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微专题5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微专题5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含答案)

资源简介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运用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2.能结合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守恒思想,强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
【主干知识梳理】
一、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
      2CO + O2 2CO2 转移电子数~ 4e-
化学计量系数 2 1 2 4
扩大NA倍 2NA NA 2NA 4NA
物质的量 2 mol 1 mol 2 mol 4 mol
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 44.8 L 22.4 L 44.8 L
质量 56 g 32 g 88 g
1.结论
(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粒子数之比,也等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各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
2.应用:根据计量数之比规则,由一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可求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再把物质
的量转化为其它物理量 (如:质量、体积等)
3.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4.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与物质的量相关的公式 公式
①n=②n= ③n=④n=cV溶液⑤c=
二、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1.转:将已知物质的量转化为物质的量 (即:见量化摩尔)
2.设:根据题中所问,设所求物质的物理量,统一规定的符号,如:物质的量(n)、质量(m)、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V)等可直接使用
3.写: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4.标:根据所设的物理量和已知的物理量在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标出已知物质和所求物质的物理量关系,并代入已知和未知量
5.列:列出比例式
6.解:根据比例式求解
7.答:根据所设物理量写出所解答案
【微点拨】
①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已知的物质的其他物理量可换算成物质的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列比例式
②各物理量及单位、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各物理量要注明所表示的物质(或粒子)的符号,如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表示为n(NaOH)
③设未知量可直接用各物理量符号表示,如设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为n(HCl),不带单位
④把已知量代入比例式计算时,都要代入单位
三、常见的计算类型
1.基本计算: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求解其他物质的有关量,此时,只要按照化学方程式中量的关系,列出已知物质和待求物质的比例式计算便可
例 250 ml 2mol/L的硫酸与足量的铁屑完全反应。计算:(1)参加反应的铁屑的物质的量(2)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解答过程 解:参加反应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2mol/L×0.25L=0.50 mol(1)设参加反应的铁屑的物质的量为n(Fe),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H2)Fe+H2SO4===FeSO4+H2↑ 1 1 1 n(Fe) 0.50 mol n(H2) n(Fe)=0.50 mol,n(H2)=0.50 mol(2)V(H2)=0.50 mol×22.4L/mol=11.2L答:(1)参加反应的铁屑的物质的量为0.50 mol;(2)生成氢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
【对点训练1】
1.把6.5克锌放入足量盐酸中,锌完全反应,计算:
(1)6.5克锌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3)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2.求电解18g水可生成H2和O2的物质的量和体积(标准状况)分别是多少?
3.2.3g金属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后,得到100mL溶液,试计算:
(1)金属钠的物质的量
(2)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2.混合物反应的计算:设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x、y,按照化学方程式中量的关系,并用x、y表示,列出方程组解答。
【对点训练2】
1.把5.1 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500 mL 1 mol·L-1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1)该合金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
(2)将等质量的该合金投入到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求标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
已知:Mg和NaOH不反应,Al能和NaOH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3.过量计算: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按照一定量的关系进行,若题中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应物的量,解此类题应当先判断谁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的物质去求解。
(1)具体步骤: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判断哪一种反应物过量;③根据不足量的物质求解
(2)判断反应物过量的方法:
①假设法:假设一种反应物完全反应,而另一种反应物未知,把所求得的结果与实际量相比较,若小于实际值,则说明另一种反应物过量,反之则说明该反应物过量
②交叉相乘法:若mb>na,则B过量;若mb=na,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若mb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莫成程\\2019\\同步\\化学\\人教版 必修1(老教材老课标)\\WORD\\3-4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莫成程\\2019\\同步\\化学\\人教版 必修1(老教材老课标)\\WORD\\3-4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牛璐\\2019\\看PPT\\化学 人教版 必修1(老教材老课标)\\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3-45.TIF" \* MERGEFORMATINET
③比例法:比较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比值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比值的大小。若<,表明反应物B过量;若=,表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若>,表明反应物A过量
【对点训练3】
1.32.5 g的Zn与200mL密度为1.47 g·cm-3,质量分数为10%的H2SO4溶液反应。计算:
(1)H2S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2)生成多少L氢气(标况)
(3)将生成的ZnSO4溶液稀释成500mL,求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课时跟踪检测】
