③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C)不慎将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84”消毒液是一种以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有效成分】 NaClO【规格】 1 000 mL【质量分数】 24%【密度】 1.18 g·cm-3
图1 图2
(1)此“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mol·L-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某同学量取100 mL此“84”消毒液,按说明要求稀释后用于消毒,则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_______mol·L-1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
①如图2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使用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操作中,容量瓶不具备的功能是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③请计算该同学配制此溶液需称取NaClO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是__________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转移前,容量瓶内有蒸馏水
C.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D.定容时水加多了用胶头滴管吸出
25.某学生计划用12 mol·L-1的浓盐酸配制0.10 mol·L-1的稀盐酸450 mL,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不必使用的是________
A.托盘天平 B.量筒 C.容量瓶 D.250 mL烧杯 E.胶头滴管 F.500 mL试剂瓶
(2)除上述仪器可使用外,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
(3)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 mL,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________
(4)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为______________
26.如图是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硫酸化学纯 CP 500 mL 品名:硫酸化学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1.84 g·cm-3质量分数:98%
(1)该浓硫酸中溶质、溶剂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现用该浓H2SO4来配制480 mL 0.3 mol·L-1的稀H2SO4,需量取该浓H2SO4的体积为_________mL
(2)配制时,下列仪器中必须使用 (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①托盘天平(带砝码) ②10 mL量筒 ③20 mL量筒 ④烧杯 ⑤玻璃棒 ⑥100 mL容量瓶 ⑦漏斗 ⑧烧瓶
(3)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中能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_
①用量筒量取98%的硫酸时俯视
②洗涤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⑦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27.实验室配制500 mL 0.5 mol·L-1的氯化钠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的氯化钠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500 mL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
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_______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
①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________
②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操作步骤②)溶液流到容量瓶外面______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答案
【对点训练1】
1.C
2.D。解析: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器,不能用作溶解固体、稀释浓溶液的容器,不宜贮存溶液;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需要烘干,容量瓶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液。
3.A。解析: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使用前要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容量瓶不能加热,不能用容量瓶长期贮存配制好的溶液。容量瓶规格:50 mL、100 mL、
250 mL、500 mL、1 000 mL等。容量瓶不用烘干。
【对点训练2】
1.C。解析:根据“大而近”的原则,应选用25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需要称取10.0 g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放热,要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至容量瓶。
2.D。解析: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18.4 mol·L-1,配制1 mol·L-1的稀硫酸100 mL,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0.005 4 L,即5.4 mL,应选择10 mL量筒和胶头滴管,实验时用10 mL量筒量取5.4 mL浓硫酸,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所以正确顺序为②⑥③⑦⑤⑥。
3.C。解析:称量碳酸钠固体时,应将被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右盘,①错误;定容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⑥错误;摇匀时,应将容量瓶反复上下颠倒而不是左右摇,⑦错误,故C项正确。
4.C。解析: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定要用到的仪器是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若溶质为固体还需要托盘天平、药匙等仪器,若溶质为液体(或浓溶液)还需要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等仪器。
5.C。解析:容量瓶的规格主要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容量瓶的选择原则是“大而近”,无950 mL容量瓶,应选择1 000 mL的容量瓶。需胆矾的质量=0.2 mol·L-1×1 L×250 g·mol-1=50.0 g。
6.D。解析:沿玻璃棒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对点训练3】
1.D。解析:A项,俯视刻度线,将会使量得的盐酸体积小于计算值,导致浓度偏低;B项,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加水量增多,溶液浓度偏低;C项,未洗涤烧杯、玻璃棒,导致溶质减少,溶液浓度偏低;D项,溶液在容量瓶中冷却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溶液体积减小,溶液浓度偏高。
2.A。解析:选项A中称量时间过长会有部分氢氧化钾变质,导致浓度偏低;选项B中容量瓶中先加入蒸馏水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无影响;选项C中溶质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
3.C。解析:选项A中的操作使取得样品的质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选项B中液体溅出,溶质减少,溶液浓度偏低;选项D中加水量偏多,溶液浓度偏低。
