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铝的重要化合物【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Al2O3、Al(OH)3、Al3+、AlO、KAl(SO4)2·12H2O]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掌握“铝三角”及其转化,熟悉铝的化合物的互滴实验【主干知识梳理】一、氧化铝 (Al2O3)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熔点很高,是优良耐火材料2.化学性质:Al2O3是典性的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1)能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6H+===2Al3++3H2O(2)能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2AlO+H2O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3.Al2O3的制备(1)实验室制法:2Al(OH)3Al2O3+3H2O(2)工业制法:铝土矿Al2O34.主要用途:制造耐火、耐高温器材、工业冶炼铝、可以制作各种宝石【对点训练1】1.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常用于制造耐火材料,例如制作坩埚。下列操作不能在氧化铝坩埚中进行的是( )A.加热使胆矾失去结晶水 B.加热使高锰酸钾分解C.加热熔化烧碱 D.加热分解碱式碳酸铜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2O3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所以它不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B.因为Al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是碱性氧化物C.Al2O3能与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D.Al2O3能与强酸、强碱溶液反应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铝固体不溶于水,不导电,它是非电解质B.氧化铝熔点很高,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C.氧化铝是一种白色的固体,是冶炼铝的原料D.铝表面形成的氧化铝薄膜可防止铝被腐蚀4.下列关于氧化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铝与酸、碱都能反应生成铝盐和水B.氧化铝既是碱性氧化物又是酸性氧化物C.氧化铝既不是碱性氧化物也不是酸性氧化物D.氧化铝溶于水可得到氢氧化铝5.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Al2O3是金属氧化物,也是两性氧化物B.Al2O3加热分解为铝和氧气C.Al2O3结构致密,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盐酸和NaOH溶液等D.擦去表面氧化铝的铝条,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熔化的铝滴落下来6.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A.Al(OH)3Al2O3 B.Al2O3Al(OH)3C.AlAlO D.AlCl3Al(OH)37.将a g Fe2O3、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100 mL 0.05 mol·L-1的盐酸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刚好完全沉淀,消耗NaOH溶液100 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 )A.0.1 mol·L-1 B.0.2 mol·L-1 C.0.05 mol·L-1 D.无法计算二、氢氧化铝 [Al(OH)3]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2.化学性质:Al(OH)3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1)能与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Al(OH)3+3H+ ===Al3++3H2O(2)能与碱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OH-===AlO+2H2O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称为两性氢氧化物Al(OH)3的电离方式与酸和碱反应过程 Al(OH)3电离强度相当微弱,只有加入强酸(或强碱)时,大量H+(或OH-)才能破坏Al(OH)3的电离平衡,使平衡向右(或左)移动,生成铝盐(或偏铝酸盐),所以Al(OH)3既具有碱性,又具有酸性,当加入弱酸或弱碱时,因H+或OH-浓度太小,不能使上述平衡移动,因此Al(OH)3只溶于强酸或强碱,而不溶于弱酸(H2CO3等)、弱碱(NH3·H2O)微点拨 强酸或强碱也是相对而言的,Al(OH)3不溶于H2CO3、NH3·H2O,但溶于CH3COOH(3)热稳定性差:2Al(OH)3Al2O3+3H2O3.用途(1)Al(OH)3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凝聚水中悬浮物,又能吸附色素,可以用作净水剂(2)Al(OH)3碱性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或腐蚀作用,却可以与酸反应,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可以用作胃酸中和剂4.有关Al(OH)3的少量、过量问题(1)NaOH和AlCl3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NaOH少量 AlCl3+3NaOH(少量)===Al(OH)3↓+3NaCl Al3++3OH-===Al(OH)3↓过渡反应 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OH-===AlO+2H2ONaOH过量 AlCl3+4NaOH(过量)===NaAlO2+3NaCl+2H2O Al3++4OH-===AlO2-+2H2O(2)NaAlO2和HCl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HCl少量 NaAlO2+HCl(少量)+H2O===Al(OH)3↓+NaCl AlO+H+ +H2O===Al(OH)3↓过渡反应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3H+ ===Al3++3H2OHCl过量 NaAlO2+4HCl(过量)===NaCl+AlCl3+2H2O AlO+4H+ ===Al3++2H2O(3)NaAlO2和CO2化学方程式CO2少量 2NaAlO2+3H2O+CO2(少量)===2Al(OH)3↓+Na2CO3过渡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CO2过量 NaAlO2+2H2O+CO2(过量)===Al(OH)3↓+NaHCO3【微点拨】①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a.