1.下列有关反应2Na+2H2O===2NaOH+H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Na与NaOH的质量相等 B.反应中H2O和H2的质量相等
C.反应中H2O和H2的质量之比为2∶1 D.反应中Na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  )
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 B.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它们的质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D.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3.标准状况下,3.25 g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x L氢气,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
A.Zn+2HCl===ZnCl2+H2↑
1 mol 1 mol
3.25 g x L
B.Zn+2HCl===ZnCl2+H2↑
65 g 1 L
3.25 g x L
C.Zn+2HCl===ZnCl2+H2↑
1 mol 22.4 L
0.05 mol x L
D.Zn+2HCl===ZnCl2+H2↑
65 g 1 mol
3.25 g x L
4.一块表面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10.8 g,投入水中,完全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0.2 g,则原钠块中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  )
A.4.6 g B.6.2 g C.7.8 g D.9.2 g
5.0.56 g氧化钙恰好与20 mL盐酸反应,则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10 mol·L-1 B.0.20 mol·L-1 C.0.50 mol·L-1 D.1.00 mol·L-1
6.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质量之比为3∶2
C.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7.在一定条件下7 g炭粉与14 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1 g氧化物,则生成物中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2∶1 C.2∶3 D.3∶2
8.11.0 g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8.96 L,则混合物中Fe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2 B.2∶1 C.1∶1 D.2∶3
9.将2.3 g金属钠放入100 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等于2.3% B.等于3.9% C.等于4% D.大于4%
10.实验室利用反应2KClO32KCl+3O2↑制取氧气,若有24.5 g KClO3参加反应,则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氧气的体积是(  )
A.2.24 L B.4.48 L C.44.8 L D.6.72 L
11.1.6 g部分被氧化的镁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1.12 L,在与盐酸反应前,被氧化的镁的质量是(  )
A.1.2 g B.0.64 g C.0.4 g D.0.24 g
12.将a mol钠和a mol铝同时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 g·cm-3,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B.% C.% D.%
13.用100 mL 0.3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混合加水稀释到500 mL,混合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36 mol·L-1 B.0.24 mol·L-1 C.0.45 mol·L-1 D.0.09 mol·L-1
14.100 mL 2 mol/L的稀盐酸与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00 mL,则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
A.1.5 mol·L-1 B.1 mol·L-1 C.0.5 mol·L-1 D.0.25 mol·L-1
15.将1.1 g铁、铝混合物溶于200 mL 5 mol·L-1的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4.6 mol·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消耗HCl为0.08 mol B.混合物中含有0.02 mol Al
C.混合物中含有0.01 mol Fe D.混合物中Al与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6.将28 g铁粉放入100 mL 0.1 mol·L-1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为(  )
A.32 g B.6.4 g C.0.64 g D.3.2 g
17.已知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将8.7 g MnO2与足量浓盐酸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是________;被氧化的HCl的质量是________
18.标准状况下11.2 L HCl气体溶于水形成500 mL溶液。
(1)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向其中加入________g NaOH才能中和完全
(3)若不考虑加入NaOH对体积造成的影响,所得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4)再向其中加入________mL密度为1.7 g·cm-3、质量分数为25%的AgNO3溶液可使Cl-完全沉淀。
19.化学实验中残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以防污染空气。已知Cl2与NaOH发生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若有3.20 g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试求:
(1)生成NaCl的质量为________g
(2)生成NaCl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被吸收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20.计算填空
(1)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与100 mL 3 mol·L-1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8 L(标准状况)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混合物中Na+和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将4.48 L CO2通入Na2O2中,剩余气体3.36 L,则生成O2的体积为________
(3)160 g Fe2O3与足量CO完全反应,将生成的CO2通入足量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 g
21.以下是有关金属与酸的反应,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分别取0.1 mol 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2)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钠、铁、铝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
(3)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所需钠、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4)取0.2 mol 的金属钠、铁、铝,分别投入10 mL 1 mol·L-1的盐酸中,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钠、铁、铝产生氢气的体积分别用V1、V2、V3表示)
22.医疗上颇为流行的“理疗特效热”,就是利用铁缓慢氧化放出均匀、稳定的热,使患处保持温热状态。若56 g铁粉完全氧化成氧化铁,则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多少?