4.B。解析:天平称量时使用游码,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质量偏小,浓度偏低,若不使用游码,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对质量无影响,浓度不变;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体积偏大,浓度偏低;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5.D。解析:①将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再转移到烧杯中溶解,导致氢氧化钠潮解甚至变质,配制的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可知,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②烧杯中NaOH溶液移入容量瓶后没有洗涤烧杯,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③实验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里面含有少量水,由于定容时需要加入蒸馏水,对配制的结果没有影响;④应用500 mL容量瓶,计算、用天平准确称量2.0 g NaOH固体,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⑤氢氧化钠吸水潮解, 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可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6.A。解析:选项A中称量时间过长会有部分氢氧化钾变质,结果偏低;选项B中容量瓶中先加入蒸馏水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无影响;选项C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选项D中恢复室温后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溶液浓度偏高。
7.(1)胶头滴管 500 mL容量瓶 
(2)10.0 g
(3)搅拌、加速溶解 
(4)保证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5)②③ ①④
解析:(1)配制48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容量瓶。(2)计算、称量:由于没有480 mL容量瓶,要使用500 mL容量瓶,因此需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m=0.5 L×0.5 mol·L-1×40 g·mol-1=10.0 g。(3)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搅拌、加速NaOH固体的溶解。(4)转移、洗涤: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保证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使配制的溶液浓度更准确。(5)①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使溶质的质量减少,溶质的物质的量也减少,因此溶液的浓度偏低;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溶液的体积偏小,使溶液的浓度偏高;③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溶液的温度高于容量瓶的使用温度,当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体积偏小,使溶液的浓度偏高;④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则溶液的体积偏大,使溶液的浓度偏低。
【课时跟踪检测】
1.C。解析: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精确仪器,浓溶液稀释时会产生热效应,使溶液发生热胀冷缩,导致结果不准确,故不可以将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稀释。
2.D
3.C。解析:洗净的容量瓶不能放进烘箱中烘干,会影响其准确度,A错误;定容操作,应用胶头滴管定容,B错误;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正确;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应重新配制,D错误。
4.A。解析:1 mL溶液中,达芦那韦的物质的量为0.001 L×300 μmol·L-1=0.3 μmol,A项正确;30 μmol达芦那韦溶于100 mL溶剂配得的溶液的物质的量不是300 μmol·L-1,B项错误;溶液的体积未知, 无法计算达芦那韦分子个数,C项错误;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现象,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浓度偏低,D项错误。
5.D。解析: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实际上需要配制的是500 mL 0.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需要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 mol·L-1×0.5 L=0.05 mol,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106 g·mol-1×0.05 mol=5.3 g,若用Na2CO3·10H2O配制,需要Na2CO3·10H2O的质量为286 g·mol-1×0.05 mol=14.3 g,再加水配成500 mL溶液,故答案选D。
6.A。解析:实验室配制0.100 0 mol·L-1的H2SO4溶液时要使用浓硫酸,浓硫酸是液态物质,应用量筒量取浓硫酸,不需要托盘天平称量其质量,A符合题意;将稀释后的硫酸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到容量瓶中,且玻璃棒下端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B不符合题意;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为使溶质拆分溶解,使热量迅速扩散,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不符合题意;量取浓硫酸时需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D不符合题意。
7.D。解析:配制10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需要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m=1 mol·L-1×286 g·mol-1×0.1 L=28.6 g,A项错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移液、洗涤、定容等,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B项错误;定容时,需要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所以配制时若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C项错误;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依据c=可知溶液浓度偏高,D项正确。
8.B。解析:设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V mL,则V mL×1.2 g·mL-1×36.5%=1 mol·L-1×0.1 L×
36.5 g·mol-1,解得V≈8.3 mL,所以量取时用10 mL量筒,配制顺序: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一般用量筒量取,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所以需要的仪器及先后顺序为10 mL量筒、50 mL烧杯、玻璃棒、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9.B。解析: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B项错误。
10.C。解析:配制480 mL 0.1 mol·L-1的FeSO4溶液时,实验室没有480 mL容量瓶,应选择500 mL容量瓶,A项错误;Na2O2能将Fe2+氧化为Fe3+,因此不能用Na2O2检验样品是否变质,B项错误;转移溶液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末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方,C项正确;定容时仰视刻度线,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D项错误。