某些单质:Al、Be、Zn、S、Sib.某些氧化物:Al2O3、BeO、ZnO、SO2、SiO2c.两性氢氧化物:Al(OH)3、Be(OH)2、Zn(OH)2d.弱酸的铵盐:CH3COONH4e.多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KHSO3、NaH2PO4f.某些酸:H2S、浓H2SO4g.蛋白质、氨基酸②Al(OH)3两性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检验与鉴别 用过量NaOH溶液检验Al3+的存在用过量NaOH溶液鉴别AlCl3溶液和MgCl2溶液用互滴法鉴别AlCl3溶液与NaOH溶液或NaAlO2溶液与盐酸分离与除杂 Mg(Al):加足量NaOH溶液Fe2O3 (Al2O3):加足量NaOH溶液Mg(OH)2[Al(OH)3]:加足量NaOH溶液Mg2+(Al3+):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再加酸充分溶解【对点训练2】1.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受热易分解生成Al2O3和H2O B.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C.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 D.既能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2.以硫酸铝溶液为原料之一,在实验室里制取少量氢氧化铝,并且容易分离,最好向溶液中加入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 C.稀盐酸 D.氨水3.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某种胃病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哪个性质( )A.酸性 B.碱性 C.两性 D.氧化性4.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l(OH)3在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类疾病时表现出弱碱性B.明矾可作净水剂C.Al(OH)3可用于中和馒头制作过程(如发酵阶段)中产生的酸D.Al2O3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而Al(OH)3不能5.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FeCl3溶液中混有少量AlCl3:加入过量的氨水,过滤洗涤沉淀,将沉淀再用适量盐酸溶解C.Fe2O3中混有少量Al2O3: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D.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6.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最适宜的试剂是( )A.Al、NaOH溶液、稀盐酸 B.Al2O3、氨水、稀盐酸C.Al2(SO4)3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 D.AlCl3溶液、氨水、稀盐酸7.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l2O3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B.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H3·H2O:Al3++4NH3·H2O===AlO+2H2O+4NHC.制备Al(OH)3悬浊液:向1 mol·L-1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 mol·L-1NaOH溶液D.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8.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NH4)2SO3 ③Al2O3 ④Al(OH)3 ⑤Al ⑥NaHSO4 ⑦AlCl3 ⑧Na2SiO3A.全部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⑧9.按要求填空。①NaHSO3 ②Al2O3 ③Al(OH)3 ④(NH4)2CO3 ⑤CH3COONH4 ⑥NaHCO3 ⑦Al(1)在以上物质中,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两性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三、 “铝三角”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1.Al3+、Al(OH)3、AlO之间的转化关系Al3+Al(OH)3 ①Al3++3NH3·H2O===Al(OH)3↓+3NH②Al3++3AlO+6H2O===4Al(OH)3↓③Al3++3OH-(少量)===Al(OH)3↓Al(OH)3Al3+ Al(OH)3+3H+===Al3++3H2OAl3+AlO Al3++4OH-(过量)===AlO+2H2OAlOAl3+ AlO+4H+(过量)===Al3++2H2OAlOAl(OH)3 ①2AlO+CO2(少量)+3H2O===2Al(OH)3↓+COAlO+CO2(过量)+2H2O===Al(OH)3↓+HCO②AlO+H+(少量)+H2O===Al(OH)3↓Al(OH)3AlO Al(OH)3+OH-===AlO+2H2O2.“铝三角”转化的应用(1)选择制备Al(OH)3的最佳途径①向铝盐中加入足量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②向偏铝酸盐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③NaAlO2与AlCl3的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3AlO+Al3++6H2O===4Al(OH)3↓(2)分析离子反应顺序①向含有OH-、CO、AlO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a OH-+H+===H2O b AlO+H++H2O===Al(OH)3↓c CO+H+===HCO d HCO+H+===CO2↑+H2Oe Al(OH)3+3H+===Al3++3H2O②向含有H+、Al3+、N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a H++OH-===H2O b Al3++3OH-===Al(OH)3↓c NH+OH-===NH3·H2O d Al(OH)3+OH-===AlO+2H2O3.