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教学目标】1.结合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实例,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来自人民,感悟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聚集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议程,运用实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3.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以及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4.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明确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增进对人大代表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教学难点】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情境一:材料一 中国的人大代表选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主选举,是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中国的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民族都有人大代表。各级人大代表中,基层群众都占有相当比例。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 977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材料二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是我第三次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人民的信任,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面对现场2 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他郑重宣示:“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以国家需要为使命,以人民利益为准绳,恪尽职守,竭诚奉献,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合作探究: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1.讨论我国的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2.结合情景材料一,交流我国的选举制度,上述数据说明了什么?3.结合情景材料二,探究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4.结合上述情景材料,讨论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一、我国的人大代表产生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选举制度 基于我国的国情,人大代表的产生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意义 人大代表的选举和构成充分说明了我国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行使权力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情境二: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会议高度评价新时代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肯定国务院过去一年和五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政策取向和重点工作,决定批准这个报告。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决定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三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会议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3年中央预算。合作探究:结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探究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1.交流两会指的是哪两会。两会多久召开一次?多久为一届?一般召开多长时间?2.交流全国人大的性质和地位。3.结合上述情景材料,分组讨论、分析每一项议程体现了全国人大哪些职权。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最高立法权 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最高决定权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最高任免权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权对上述国家机关领导人予以罢免。最高监督权 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情境三:2023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闭幕。本次会议共审议8件法律和决定草案,通过其中的4件;听取审议4个工作报告和1个执法检查报告,审查和批准2022年中央决算;批准2件国际条约;审议了访问摩洛哥、塞内加尔和马来西亚情况的书面报告,表决通过了人事任免案。(1)会议审议通过了对外关系法,会议还对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审议了关于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适用有关法律规定情况的中期报告。(2)会议作出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3)会议听取审议了2022年中央决算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审查批准了2022年中央决算。(4)会议听取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情况的报告。(5)会议听取审议了特种设备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6)本次会议作出关于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的决定,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合作探究:交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是什么,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关系是什么?结合上述情景材料,阐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能。三、全国人大常委会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性质 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组成和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情境四:1954年,申纪兰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申纪兰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入了新中国的宪法。多年来,申纪兰的议案、建议一直聚焦农村、农民,从“村村都要通水泥路”到“修建公路不能侵占耕地”,从“搞好山区水利建设”到“老区如何致富”,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农村干部选举”到“贫困地区旅游开发”……来自农村、来自基层,凝聚她心血的议案、建议,不断得到采纳和兑现。长长的建议和议案背后,写满了为民说话的牵挂与情怀。申纪兰说:“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我是农民代表,只有生活在农民中间,才能更了解农民疾苦。”从25岁第一次当选,申纪兰是唯一一位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60多年来,她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与成长,也践行了一位人大代表的职责。合作探究: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人大代表行使职权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