11.C。解析:第①步不能把NaOH放在称量纸上称量;第④步玻璃棒应接触容量瓶内壁刻度线以下的部分;第⑤步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
12.D。解析:500 mL蒸馏水配制得到溶液的体积不是500 mL,A错误;托盘天平精确度是0.1 g,则用托盘天平不能准确称量干燥的NaCl固体2.925 g,B错误;溶解NaCl固体应该在烧杯中进行,不能使用容量瓶溶解,C错误;由于M(KCl)>M(NaCl),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都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l-,等质量的两种物质中含有Cl-的物质的量:KCl13.B。解析:称取12.5 g胆矾[CuSO4·5H2O]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加水稀释至500 mL,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选项A正确;由于水的体积为1 L,则将58.5 g NaCl固体放入1 L水时,溶液的体积大于1 L,故溶液的浓度小于1 mol·L-1,选项B错误;100 g 5%的食盐水中NaCl的质量为m=100 g×5%=5 g,加热蒸发掉50 g水后,溶液质量变为50 g,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w=×100%=10%,选项C正确;将浓度为2 mol·L-1硫酸钠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200 mL,稀释后的浓度为=0.1 mol·L-1,选项D正确。
14.A
15.D。解析: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的蒸馏水,对结果无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B不符合题意;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定容后,发现液面高于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高于刻度线的溶液,溶质减少,浓度偏低,故C不符合题意;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减小,浓度偏高,故D符合题意。
16.A。解析: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小,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A项正确;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时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药品质量可能偏小,可能不变,B项错误;配制 1 mol·L-1NaOH溶液时未恢复至室温就转移并定容,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所得溶液浓度偏大,C项错误;用润湿的pH试纸测醋酸的pH,相当于将醋酸稀释,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D项错误。
17.B。解析:A.250 mL的容量瓶只能配制250 mL溶液,配制0.1 mol/L 500 mL的NaOH溶液只能选用1个500 mL容量瓶,故A错误;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潮解,所以在托盘天平上称量NaOH时,应将NaOH固体放在小烧杯中快速称量,故B正确;C.量筒最小读数为0.1 mL,所以无法用25 mL量筒量取4.0 mol/L的盐酸5.62 mL,故C错误;D.托盘天平的最小读数为0.1 g,无法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5.85 g NaCl,只能称量5.9 g氯化钠,故D错误。
18.B。解析:A项,所用NaOH已经潮解,实际称量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错误;B项,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时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大,正确;C项,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残留在烧杯里,造成了溶质的损耗,溶液浓度偏低,错误;D项,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若不使用游码,对称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无影响,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若使用游码,实际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错误。
19.C。解析: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A项错误;该实验不需要托盘天平,B项错误;根据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可知,配制该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25.0 mL,C项正确;不能在容量瓶里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里稀释并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最后加水定容,D项错误。
20.B。解析:用20 mL量筒量取15 mL酒精,加水5 mL,配制的酒精溶液质量分数小于75%,故A错误;硫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的个数比是3:2,该盐的化学式是R2(SO4)3,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0.5 mol,浓度为2.5 mol·L-1,故B正确;实验中需用2.0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 000 mL、212.0 g,故C错误;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1的硫酸亚铁溶液,其操作是:用天平称27.8 g绿矾(FeSO4·7H2O),放入小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到500 mL容量瓶,稀释、定容、摇匀,故D错误。
21.(1)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 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27.4 10.0 
(3)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4)BC
解析:(1)配制240 mL 1.0 mol·L-1 NaOH溶液的步骤:计算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摇动容量瓶→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摇匀。根据实验步骤可知所用仪器还有250 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2)该同学将砝码与烧杯放反了,所以称得烧杯的质量为20 g+10 g-2.6 g=27.4 g,应称NaOH固体的质量为1.0 mol·L-1×0.25 L×40 g·mol-1=10.0 g。(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为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4)A项使溶质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B、C项使溶液体积减小,浓度偏大;D项多加了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
22.(1)50 
(2)①②⑤⑦ 胶头滴管
(3)BEAGCGDF 
(4)BCD 
(5)偏高 偏低 偏高 偏低
解析:(1)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18.4 mol·L-1,根据稀释定律得V(浓硫酸)==0.05 L=50 mL。
(2)配制500 mL的溶液,需要的仪器及用途:50 mL量筒量取浓硫酸、烧杯用于稀释浓硫酸、500 mL的容量瓶、玻璃棒用于搅拌,定容时还缺少胶头滴管。