23.下图是某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试计算:
(1)该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现取10 mL该硫酸溶液稀释到100 mL后与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生成H2的体积是多少(标准状况)
(3)将生成的FeSO4配制成500 mL溶液,所得溶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4.取一定量的碳酸钠与硫酸钠的混合物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2.24LCO2 (标况),然后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33g。试计算混合物中碳酸钠与硫酸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
25.将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生成CaCO3沉淀20.0g,将残
留物加足量盐酸时,在标准状况下生成CO2 5.6L,求原混合物中含Na2CO3、NaHCO3的质量?
26.将20 g含杂质25%的大理石(杂质与盐酸不反应)投入150 m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1)反应生成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
(2)原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7.将30g MnO2的质量分数为76.6%的软锰矿石与足量的浓度为12 mol·L-1的浓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 试计算:
(1)参加反应的浓盐酸的体积;
(2)在标准状况下,生成Cl2的体积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答案
【对点训练1】
1.(1)n(Zn)=0.1 mol
(2)n(HCl)=0.2 mol
(3)V(H2)=2.24L
2.n(H2)=1 mol V(H2)=224L; n(O2)=0.5 mol V(O2)=11.2L
3.(1)n(Na)=0.1 mol
(2)V(H2)=1.12L
(3)1 mol·L-1
【对点训练2】
1.(1)0.1 mol 0.1 mol 
(2)3.36 L
解析:(1)设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根据:
Mg+2H+===Mg2++H2↑ 2Al+6H+===Al3++3H2↑
x  2x         y  3y
则:24x+27y=5.1 2x+3y=0.5×1,得:x=y=0.1 mol。(2)将等质量的该合金投入到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只有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根据:
2Al+2OH-+2H2O===2AlO+3H2↑。0.1 mol铝反应可生成氢气0.15 mol,体积为0.15 mol×22.4 L/mol=3.36 L。
【对点训练3】
1.(1)1.5 mol·L-1
(2)6.72 L
(3)0.6 mol·L-1
【课时跟踪检测】
1.D。解析:反应2Na+2H2O===2NaOH+H2↑中,Na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质量之比为23∶40, H2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18∶1。
2.D。解析: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3.C。解析:比例式应注意单位要“上下一致,左右对应”。
4.A。解析:设产生0.2 g氢气需钠的质量为x。
2Na+2H2O===2NaOH+H2↑
46 g         2 g
x          0.2 g

解得x=4.6 g,则氧化钠的质量是10.8 g-4.6 g=6.2 g,
n(Na2O)==0.1 mol。
根据反应:4Na+O2===2Na2O可知,被氧化的钠的物质的量为0.1 mol×2=0.2 mol,被氧化的钠的质量为0.2 mol×23 g·mol-1=4.6 g。
5.D。解析:CaO+2HCl===CaCl2+H2O
  56 g 2 mol
0.56 g c(HCl)×20×10-3 L
则:=
解得c(HCl)=1.00 mol·L-1。
6.A。解析:由题图可知,两个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说明两种金属提供的电子数目一样多,则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4∶3, A项正确、B项错误;镁、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C项错误;由于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则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项错误。
