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10.2.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选择性必修 2《法律与生活》第四单元“社会争议与解决”中的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起诉与应诉”。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起诉与应诉的程序要求,说明了什么情况下可以起诉,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并介绍了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的程序要求。第二目“审理与判决”。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开庭审理的程序和内容,介绍了一审、二审程序,说明二审裁判为终审裁判。课程标准分析
知识目标:
1.掌握如何起诉与应诉。
2.明确审理与判决的过程。
3.通过学习诉讼程序,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知道起诉及法院受理诉讼的条件和程序。
2.法治意识:明确诉讼的基本程序,增强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的法治意识。
3.公共参与: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起诉、应诉的含义,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原则,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开庭审理的含义、地位。
难点: 理解刑事诉讼经历的阶段,二审程序。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观看视频:《科学的打官司》
过渡:视频里概要介绍了打官司的流程,也就是诉讼程序。这节课我们的教学内容就是详细了解诉讼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学生观看视频,初步感受诉讼过程。(二)讲授新课
1.起诉与应诉总议题:遵守诉讼程序实现公平正义
议题一:提出诉讼请求,区分管辖分工第一幕:老王的烦心事一老王和老李是好朋友,老王住在西城区,老李住在东城区。2022年 1月 10日,老李问老王借了 2万元急用,约定一年后还钱,并写了借条。到期限后,老李却一直以各种理由拖延还钱。为了这事,一对好朋友反目成仇。实在没办法,老王想着能不能去法院告老李。
探究问题:1.假如你是老王,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解决这个事情?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点拨:
(1)起诉,俗称“告状”,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
(2)在我国,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
探究问题:
2.如果老王可以起诉,他该到哪里去起诉?学生回答出东城区还是西城区,还是北京市人民法院?随之问学生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去起诉,由此得出起诉管辖的知识。
(3)管辖: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我国的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确保案件获得公正、及时审判。
【相关链接】:全面理解管辖制度(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第二幕:老王的烦心事二经过一番了解,老王知道自己该去哪起诉了,但是他听说起诉需要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这下他又犯愁了,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不知诉讼前做哪些准备。
探究问题:
1.你能帮老王写一个维权指南。
2.完成民事诉讼状的撰写(提供起诉状模板)。
学生活动:
这个问题要求每一位学生动手写诉讼状,提供两三位同学的诉讼状,通过展台展示,让大家来找茬。收到起诉状后,法院会怎么做?
3.登记立案: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一律接收诉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成立,诉讼进入了第一审程序。注意: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不一定立案。
4.应诉:
(1)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2)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议题二:了解诉讼程序,保护合法权益
第三幕:老王的烦心事三
老王心里慌慌:这法庭审理到底都有哪些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干点什么呢?探究问题:结合视频“红领巾法学院”和教材内容(包括课本本单元的综合探究)深入开庭审理的含义、地位及阶段?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法庭”。
要求如下:模拟法庭活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小组成员共同研读案件材料。
角色分工
1.根据案情将全班分为审判组,原告组,被告组,代理人组,证人组等。每个人必须加入一个组并尽可能担任一个角色。
2.每个人应该按照模拟角色准备相关材料,发言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严谨性、准确性。教师活动:点评学生扮演,对于老王的案件做出一审判决。
教师总结:审理与判决
1、开庭审理
(1)含义: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这一系列诉讼活动称为开庭审理。
(2)地位: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3)阶段:
第四幕:老王的烦心事儿四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发生了突发状况——借条找不到了。证据不足,法院驳回了老王的诉讼请求。问题:老王不服法院的判决,怎么办?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没有有力的新证据,二审判决老王仍然败诉问题:这时候的老王还能再上诉吗?为什么?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因此二审裁判就是终审裁判,当事人不能再上诉。
2、上诉与二审程序
(1)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
(2)两审终审制: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
(3)法律还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
课堂小结
本课围绕诉讼程序为中心展开教学。通过课堂教学,理解起诉与应诉,审理与判决,知道法院类型以及管辖制度,理解审理程序,区分不同诉讼,区分一审和二审。思维导图根据我们大家一起帮老王解决烦心事的过程,学生自主画出思维导图,同样用展台展示方式,看看大家的知识体系还存在哪些问题?课后练习马克思说:“使诉讼和法律获得生命的应该是同一种精神,因为诉讼只不过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
结合模拟法庭活动,分别从审判人员、原告、被告、证人等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评测练习
一、课中练习
1.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2.起诉可以向任何法院提出。( × )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确保案件获得公正、及时审判。
3.对于起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 × )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
4.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会对审理带来不利影响。( × )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法院审理案件。在这一阶段,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二、课后练习
马克思说:“使诉讼和法律获得生命的应该是同一种精神,因为诉讼只不过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
结合模拟法庭活动,分别从审判人员、原告、被告、证人等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课后反思
1、总体设计理念:
(1)从学生熟悉的欠债不还钱案例出发,通过分析探究、视频录像的欣赏、学生讨论、模拟法庭等活动,架设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活动中感悟新知,感受我国的司法公正;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构建开放式课堂;
(3)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主线”,通过老王烦心事的问题,引导学生当下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认真遵守法律,加强自身责任感,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在整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课堂讨论热烈,交流广泛,思维活跃,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3、角色扮演需要课堂课前需写出剧本,花费时间较长且需要同学之间协作,如何利用已有的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积极值得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