(3)根据溶液配制的一般步骤,先量取浓硫酸,然后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将溶液移入容量瓶中,洗涤烧杯、玻璃棒两次,把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然后定容、摇匀,所以操作顺序是BEAGCGDF。
(4)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溶液,不能用来长期贮存溶液、作反应容器和加热容器,所以B、C、D项符合题意。
(5)①量筒的刻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所以仰视刻度量取浓硫酸使浓硫酸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②移液后未洗涤烧杯、玻璃棒使溶液中溶质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④定容时添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后,溶液体积偏大,吸出多余溶液后,溶质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23.(1)4.2 250 玻璃棒、胶头滴管 
(2)B、C、A、F、E、D 
(3)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 
(4)①偏低 ②偏低 ③偏高 
(5)宣告实验失败,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解析:(1)根据c=,可计算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8 mol·L-1,设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V,11.8 mol·L-1×V=0.2 mol·L-1×0.25 L,V≈0.004 2 L=4.2 mL;配制250 mL 0.2 mol·L-1的盐酸,所选容量瓶的规格是250 mL;配制250 mL盐酸所需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250 mL 容量瓶、胶头滴管。(2)溶液配制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所以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F、E、D。(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减少误差。(4)没有进行A操作,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5)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C)不慎将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所以应宣告实验失败,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24.(1)3.8 
(2)0.038 
(3)①CDE 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②bcde ③141.6 
(4)AC
解析:(1)c(NaClO)==mol·L-1≈3.8 mol·L-1。
(2)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c(NaClO)=×3.8 mol·L-1=0.038 mol·L-1,故c(Na+)=c(NaClO)=0.038 mol·L-1。(3)①由于实验室无480 mL容量瓶,故应选用500 mL容量瓶,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和装瓶可知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需使用的仪器是CDE,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胶头滴管。
②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a不符合题意;容量瓶不能贮存溶液,只能用于配制,配制完成后要尽快装瓶,b符合题意;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不能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c符合题意;容量瓶不能受热,而浓溶液的稀释容易放热,故不能用于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d符合题意;容量瓶不能受热,故不能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e符合题意。③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的浓度为3.8 mol·L-1,由于实验室无480 mL容量瓶,故应选用500 mL容量瓶,而配制出500 mL溶液,故所需的质量m=c·V·M=3.8 mol·L-1×0.5 L×74.5 g·mol-1≈141.6 g。(4)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A符合题意;转移前,容量瓶内有蒸馏水,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无影响,B不符合题意;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则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C符合题意;定容时水多了用胶头滴管吸出,则吸出的不只是溶剂,还有溶质,使溶液浓度偏小,D不符合题意。
25.(1)A 
(2)玻璃棒 
(3)4.2 5 mL 
(4)500 mL
解析: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应选用量筒而不用托盘天平;配制稀盐酸450 mL,由于没有此种规格的容量瓶,所以用500 mL的容量瓶。设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释前后HCl物质的量守恒建立关系式:12 mol·L-1×V=0.10 mol·L-1×500 mL,V≈4.2 mL;根据量筒的规格选取10 mL量筒;结合配制步骤选取仪器。
26.(1)9∶1 8.2 
(2)②④⑤ 5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3)②③
解析:(1)该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100 g溶液中,溶质是98 g,溶剂为2 g,所以溶质和溶剂的分子数目之比==9∶1;用该浓H2SO4来配制480 mL 0.3 mol·L-1的稀H2SO4,由于没有480 mL的容量瓶,所以应选择500 mL的容量瓶,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x mL,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得1.84 g·cm-3×x mL×98%=0.5 L×0.3 mol·L-1×98 g·mol-1,解得x≈8.2。
(2)配制时,量取浓硫酸8.2 mL,用10 mL的量筒;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判断还需要的仪器为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用量筒量取98%的浓硫酸时俯视,导致量取硫酸的量偏小,浓度偏低,故①不符;洗涤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硫酸的量增加,浓度偏高,故②符合;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由于热胀冷缩,实际加水量偏少,浓度偏高,故③符合;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结果无影响,故④不符;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导致硫酸的量偏小,使浓度偏低,故⑤不符;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加水量偏多,浓度偏低,故⑥不符;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使加水量偏多,浓度偏低,故⑦不符;综上所述,②③操作能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27.(1)①②④③⑤ 
(2)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偏高 
(4)偏低 偏低 
(5)①重新配制 ②重新配制
解析:(2)为防止仪器的遗漏,可根据步骤进行选取。(3)根据c=,V偏小,c偏高。(5)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V偏大,c偏低,这种情况下配制的溶液浓度不是0.5 mol·L-1,需要重新配制。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