互滴实验——试剂的滴加顺序不同而产生的现象不同(1)NaOH和AlCl3①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NaOH少量过程分析 开始NaOH溶液量少,发生反应AlCl3+3NaOH===Al(OH)3↓+3NaCl,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当AlCl3完全变成Al(OH)3后,再滴加NaOH溶液,Al(OH)3+NaOH===NaAlO2+2H2O,沉淀溶解 反应的图像实验现象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②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开始时NaOH过量过程分析 开始NaOH溶液量多,发生反应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无白色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当NaOH完全变成NaAlO2后,再滴加AlCl3溶液,3NaAlO2+AlCl3+6H2O===4Al(OH)3↓+3NaCl,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图像实验现象 开始无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2)NaAlO2和盐酸①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盐酸少量过程分析 开始盐酸量少,发生反应NaAlO2+HCl+H2O===Al(OH)3↓+NaCl,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当NaAlO2完全变成Al(OH)3后,再滴加盐酸,Al(OH)3+3HCl===AlCl3+3H2O,沉淀溶解 反应的图像实验现象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②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AlO2溶液——开始时盐酸过量过程分析 开始盐酸量多,发生反应NaAlO2+4HCl===NaCl+AlCl3+2H2O,无白色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当盐酸完全变成AlCl3后,再滴加NaAlO2溶液,3NaAlO2+AlCl3+6H2O===4Al(OH)3↓+3NaCl,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图像实验现象 开始无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对点训练3】1.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NaOH、AlCl3 ②NaHCO3、H2SO4 ③NaAlO2、NaHSO4 ④Na2CO3、HCl ⑤Na2CO3、NaHCO3、Ca(OH)2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⑤ D.①③④2.下列各组溶液中,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①KOH和Al2(SO4)3 ②稀盐酸和Na2CO3 ③CaCl2和Na2CO3 ④Ba(OH)2和NaHSO4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3.下列各组物质,前者逐滴滴加到后者中直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来沉淀又消失的是( )A.H2SO4滴入NaAlO2溶液中 B.Ba(OH)2溶液滴入Al2(SO4)3溶液中C.Al2(SO4)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 D.氨水滴入Al2(SO4)3溶液中4.下列各项操作中符合“先出现沉淀后沉淀完全溶解”现象的有几组(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至过量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稀H2SO4至过量③向BaCl2溶液中通入CO2 至过量 ④向澄清石灰水中逐渐通入CO2至过量⑤向Al2(SO4)3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至过量 ⑥向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⑦向NaAlO2溶液中逐渐通入CO2至过量 ⑧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AlCl3至过量A.2 B.3 C.4 D.55.向NaOH、Na2CO3、NaAlO2溶液中(假设各1 mol),逐滴加入HCl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随HCl溶液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分析图像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INCLUDEPICTURE "D:\\2020\\化学\\化学 通用\\A13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D:\\2020\\化学\\化学 通用\\A13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化学\\化学 通用\\word\\A13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化学\\化学 通用\\word\\A13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杨营\\2020\\看PPT\\一轮\\一轮 化学人教通用(李笑影)\\word\\A135.TIF" \* MERGEFORMATINET(1)OH-、CO、HCO、AlO、Al(OH)3这五种微粒与H+反应的先后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次写出各阶段的离子方程式:①O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1)化学式:KAl(SO4)2·12H2O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2)电离方程式:KAl(SO4)2==K++Al3++2SO(3)属类:复盐(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4)物理性质:无色晶体,可溶于水(5)用途:作净水剂,原因是其在水中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和悬浮在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6)化学性质:兼有Al3+和SO性质①向明矾中滴入Ba(OH)2溶液,当Al3+恰好完全沉淀时(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化学方程式为2KAl(SO4)2+3Ba(OH)2===2Al(OH)3↓+3BaSO4↓+K2SO4②向明矾中滴入Ba(OH)2溶液,当SO42-完全沉淀时(沉淀的质量最大),化学方程式为KAl(SO4)2+2Ba(OH)2===2BaSO4↓+KAlO2+2H2O【对点训练4】1.