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难专项4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的分析教材素材过关练例1 把一定量的铜粉加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观察到的溶液颜色变化是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中考考法提升练考法1 一种金属与两种盐溶液的反应例2 将一定量的Al 粉加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方法指导1] 第一步:排顺序: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写化学方程式:依据“远距离先置换”,判断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先);_______________(后)。 第三步:分情况:根据加入铝粉的质量,分段讨论,分析滤液、滤渣成分。 反应程度滤液成分滤渣成分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Cu(NO3)2、Al(NO3)3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Ag、Cu 、Al第四步:根据题给信息(实验现象)分析 实验现象分析: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位于氢前的金属; ②滤液颜色:蓝色:含Cu2+,浅绿色:含Fe2+; ③向滤液中加入含有氯离子的物质,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Ag+。(1)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①滤渣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后同)。②滤液中的成分是________。(2)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①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②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①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②滤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4)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①滤渣中的成分是________。②滤液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__。(5)若滤液为蓝色。①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②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6)若滤液为无色。①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②滤液中的成分是________。【归纳总结】隐含条件分析:①滤液中一定存在活动性最强的金属离子;滤渣中一定存在活动性最弱的金属。②若确定滤液中存在某一种金属离子,可推得该滤液中一定还存在比其活动性强的金属离子;若确定滤渣中存在某一种金属,可推出该滤渣中一定还存在比其活动性弱的金属。考法2 结合曲线分析一种金属与两种盐溶液反应例3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Al加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如图是反应过程中的溶液质量变化曲线图。[方法指导2] 第一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相关量的变化 (先)Al+3AgNO3=== Al(NO3)3+3Ag 27 510 213 324 反应后溶液质量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后同),固体质量________。 (后)2Al+3Cu(NO3)2=== 2Al(NO3)3+3Cu 54 564 426 192 反应后溶液质量________,固体质量________。 第二步:根据题给信息和图像具体分析,注意拐点为某物质恰好完全反应。(1)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点时溶液呈______色。,[强化训练]1.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盛有AgNO3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滤渣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渣中有Zn和AgB.金属活动性:Zn>AgC.滤液中含Zn(NO3)2和AgNO3D.上述过程中只发生置换反应2.向Mg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ZnB.若滤液不为蓝色,则滤液中可能不含MgCl2C.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MgD.所得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3.通常情况下,相同体积的溶液中溶质质量越大,溶液密度越大。如图,将悬挂在弹簧秤上的铁块浸没在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弹簧秤读数变大,金属块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错误的是( )A.铁块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小C.读数变大的原因是金属总质量增大,溶液密度变小D.若将CuSO4溶液换成稀硫酸,弹簧秤读数也会变大4.向一定量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Fe(NO3)2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略有减小B.b点时,溶液为Zn(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C.c点时,溶液颜色为无色D.d点时,过滤所得滤渣为Cu、Fe、Zn的混合物5.将镁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B.滤液中一定含Mg(NO3)2,可能含有Fe(NO3)2C.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Mg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6.如图,将金属 X插入烧杯内的 AgNO3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后取出 X,向烧杯内再加入一定量锌粉,振荡后,溶液蓝色逐渐消失。(1)金属 X是________。(2)加入锌粉,溶液蓝色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实验结束后,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AgNO3。7.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溶液甲为无色。(1)请写出使溶液质量增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溶液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种;请设计实验验证固体乙中可能含有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8.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工厂废液需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某电镀厂为了减少对水的污染并节约成本,从排放的废液(主要含ZnSO4、FeSO4和CuSO4)中回收金属铜、铁以及工业原料硫酸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Ⅰ中分离得到的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__。(2)物质Y的化学式为________。(3)请写出步骤Ⅲ中生成F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4)请写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辅图对照】第8题重难专项4教材素材到中考考法例1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u+2AgNO3=== Cu(NO3)2+2Ag Ag AgNO3例2 (1)① Ag、Cu、Al ②Al(NO3 )3(2)①Ag Cu ②Al(NO3 )3 Cu(NO3 )2、AgNO3(3)①Ag Al、Cu ②AgNO3(4)①Ag ②Al(NO3 )3、Cu(NO3 )2、AgNO3(5)①Ag Al ②Al(NO3 )3、Cu(NO3 )2 AgNO3(6)①Ag、Cu Al ②Al(NO3 )3【方法指导1】第一步:Al>Cu>Ag第二步:Al+3AgNO3 === Al(NO3 )3+3Ag2Al+3Cu(NO3 )2 === 2Al(NO3 )3+3Cu第三步:①AgNO3、Cu(NO3 )2、Al(NO3 )3 Ag②Cu(NO3 )2、Al(NO3 )3 Ag③Ag、Cu④Al(NO3 )3 Ag、Cu⑤Al(NO3 )3例3 (1)Al+3AgNO3 === Al(NO3 )3+3Ag(2)Al(NO3)3、Cu(NO3)2 (3)无【方法指导2】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强化训练1.C 2.D 3.D 4.B 5.A 6.(1)Cu(或铜) (2)Zn+Cu(NO3)2=== Cu+Zn(NO3)2 (3)不存在7.(1)Zn+Cu(NO3)2=== Zn(NO3)2+Cu (2)1 向固体乙中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锌,否则不含锌(合理即可)8.(1)锌、铁、铜(或Zn、Fe、Cu) (2)H2SO4 (3)Zn+FeSO4 === ZnSO4+Fe (4)废旧金属回收利用(或合理开采金属矿物、防止金属锈蚀等,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