7.A。解析:设生成物中CO与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 、y mol,则x+y=,x+2y=(或28x+44y=21),解得x=,y=。
8.A。解析:n(H2)==0.4 mol,设11.0 g混合物中铁和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和
y mol,则有①56 g·mol-1×x mol+27 g·mol-1×y mol=11.0 g;根据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可得关系式:Fe~H2、2Al~3H2,则有②x mol+1.5y mol=0.4 mol,由①②可得:y=0.2,x=0.1,则混合物中Fe和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A正确。
9.B。解析:设2.3 g金属钠放入100 g水中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2Na+2H2O===2NaOH+H2↑
46 80 2
2.3 g x y
= =
解得x=4 g y=0.1 g
所得溶液的质量=2.3 g+100 g-0.1 g=102.2 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3.9%,B正确。
10.D。解析:24.5 g KClO3的物质的量是=0.2 mol,
2KClO32KCl+3O2↑
2 mol       3 mol
0.2 mol      n(O2)
=,则n(O2)=0.3 mol,
故产生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3 mol×22.4 L·mol-1=6.72 L。
11.D。解析:标况下n(H2)=0.05 mol,m(H2)=0.1 g
设参加反应的Mg为x g,
Mg + 2HCl ===MgCl2+H2↑
24 g         2 g
x g          0.1 g
x=1.2
m(Mg)=1.2 g, m(MgO)=1.6 g-1.2 g=0.4 g
设被氧化的Mg为y g,
2Mg + O2=== 2MgO
48 g 80 g
y g 0.4 g
y=0.24。
12.C。解析:本题既考查了Na与H2O的反应,又考查了Al与NaOH溶液的反应,可用关系式法来进行计算。存在如下关系式:
2Na~ 2NaOH~ H2
a mol a mol mol
2Al~ 2NaOH~ 2NaAlO2~ 3H2
a mol a mol a mol mol
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3a+27a+m-(+)×2]g=(46a+m)g,所以w(NaAlO2)=×100%=%。
13.B。解析:设混合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则0.3 L×0.25 mol·L-1-(0.1 L×0.3 mol·L-1)÷2=0.5 L×a,解得:a=0.12 mol·L-1,混合稀释后溶液中c(H+)=2c(H2SO4)=2×0.12 mol·L-1=0.24 mol·L-1。
14.B。解析:金属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H2 1.12 L,其物质的量为n(H2)===0.05 mol;根据氢元素守恒,剩余H+物质的量为0.1 L×2 mol/L-0.05 mol×2=0.1 mol,则反应后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c(H+)===1 mol/L,故答案选B。
15.D。解析:n(消耗HCl)=0.2 L×5 mol·L-1-0.2 L×4.6 mol·L-1=0.08 mol,A正确;可设混合物中Al、Fe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根据Al~3HCl,Fe~2HCl,可得3x+2y=0.08 mol ①,27 g·mol-1×x+56 g·mol-1×y=1.1 g ②,①②联立可得x=0.02 mol、y=0.01 mol,可知B、C正确,D错误。
16.C。解析:n(Fe)==0.5 mol,n(CuSO4)=0.100 L×0.1 mol/L=0.01 mol,由CuSO4+Fe===FeSO4+Cu
可知Fe过量,所以应按CuSO4的量计算:n(Cu)=n(CuSO4)=0.01 mol。m(Cu)=0.01 mol×64 g·mol-1=0.64 g。
17.2.24 L 7.3 g
解析:浓盐酸足量,产生Cl2的体积和被氧化的HCl的质量都是由8.7 g MnO2决定的。根据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4 mol HCl中只有2 mol HCl被氧化为Cl2;8.7 g MnO2的物质的量==0.1 mol,设反应生成Cl2的体积为V,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x,则有:
MnO2+4HCl(浓)MnCl2+Cl2↑+2H2O~2HCl(被氧化)
1 mol           22.4 L  2×36.5 g
0.1 mol          V       x
列比例式:=,=
解得V=2.24 L,x=7.3 g。