关于明矾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 B.明矾是纯净物C.明矾中存在K+和Al3+两种阳离子 D.明矾是一种复盐2.明矾是一种净水剂,明矾净水的原理是( )A.Al3+有较强的吸附性 B.Al3+与悬浮物生成沉淀C.Al3+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 D.明矾难溶于水3.下列关于明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B.属于混合物 C.是一种硫酸盐 D.水溶液能导电4.下列变化中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4NH3·H2O+Al3+===AlO+4NH+2H2OB.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Al3++NH+4OH-===Al(OH)3↓+NH3·H2OC.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Al3++2SO+2Ba2++4OH-===2BaSO4↓+AlO+2H2O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2AlO+CO2+3H2O===2Al(OH)3↓+CO【课时跟踪检测】1.氧化铝用来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仪器,是利用了氧化铝( )A.不溶于水 B.熔点很高 C.是金属氧化物 D.高温下很难反应2.氧化铝是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铝属于( )A.碱性氧化物 B.酸性氧化物 C.两性氧化物 D.混合物3.某氧化物X难溶于水,能与烧碱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Y,将少量Y溶液滴入盐酸中无沉淀生成,则X是( )A.SiO2 B.Al2O3 C.MgO D.CuO4.氢氧化铝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并吸收热量,可用作阻燃剂;氢氧化铝能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药物“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铝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B.复方胃舒平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氢氧化铝灭火的原因之一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D.氢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5.实验室制备Al(OH)3沉淀,最适宜的方法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C.NaAlO2溶液中加入浓盐酸 D.Al2O3溶于足量的热水中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对应的是( )A.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B.NaHCO3能与碱反应,食品工业上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C.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D.利用钠蒸气放电发光的性质制造的高压钠灯,可发出射程远、透雾能力强的黄光,航空、航海常用高压钠灯作指示灯7.下列各项操作中,能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8.现有Al、Cl2、Al2O3、HCl(aq)、Al(OH)3、NaOH(aq)6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N一定是HCl(aq) B.X可能为Al或Cl2C.Y一定为NaOH(aq) D.Q、Z中的一种必定为Al2O39.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列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烧碱溶液溶解 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 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 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A.①⑥⑤③ B.②③④③ C.②③⑤③ D.①③⑤③10.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某小组探究Al粉与Fe3O4发生反应所得黑色固体的成分,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产生的气体是H2 B.反应②为Al2O3+2OH-===2AlO+H2OC.反应③的白色沉淀是Al(OH)3 D.黑色固体中不含Al和Fe3O411.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其中以铝铁合金和铝镁合金最为常见。现取几小块易拉罐碎片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实验方案与现象、结论正确的是( )序号 实验方案 现象、结论A 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含铝、铁、镁三种元素B 加入NaOH溶液 有无色气体产生,含有镁、铝两种元素C 加入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含有镁元素D 用盐酸溶解并放置一会儿后,加入KSCN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含有铁元素12.