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陕西省咸阳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如何运用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陕西省咸阳市)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如何运用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简称CAI)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CAI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 CAI 小学数学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特别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CAI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学习情境。导入新课时,必须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新知识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计算机辅助教学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学习兴趣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师的教学内容。如教学“平移和旋转”时,新课伊始我就用计算机放映各种旋转和平移的物体等画面,让学生开始就感受到平移和旋转的美和普遍存在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2、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求知识的欲望。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能力的提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因而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例如,教师在教学圆柱、圆锥和球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圆柱、圆锥、球的认识推算出面积公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进行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公式的推理模拟,不但能彻底的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3、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应用情境。学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很好的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只有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才能对知识产生认同感,从而激发他学习的兴趣。然而常规教学由于受空间、时间等限制,无法有效的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而计算机教学媒体却具备这方面的长处,能创设丰富的虚拟应用情境。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利用计算机创设“虚拟商店”让学生当售货员或消费者,进行仿真练习,模拟购物。由于计算机演示具有“复原”功能,因而这种练习可不断重复,使练习效果强化。利用计算机教学媒体创设应用情境,可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虚拟的现实世界,通过对方法与策略的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想象,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
4、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生活情境。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我们不能将课堂教学搬到生活中,只能在课堂上借助计算机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正确建立两个大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可以在课中放映了许多学生们亲身经历的场面,有游览烈士公园、城市公园的景象、有学生在学校礼堂开会的场面、有在操场做操的场面、有在教室上课的场面等。让他们感知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其实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只有善于发现和思考的人才能挖掘出来。
二、展现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思维。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过程。CAI的使用使教学表现力加强,有利于知识发生的过程的展示和学生思维能力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1、通过动态演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形象逼真的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和学生探求知识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把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这样设计:在屏幕上先显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表示1平方单位的小方格,然后将小方格沿着长方形的长排放, 展示给学生看长方形的长一共可以放多少个这样的小方格,接着,又用小方格沿着长方形的宽排放,让学生明白一共可以放多少排。从而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这个动态的演示过程中学生感知形象,具体清晰,认知深刻,不需要教师提示,即可准确地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2、通过扩展时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形象的模拟思维世界,再现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如学行线”时采用动画的方法来演示两平行线向两端无限延长直到尽头,让学生结合直观发挥想象,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这样弥补了传统教学难以讲清的不足,使学生突破现实的局限,能在脑中展开想象、发散思维,既建立了空间观念,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又从中渗透了“无限”的思维,同时动态演示能使学生的记忆更深刻、更牢固。
三、动态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技能
1、模拟演示,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利用计算机模拟操作比教师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把他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垂直和相交”时,先将三角板放大显示在屏幕上,然后用闪亮、着色、移动的方法介绍直角边和斜边,重点介绍直角;再显示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最后指导学生学习画垂线的方法。这样教学能使学生有效的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克服了使用中的难点,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增加课堂密度,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练习技能。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亦有其规律。当教师的都有这样的经历:为节省上课板书时间,课前准备了大量纸条,把板书内容逐条写上;为增加课堂练习量,把各式习题都抄在小黑板上。至使上课出现“纸条到处贴,黑板到处挂”的现象。而在“圆的直径有几条?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等问题教学中,又由于无法充分展示“无限增加”的效果,使学生信息量不足,接受起来比较困难。CAI介入课堂教学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多媒体技术“动”性强,因而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再加上交互性强,使高密度、大容量的训练和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这样,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优化了教师的教,也优化了学生的学。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但选用媒体的首要原则就是媒体要服从于教学目标,并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只有适时使用,恰到好处,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理论》扈中平 ( http: / / www. / authors / %EC%E8%D6%D0%C6%BD" \t "_blank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刘瑞儒 ( http: / / www.amazon.cn / mn / searchApp searchWord=%E5%88%98%E7%91%9E%E5%84%92 ) 何建武 ( http: / / www.amazon.cn / mn / searchApp searchWord=%E4%BD%95%E5%BB%BA%E6%AD%A6 ) 2006年12月
[3]《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第5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