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周恩来诞辰126周年周恩来诞辰126周年纪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教师: XXXX时间: 2024人物介绍篇01目录CONTENTS婚姻家庭篇02外交风云篇03人物评价篇04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物介绍篇第一部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人物介绍篇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自1949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49年至1954年间称政务院)总理直至1976年逝世。1949年至1958年间兼任外交部部长。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等党、政、军重要职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中华之崛起正值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青年不知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失去人生奋斗目标。针对这一现象,校长特别安排了“立命”这一课,向学生提出问题:“请问你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学生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有的学生回答:“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学生甚至回答说:“为家父而读书。” 唯有12岁的周恩来站起身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评价周恩来:“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求学南开 奠定坚实学识基础周恩来和他那一代杰出中国共产党人一样,深入思索,挺起脊梁,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他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随后远赴欧洲勤工俭学,通过反复比较,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1921年,他在巴黎参与创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经受五四运动洗礼领导学运 经受五四运动洗礼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5月5日,天津学生响应投入运动,周恩来先以校友后以南高中生身份,全力参加运动。开始的时候,周恩来先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在《南开日刊》上发表《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发刊旨趣》,提出“革心”、“革新”的精神,“革新”就是要改造社会,“革心”就是改造学生的自身的思想。1919年4月,周恩来从日本回国,进入刚创办的南开学校高中部读书。周恩来是南开高中的第一期学生! 1919年的五四运动后,周恩来主持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并参与创立了学生组织“觉悟社”。1920年初周恩来领导天津“一·二九”运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南开高中校董严修资助周恩来到欧洲留学。远赴欧洲 确立共产主义信仰1920年11月7日,22岁的周恩来登上法国“波尔多”号邮船,西涉重洋前往法国,开始了他的游学欧洲、追求真理的新征程。此时周氏家族家道中落,已无力支付周恩来赴法留学的费用,他留学的费用主要来自严修在南开大学设立的“范孙奖学金”。周恩来的留学生涯实际上成了他对西欧这一资产阶级革命及工业革命发祥地的实地考察。他旅欧时的活动中心是巴黎,间或往返于比利时及德国等地,从事革命考察和领导工作。在较为系统地考察中,周恩来依据亲眼所见,对真理做了进一步的求索,并重构了自己的思想,确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并成为中共旅欧总支书记。黄埔军校时期黄埔军校1921年3月,周恩来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接到张申府的推荐信后,时在法国的周恩来很快回信,表示愿意回来。1924年9月初,周恩来抵达广州。他对黄埔军校表现出极大热情。黄埔军校成为周恩来戎马生涯的起点。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周恩来是公认第一个认识到中国需要一支革命军队的人。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的周恩来1937年2月至8月,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础上,周恩来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上海、南京同国民党多次谈判,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937年9月,周恩来参与策划了平型关战役。这是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周恩来同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在杭州合影抗日战争时期的周恩来周恩来在重庆阅读《新华日报》1937年12月,周恩来到南京失陷后的国民政府所在地武汉,代表中国共产党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险恶的环境中,他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坚持我党的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团结一切抗日救国力量,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坚决斗争。1938年1月创刊的《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我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唯一的机关报。它的筹备、出版和发展都是在周恩来领导下进行的。周恩来亲自为创刊号题词,并兼任报社的董事长。该报为宣传我党抗日主张、揭露国民党假抗日真内战的阴谋,起了特殊的积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的周恩来出席会议的中央政治局成员合影1938年9月至11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举行。周恩来专程从武汉返回延安参加会议,全会先后听取了毛同志、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张闻天、项英、王明的报告,确立了党在统战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和抗战中的任务,克服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统一了全党的步调。周恩来和董必武在红岩村同八路军办事处、新华日报报馆工作人员合影武汉失陷后,周恩来在1938年12月到达战时首都重庆,代表中国共产党继续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并担任中共南方局书记。抗日战争时期的周恩来“中国抗战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的,持久战的方针是确定的”周恩来在军部礼堂作报告周恩来在抗战初期以天才战略家的远见和卓越的洞察力,精辟地指出:“中国抗战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的,持久战的方针是确定的”,并且分析了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今后的发展阶段。