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A 把相同大小的铝片和镁片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铝溶解有气泡产生,而镁没有任何变化 铝的金属性比镁强B 取一块铝箔,用酒精灯点燃;铝箔只熔化成液体而没有滴落 铝不易燃烧C 向氯化铵溶液中投入一铝片: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 该气体是氨气D 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沉淀完全消失 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溶液1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C.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D.MgO中混有少量Al2O3: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O14.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依据铝热反应原理,能发生反应2Al+3MgO3Mg+Al2O3B.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NH、CO、Cl-一定能够大量共存C.镁铝合金既可完全溶于过量盐酸又可完全溶于过量NaOH溶液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实质是:Al3++3NH3·H2O===Al(OH)3↓+3NH15.通过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是学习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A 把相同大小的一块铝和镁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铝溶解有气泡放出,而镁没有任何变化 由此得出:铝的金属性比镁强B 取一块铝箔,用酒精灯点燃:铝箔只熔化成液体而没有脱落 由此得出:铝不易燃烧C 向氯化铵溶液中投入一铝片: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 由此得出:该气体是氨气D 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沉淀完全消失 由此得出: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溶液16.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 B.利用铝热反应可冶炼高熔点金属C.铝可用作包装材料和建筑材料 D.氢氧化铝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17.已知X是某金属单质,X、A、B、C含同一种元素,可发生如图转化:(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A______,B______,C______(2)写出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铁、铝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2)气体A是_____________(3)A与Cl2混合光照可能发生爆炸,生成_______(填化学式),A在该反应中作为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4)溶液B中阴离子除OH-外还有____________,溶液D中存在的金属离子为____________19.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短周期(前18号元素)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的溶液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则易溶于水,取A的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铝的重要化合物】答案【对点训练1】1.C。解析:氧化铝能与强酸、强碱反应,用氧化铝材料制作的坩埚不能加热强酸、强碱。2.D。解析:Al2O3虽然难溶于水,但是2Al(OH)3Al2O3+3H2O,Al2O3和Al(OH)3中Al的化合价相同,所以Al2O3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A项错误;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Al2O3是两性氧化物,B项错误;Al2O3与强酸、强碱反应,与弱碱不反应,C项错误,D项正确。3.A。解析:氧化铝熔点很高,常用来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仪器;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氧化铝来制取金属铝。4.C。解析:氧化铝既不是碱性氧化物也不是酸性氧化物,而是一种两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水,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氧化铝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5.A。解析: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A正确;Al2O3熔点高,加热也不分解,B错误;Al2O3既可以与盐酸反应,又能和NaOH反应,C项错误;铝与O2反应生成Al2O3,熔点高,熔化的铝不会滴落下来,D项错误。6.B。解析:Al(OH)3→Al2O3,氢氧化铝受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水,可以一步完成,A不符合题意;Al2O3→Al(OH)3,Al2O3难溶于水,应先将Al2O3与酸反应变成Al3+或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AlO后,然后加入弱碱或弱酸反应生成Al(OH)3,不可以一步完成,B符合题意;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可以一步完成,C不符合题意;AlCl3→Al(OH)3,氯化铝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可以一步完成,D不符合题意。7.C。