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严格执法 教案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严格执法 教案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9.2 严格执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案例,明确严格执法的内涵,阐明严格执法对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认同、支持、配合执法机关严格执法行动。
2. 了解我国严格执法取得的成就,同时看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运用辩证的思维看待执法活动。
3. 了解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4. 关心国家大事,配合并监督执法机关的执法工作。
二、核心素养目标
① 法律意识:执法人员应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理解法律的内涵和要求,尊重法律的权威性。
② 公正公平:严格执法要求执法人员保持公正公平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依法办事,确保执法结果的公正性。
③严谨规范:执法人员应遵循严格的执法程序和规范,严谨对待每一个执法环节,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④责任担当:执法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对执法工作负责,勇于承担执法责任。
⑤廉洁自律:保持廉洁自律是严格执法的重要保障,执法人员应杜绝腐败行为,坚守职业操守。
⑥专业能力:具备专业的执法技能和能力,包括调查取证、判断决策、应急处置等,以确保执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⑦团队协作:执法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协作,执法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执法任务。
⑧服务意识:执法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执法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执法服务。
这些核心素养是确保严格执法的关键要素,它们有助于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维护社会的法治秩序。
三、课程标准
搜集材料,阐述严格执法的基本要求。
①法律法规:收集与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执法的程序、标准和要求,是执法机关严格执法的依据。
②执法案例:查找一些具体的执法案例,包括成功的案例和存在问题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了解执法机关在实践中如何执行法律,以及如何处理各种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严格执法的要求。
③执法机关的规范和指导文件:许多执法机关会制定自己的规范和指导文件,如执法操作规程、执法指南等。这些文件详细说明了执法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对执法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④ 学术研究和专家观点:查阅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专家讲座或观点文章,了解学术界和专家对严格执法的看法和建议。这些研究和观点可以提供理论支持和深入的分析。
⑤新闻报道和社会评价:关注新闻媒体对执法活动的报道,以及社会公众对执法的评价和反馈。这些可以反映出公众对严格执法的期望和要求,同时也可以发现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⑥国际经验和比较研究: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在严格执法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比较和借鉴。可以通过研究国外的法律制度、执法机制和实践案例,获取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⑦相关政策文件和政府报告:政府发布的政策文件和报告中可能会涉及到对严格执法的要求和目标,这些文件可以提供宏观的指导和政策导向。
通过搜集和分析这些材料,可以更全面地阐述严格执法的基本要求,如合法、公正、规范、文明等方面。同时,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完善执法机制等问题。
四、重难点内容
1. 学习重点
-严格执法的内涵、严格执法的意义。
①严格执法的内涵:
- 依法执法:严格执法意味着执法机关和人员必须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正确适用法律,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 公正执法:执法过程中应保持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平等对待所有当事人,确保执法结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 严格执行:对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惩处,不姑息迁就,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得到维护。
- 文明执法:执法人员应秉持文明的执法方式,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简单粗暴的执法行为。
②严格执法的意义重点:
- 维护法律权威:严格执法是确保法律得到贯彻执行的关键,有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增强社会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
-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通过严格执法,可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 建设法治社会:严格执法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石,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促进法治文化的培育和发展。
- 保障社会秩序:严格执法能够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 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依法严格执法,能够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治理能力。
这些内涵和意义重点体现了严格执法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性。严格执法不仅是对法律的尊重,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
2. 学习难点
- 推进严格执法的具体要求。
①法律执行的复杂性:法律条文可能存在模糊性或解释的多样性,导致在具体执行中产生困难。不同的案例情况也可能使得执法标准的把握较为复杂。
②执法资源和能力限制:执法机关可能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如人员短缺、技术设备落后等,这可能影响到执法的效率和质量。
③利益关系和人情因素:在一些情况下,执法可能受到各种利益关系和人情因素的干扰,导致执法不公或执法不严。
④社会观念和文化因素:一些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可能对严格执法产生制约,例如对权力的尊重不足、法不责众的观念等。
⑤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个别执法人员可能存在权力滥用、徇私舞弊的行为,这会影响严格执法的实施。
⑥ 协调与合作的困难:不同执法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可能存在困难,信息共享和协同行动可能受到体制机制的限制。
⑦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新的问题和违法形式不断出现,执法机关需要不断适应并更新执法手段和理念。
要克服这些难点,需要加强法律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推动执法体制改革,提高社会法治意识等。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支持严格执法的良好环境。
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严格执法”。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天,一位名叫小明的年轻人在路上看到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车撞倒了一个行人,但司机并没有停下来,而是驾车逃离了现场。小明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并向警方提供了车辆的车牌号码和逃跑方向。警方根据小明提供的线索,很快就找到了肇事车辆,并将司机绳之以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严格执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遵守法律,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如果每个人都像那个司机一样逃避责任,那么社会将会变得混乱不堪。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支持严格执法,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学习严格执法的相关内容。
- 播放视频列表:《中国之治》节选
2. 新课呈现
- 展示材料:北京冬奥会期间,某地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正在售卖“冰墩墩”造型的蛋糕店开展检查。对未经许可以商业目的使用奥林匹克标志的侵权行为,予以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及相应罚款。
- 提出问题:对该市场监管局做法理解正确的是什么?
- 学生回答。
- 教师总结:①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全能型的政府;②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秩序;③尽量减少行使自由裁量权,坚持了公正执法;④捍卫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保护了知识产权。
- 教师讲解:政府严格执法对于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执法,可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确保法律的实施和执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严格执法还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增强公众对法治的信心和认同。
3. 课堂总结
- 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严格执法的含义、意义以及推进严格执法的具体要求。
4. 课堂练习
- 展示题目:近日,漳州市开展电动车综合整治工作。交警部门深入背街小巷、学校、社区等地,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电动车,以及拼装、非法改装电动午等违法行为。此举有利于政府:①依法行政,维护人民群众正当利益;②文明执法,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③严格执法,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④公正执法,有效杜绝政府执法不公。
- 学生回答。
- 教师反馈:①依法行政,维护人民群众正当利益;③严格执法,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5. 课后作业
- 搜集并了解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
- 观看法律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如《法治中国》,并写一篇观后感。
- 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律在社区中的实施情况等,并撰写调查报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