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片段题目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重点展示 教学技能 演示技能、 讲解技能、提问技能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课程性质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容,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与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性学科课程。 【教材分析】 本框题处于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讲述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第一框和第二框两框的逻辑关系是层层递进的,首先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然后提出在实践的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两框的内容逐步深人,逻辑清晰,便于学生理解。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包括三目第一目“真理是客观的”,论述真理与谬误的内涵,阐明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亚等。第二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明确,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帮助学生明确真理都是具体的,理解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第三目“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通过阐述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引导学生明确,实践是不断向前推进的,人的认识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这三目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三目的逻辑关系是:从真理的客观性出发,阐述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阐明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辨析真理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是一成不变的还是不断发展的。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活动面对的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该年龄层次的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还停留在浅层次上,对知识点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不能从学科意义上来把握知识,对于一些带有学科性质的名词,需要向学生进行详细地解释。并且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时期,缺乏坚定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学习,引领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科学精神: 牢固树立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观念,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坚持真理,反对谬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追求真理过程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 教学难点: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大单元教学法 2.议题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 3.合作学习法 4.探究学习法教具准备 1.(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2.多媒体课件 3.多媒体教室教学课时 一课时(40分钟)教学过程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板书 设计意图环节一: 导入新课 (2分钟) 【导入活动】 视频导入:谎言与真理(2022 年3 月29 日)布置思考: 1.什么是真理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什么 3.真理的特点是什么 4.追求真理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学生简单作答 具体过程: 同学们,上课!这节课我们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 现在,我们先来观看一条视频,观看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真理? 【预设学生】 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思考问题。 通过一则视频进行导入,既可以自然地引出相关知识点,又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便于带着问题进入新课,这样效果更好,促使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环节二: 讲授新课 (35分钟) 环节三:巩固练习 (2分钟) 环节四:课堂小结(1分钟) 知识点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表现: ①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②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人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小贴士: 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但是真理的形式又是主观的,真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主观形式表达出来。真理的主观形式是一切认识所固有的。 【探究一】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他说:“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 布置思考: 思考:评述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在人们对事物的各种认识中,什么样的认识能够被称为真理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提示 探究答案提示 评述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詹姆士等实用主义者认为,“有用即真理”“真理即效用”,思想、概念、理论等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如果它们对人们达到预期目的有用、能够使人成功便是真理。但我们应清楚,真理的确有用,但有用的却不一定是真理。“有用”即效用而效用总是与特定的主体需要相联系,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因此,詹姆士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他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知识点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小贴士:强调时间(即某一特定历史阶段) 的限制,强调真理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条件 3.直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表明 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探究二】 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从 1969 年就开始投身于中草药抗疟研究。对于青蒿素的研究,她和她的团队历时近 1000 个日日夜夜,先后收集了2000 多个方药,经过无数次筛选和实验,经历无数次失败,终于取得了成功。 布置思考: 思考:屠呦呦团队的工作经历表明我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教师提示 教师提示: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 知识点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1) 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①认识的主体: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②认识的客体: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表现: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过程: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 2.认识具有无限性 (1) 原因: ①认识的对象: 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的 ②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③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2)结论: 因此,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上升性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讲或螺旋式上升。 (2)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3)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4.方法论要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练习1 1.(2023 春·湖北·高二统考期末) 2023 年 4月 12 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显示,衰老似乎在 5 种截然不同的生命《人类、果蝇、大鼠、小鼠和蠕虫) 中,以同样的方式影响着细胞过程。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揭示是什么导致了衰老,并为如何延缓衰老提供建议。据此可知( ) ①该研究成果的正确性有待接受实践的检验 ②揭示细胞衰老的奥秘是该实验的根本目的 ③不同生命衰老的共性说明真理具有普适性 ④科学实验是揭示生命衰老规律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该研究成果的正确性有待接受实践的检验,①正确。2: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因此揭示细胞衰老的奥秘不是目的,延缓衰老才是目的,②排除。3: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具有普适性,错误。④: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学实验作为实践的一种形式,是揭示生命衰老规律的重要途径,@正确。故本题选B. 练习22.(2023 春·陕西渭南·高二统考期末) 党的二十大修订的《党章》强调,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代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哲学依据在于 ()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④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①错误;③: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因为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应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3正确。4: 材料体现的是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没有涉及真理与谬误的转化,④排除。故本题选 D. 【板书】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板书】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有条件的 (2)真理是具体的(3)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表明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板书】 (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具有无限性 (3)认识具上升性 (4)方法论要求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预设学生】 跟随老师思路,回顾知识点。 通过探究一,让学生思考,以此引出相关知识。 对点训练, 提供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进行系统地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便于学生复习时把握重点。教学反思 优点: 整节课逻辑较为清晰,知识点覆盖全面。 采用的案例,如游戏币充值,紧跟时事热点,符合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并且采用案例与知识点契合度较高。 缺点: 板书死板,没有太多新意,黑板字需要多加练习; 讲授的语言不够简练,授课熟练程度不高; 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为主,缺乏新意,课堂较为枯燥; 对于概念的解释不到位,基本在读书本上的内容,缺乏深层次的解剖。板书设计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有条件的 (2)真理是具体的 (3)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表明 (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具有无限性 (3)认识具上升性 (4)方法论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