反应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被氧化的HCl的质量是7.3 g。
18.(1)1 mol·L-1
(2)20
(3)1 mol·L-1
(4)200
解析:(1)c(HCl)==1 mol·L-1。
(2)HCl+NaOH===NaCl+H2O,所需NaOH的质量为:0.5 mol×40 g·mol-1=20 g。
(3)c(NaCl)==1 mol·L-1。
(4)=0.5 mol,可知V=200 mL。
19.(1)2.34 
(2)0.04 
(3)0.896
解析:3.20 g NaOH的物质的量为=0.08 mol;
Cl2 + 2NaOH=== NaCl + NaClO + H2O
1 mol   2 mol  1 mol   1 mol
n(Cl2)  0.08 mol  n(NaCl) n(NaClO)
(1)=,得n(NaCl)=0.04 mol,故m(NaCl)=0.04 mol×58.5 g·mol-1=2.34 g。
(2)=,得n(NaClO)=0.04 mol。
(3)=,得n(Cl2)=0.04 mol,故V(Cl2)=0.04 mol×22.4 L·mol-1=0.896 L。
20.(1)0.3 mol 0.1 mol 
(2)1.12 L
(3)300
解析:(1)(守恒法)
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
n(Na+)=n(Cl-)=0.1 L×3 mol·L-1=0.3 mol
根据C原子守恒:
n(Na2CO3)+n(NaHCO3)=n(CO2)= mol①
根据Na原子守恒:
2n(Na2CO3)+n(NaHCO3)=0.3 mol②
根据方程式①②,解得n(Na2CO3)=0.1 mol。
(2)(差量法)
2Na2O2+2CO2===2Na2CO3+O2   ΔV
2 L 1 L 1 L
V(O2) (4.48-3.36)L
V(O2)=1.12 L。
(3)(关系式法)
Fe2O3~3CO2~3CaCO3
1 mol 3 mol
mol n(CaCO3)
n(CaCO3)=3 mol,m(CaCO3)=300 g。
21.(1)1∶2∶3 
(2)23∶28∶9 
(3)6∶3∶2
(4)V1>V2=V3
解析:(1)0.1 mol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分别生成0.05 mol、0.10 mol、0.15 mol H2,故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为0.05∶0.10∶0.15=1∶2∶3。
(2)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设生成氢气1 mol,则需要Na 2 mol,Fe 1 mol,Al mol,故质量比为(2 mol×23 g·mol-1)∶(1 mol×56 g·mol-1)∶( mol×27 g·mol -1)=23∶28∶9。
(3)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即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则需要钠、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6∶3∶2。
(4)10 mL 1 mol·L-1的盐酸中n(HCl)=0.010 mol,由2Na+2HCl===2NaCl+H2↑、2Na+2H2O===2NaOH+H2↑、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可知,盐酸不足,生成的氢气的量是由盐酸决定的,即盐酸反应生成的n(H2)=0.005 mol;但钠还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最终生成氢气的量:V1>V2=V3。
22.解:设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O2)
由反应方程式
4Fe +  3O2===2Fe2O3
4×56 g  3×22.4 L
56 g  V(O2)
则=
V(O2)==16.8 L。
答: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16.8 L。
23.(1)18.4 mol·L-1
(2)4.12 L 
(3)0.368 mol·L-1
解析:(1)c===18.4 mol·L-1
(2)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稀释后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18.4 mol·L-1×0.01 L=0.184 mol,根据反应Fe+H2SO4===FeSO4+H2↑,可知n(H2)=n(H2SO4)=0.184 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84 mol×22.4 L·mol-1≈4.12 L。
(3)n(FeSO4)=n(H2SO4)=0.184 mol,故c(FeSO4)==0.368 mol·L-1
24.Na2CO3:0.1mol;Na2SO4:0.01mol
25.Na2CO3:33.6 g;NaHCO3:5.3g
26.3.36 L 2 mol·L-1
27.88ml 5.92L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