解析:n(HCl)=0.05 mol·L-1×0.1 L=0.005 mol,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刚好完全沉淀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根据氯原子守恒,n(NaCl)=n(HCl)=0.005 mol,则n(NaOH)=n(NaCl)=0.005 mol,所以c(NaOH)==0.05 mol·L-1。【对点训练2】1.D。解析: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酸,也能溶于NaOH、KOH等强碱,但Al(OH)3不能溶于氨水等弱碱。2.D。解析: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溶液,但不能溶于氨水,因此在实验室里制取少量氢氧化铝,最好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3.B。解析:氢氧化铝可与胃酸反应,表现出了碱性。4.C。解析:治疗胃酸过多时要消耗胃中的酸,因此Al(OH)3表现出弱碱性,A项正确;Al(OH)3有强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并最终转化为沉淀而使水变澄清,B项正确;馒头制作过程中加小苏打是用于发泡和中和酸的,不用Al(OH)3,因其不能与弱酸反应,C项错误;耐火材料本身具有热稳定性且熔点很高,而Al(OH)3受热易分解,D项正确。5.B。解析:B项,加入过量氨水,Fe3+、Al3+均沉淀且均不溶于氨水,无法除去杂质。6.C。解析:可溶性的铝盐Al2(SO4)3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继续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沉淀会溶解,氢氧化铝沉淀中加盐酸也会溶解。7.D。解析:A项中MgO与NaOH溶液不反应,A不正确。Al(OH)3 不溶于氨水,B项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应为Al3++3NH3·H2O===Al(OH)3↓+3NH。Al(OH)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C项不正确。D项中CO2通入到NaAlO2溶液中可产生白色沉淀,通入到CH3COONa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故可鉴别二者,D项正确。8.B9.(1)①②③④⑤⑥⑦ (2)②③【对点训练3】1.D。解析:都使用互滴法,两次操作应产生不同的现象。①向含Al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又逐渐溶解;向NaOH溶液中滴加含Al3+的溶液:开始无沉淀产生,后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两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②不论是NaHCO3滴入H2SO4中还是H2SO4滴入NaHCO3中都会立即产生气泡,现象相同,无法鉴别。③NaHSO4===Na++H++SO,溶液显强酸性。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SO4: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向NaHSO4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开始无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④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无现象,后产生气泡;向盐酸中滴加Na2CO3溶液:立即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⑤无论是NaHCO3还是Na2CO3加到Ca(OH)2中都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①③④是正确的,选D2.C3.A4.B。解析:①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则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有晶体析出,不符合;③盐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则向BaCl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不发生反应,不符合;⑤向Al2(SO4)3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至过量,开始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铝沉淀,后碱过量时氢氧化铝溶解,最后还存在硫酸钡沉淀,不符合;⑦向NaAlO2溶液中逐渐通入CO2至过量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沉淀不会溶解,不符合;⑧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AlCl3至过量,开始阶段氢氧化钠过量,不会产生沉淀,后出现氢氧化铝沉淀,不符合;答案选B。5.(1)OH-、AlO、CO、HCO、Al(OH)3(2)①OH-+H+===H2O②AlO+H++H2O===Al(OH)3↓③CO+H+===HCO,HCO+H+===CO2↑+H2O④Al(OH)3+3H+===Al3++3H2O【对点训练4】1.A。解析: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是纯净物,明矾在水溶液中电离出K+、Al3+两种阳离子和SO一种阴离子,明矾属于复盐。2.C3.B。解析:明矾为纯净物,属于复盐或硫酸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K+、Al3+两种阳离子和SO一种阴离子,其水溶液能导电。4.C。解析:A项,氨水不能溶解Al(OH)3;B项,NH、Al3+中Al3+与OH-先反应;D项,通足量CO2时,应生成HCO。【课时跟踪检测】1.B。解析:氧化铝熔点很高,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常用来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仪器。2.C。解析: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氧化物。3.B4.A。解析:氢氧化铝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并吸收热量,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可用于灭火;氢氧化铝具有两性,能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胃舒平”中含有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5.B。