011939年2月23日,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到达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开始了他的东南抗日前哨之行。周恩来这次到军部视察,一是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二是确定新四军的战略方针:向南巩固,向东进攻,向北发展。01抗日战争时期的周恩来周恩来在党的“七大”上作《论统一战线》的长篇发言,系统总结了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统一战线上的经验教训。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周恩来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周恩来从重庆回到延安与毛同志、朱德一起指挥各解放区武装力量对日的最后作战。8月10日和11日,周恩来为延安总部起草对日寇作战的六道反攻命令。其中第一号命令指出:对拒不投降的日伪军给予坚决歼灭之。解放战争时期的周恩来解放战争日期力挽狂澜周恩来在领导蒋管区的斗争中,创造性地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战略,领导蒋管区的爱国民主运动蓬勃发展,陷蒋家王朝于全民包围之中。为配合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历史贡献。该战略也成为了应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范例。01周恩来坚持团结各民主党派、民主阶层、各派中间力量,不断发展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奠定基础。还指出要把地下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更能战斗的群众的党。0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周恩来三大改造一五计划时期殚精竭虑领导集体组织实施了以156个大型项目为主体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国家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情况下,一度出现急躁冒进的现象。周恩来等同志及时觉察到这一情况,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并采取措施,保证经济建设继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到1956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为国家工业化初步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周恩来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傍晚,周恩来同毛同志、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职人员时,兴奋地宣布:“今日北京时间十五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苦撑危局,力挽狂澜,竭尽全力维系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运转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婚姻家庭篇第二部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婚姻家庭篇1925年8月8日,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并相濡以沫整整半个世纪。1927年4月,因难产胎儿夭折,邓颖超未及休息即为逃避国民党追捕而从广州一路奔波至上海,产后子宫没有收缩,对身体损伤很大,导致以后无法再怀孕,因此两人一直没有子嗣。此后他们代为抚养了许多烈士子女,并视同己出,其中包括在文革中惨死的孙维世、以及后来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等。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婚姻被视为经典,彼此总是相濡以沫,患难与共,悲喜同担。双方因为事务繁忙经常无法相聚,故经常以书写情书表达彼此感情。婚姻家庭篇爱情书简——一九四四年 这年11月10日,周恩来赴重庆参加谈判,在别人眼中这与平时的离别没有太大区别,但在邓颖超心里却有那么大的波澜。杰出人物的这种私人感情,常常是最为感人的。01你走了三天了。我可想你得太!这回分别不比往回,并非惜别深深,而是思恋殷殷!这回我们是在愈益热爱中分别的,何况在我还有歉意缭绕心头呢!我真想你得太!你走了,似乎把我的心情和精神亦带走了!我人在延安,心则向往着重庆,有时感觉在分享你与两岩内外故人相聚之欢呢!01你走了,好像把舞场的闹热气氛亦带走了!昨晚的舞厅却是冷淡而减色呢。钟声未响十点,男女舞星都散场回窑了。“怎么散得这样早?”我问。“快垮台了!”三元答。“今天人不多吗?”超复问。“顶多不过二十对。”“女的少极啦。”我心里想,走了一个跳舞男星,就这样减色了么?———一笑。03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风云篇第三部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外交风云篇访问印度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这是由二十九个亚非国家组织的,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大力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获得圆满成功。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1954年,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非凡的领袖风范令在场者折服1954年日内瓦会议:周恩来舌战16国阵营,在历时三个月的漫长会议中,中国在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这两个主要议题上,都体现出了大国的作用。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周恩来在机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出访未建交国家的总统。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物评价篇第四部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外交评价周恩来在外交活动中体现了文明古国政治家的君子气质,如友好、正直、谦逊、耐心、优雅,体谅他人和讲求信用等,给各国政治家、外交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尼克松这样写道:周恩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不给人优柔寡断、出尔反尔的印象。他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他通过他优雅的举止和挺立而又轻松的姿态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稳健。他忠实地保持着个人关系和政治上从不‘撕破脸皮’的中国老规矩。周的外表给人以待人热情、非常坦率、极其沉重而又十分真挚的印象。”国际评价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联合国前秘书长 哈马沙尔德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 ——原美国总统 尼克松世界上的领导人,能多一些像周总理的,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印度印中友协会长国内评价中国共产党因为有周恩来而增添了光辉,中国人民因为有周恩来而增强了自豪感。 ——原国家主席 李先念极精明细密,殊可敬可佩也。——冯玉祥许多党外人士说,我们是认识周恩来才认识共产党的,相信周恩来才相信共产党的。 ——两弹元勋 钱学森周恩来诞辰126周年周恩来诞辰126周年纪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教师: XXXX时间: 20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