解析:A项,氢氧化钠过量时会生成偏铝酸钠,错误;B项,氨水过量,生成的氢氧化铝不会溶解,正确;C项,盐酸过量时生成的氢氧化铝会溶解,错误;D项,氧化铝不与水反应,错误。6.B。解析:MgO、Al2O3的熔点很高,故可制作耐高温材料,A项正确;在食品工业上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是因为NaHCO3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产生的CO2气体使糕点松软、多孔,B项错误;金属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由于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内层的金属起到了保护作用,因此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所以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C项正确;钠蒸气放电可以发出透雾能力强的黄光,由于黄色的光波长,射程远,故高压钠灯可以作航空、航海的指示灯,D项正确。7.B。解析:①中Na2CO3与CO2、H2O反应生成NaHCO3,由于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的大,因而只会产生沉淀;②NaAlO2中加入稀盐酸,开始时产生白色沉淀Al(OH)3,当盐酸过量时,Al(OH)3又溶于盐酸;③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产生白色沉淀Al(OH)3,当NaOH过量时,Al(OH)3又溶于NaOH;④只会生成H2SiO3沉淀。8.B。解析:由题图可知Y为NaOH(aq),N一定是HCl(aq),M为Al。9.B。解析:若先用盐酸溶解,Mg、Al均溶解,故先用烧碱溶液溶解,从NaAlO2制备Al(OH)3,若加盐酸不容易控制量的多少,应通入足量的CO2气体。故B项操作步骤为最佳顺序。10.D。解析:探究Al粉与Fe3O4发生反应所得黑色固体的成分,由实验可知,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且溶液b加KSCN溶液不变色,可知溶液b不含铁离子;黑色固体与NaOH溶液反应无气体,则一定不含Al,溶液a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铝,则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氧化铝。由上述分析可知,黑色固体一定含氧化铝、Fe,一定不含Al,可能含Fe3O4。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故A正确;固体含氧化铝,则反应②为Al2O3+2OH-===2AlO+H2O,故B正确;反应③中AlO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知白色沉淀是Al(OH)3,故C正确;黑色固体中不含Al,可能含Fe3O4,故D错误。11.D。解析:A项,Al、Fe、Mg与盐酸均反应生成无色气体;B项,Mg与NaOH溶液不反应;C项,Al3+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也生成白色沉淀。12.D。解析:金属性的强弱可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失电子的能力强弱判断,而不是与碱反应,故A错误;没有滴落表明氧化铝的熔点高,故B错误;氯化铵溶液显酸性,与铝反应时放出氢气,故C错误;氯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故D正确。13.B。解析:Al(OH)3不溶于氨水,故向含少量Al3+的Fe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时,Fe3+、Al3+均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达不到除杂的目的。14.D。解析:铝热反应的原理:Al与活动性比其差的金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Mg的活动性强于铝,故Al与MgO不能反应,故A错误;加入铝粉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存在H+或OH-,NH与OH-不能大量共存,CO与H+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镁铝合金可溶于过量盐酸,但Mg不与NaOH反应,故不能完全溶于NaOH溶液,故C错误;Al(OH)3不溶于氨水,只溶于强碱,故D正确。15.D。解析:A项,比较金属性的强弱是利用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产生H2的快慢程度,错误;B项,由于生成了熔点很高的氧化铝,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错误;C项,产生的气体应为H2和NH3的混合气体,错误。16.A。解析:明矾可以用于净水,但没有消毒作用,水的消毒剂是利用物质的强氧化性,如氯气、高铁酸钠等,故A不正确;由于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冶炼高熔点金属,故B正确;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用作包装材料和建筑材料,故C正确;胃酸的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可利用氢氧化铝的碱性中和,而且氢氧化铝是弱碱,不会对身体有很大的损伤,所以氢氧化铝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故D正确。17.(1)Al Al2O3 NaAlO2 AlCl3(2)2Al+2OH-+2H2O===2AlO+3H2↑Al2O3+2OH-===2AlO+H2OAl3++4OH-===AlO+2H2O解析:由X可和酸碱反应且其为金属,则X为Al。18.(1)过滤 (2)H2(或氢气) (3)HCl 还原剂 (4)AlO Fe2+解析:(1)加入足量NaOH溶液,Al溶解,Fe不溶解,操作X为过滤。(2)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气体A为H2。(3)H2与Cl2反应生成HCl。(4)溶液B中阴离子有OH-、AlO,溶液D中金属离子为Fe2+。19.(1)KAlO2 Al(OH)3 Al2O3 AlCl3 NaAlO2(2)AlO+2H2O+CO2===Al(OH)3↓+HCO AlO+4H+===Al3++2H2O解析:在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必为两性物质,又因为B受热时转化为C,故可知C为Al2O3,B为Al(OH)3,由此推出D是AlCl3,A与过量CO2反应生成Al(OH)3,且A的溶液的焰色反应为浅紫色,则A为KAlO2,E为NaAlO2。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