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1 古诗三首 出塞 注释和译文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1 古诗三首 出塞 注释和译文 素材

资源简介

《出塞》的注释和译文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①长征:长途出征。
②还:回来。
③但使: 假如。
④飞将: 指汉朝名将李广(前?—前119),以英勇善战著称,先后与匈奴人作战七十余次,匈奴人数年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
⑤教:让,使。
⑥胡马:胡人骑兵。
⑦阴山:山名,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山间缺口自古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
【译文】
秦汉时的明月呵,照耀着绵延的边关。
万里之遥的征程呵,征人未归还。
如有李广那样的飞将军在呵,
骄横的敌军就无法越过阴山。
【赏析】
《出塞》,属汉乐府《横吹曲》,多写边塞生活。王昌龄的这首《出塞》,被认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明代诗评家王世贞说:“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 ( 《艺苑卮言》 )
这是一首以议论为主的诗。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征人未还”是所议之题,第三、四句申明其故——所将非其人,层次清楚,观点鲜明,似乎没有不可解的地方。但是,为什么会给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觉呢?这是因为此诗语涉议论而不落言筌。试细绎之:
发端“秦时明月汉时关”,语甚奇,“诂训不得”(黄叔灿《唐诗笺注》)。明月关山,是写边情的传统意象,汉乐府《横吹曲》即以“关山月”为边塞诗题。徐陵“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王维“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月映关山,已成为边思的具象。奇就奇在王昌龄在“明月”和“关”之前又加上了“秦”,“汉”这样的时间限制词。明月长存,何代无月?以“秦时”限制“明月”,不合理;关塞秦时已有,以“汉时”限制“关”,也不合史实。语意反常,其实合理。明月,属于空间范畴,而月生月落,亘古如斯,它常常引起人们历史的反思,故曰“秦时”。关塞,虽然秦时已有,但汉代国势最盛,声威远播。征人在边事频仍,久戍难归的时候,面对雄关险隘,怎能不缅怀汉代将领的御敌多方,边烽自熄?故曰“汉时关”。这里复用“时”字,使空间有了历史的深厚感, 还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秦代筑长城以来,朝朝御胡,世世守边,征人戍率,绵恨千年的,决非一人一事的深广之悲。这种悲思,也只有汉关秦月这庄 严、肃穆、广漠、绵邈的时空范畴才能表现,包容。只此一句,“发兴高远”,已将万里长征未还之征人的情状写尽。
三、四句申明其故,却从怀念汉代良将落笔。龙城,汉代匈奴大会祭天处。卫青曾大破匈奴于龙城;飞将,匈奴称李广为“汉之飞将军”。这里合用卫青、李广事借指扬威敌境的名将。诗人从“但使龙城飞将在”的设想出发,推证其结果将是“不教胡马度阴山”。“但使”,表设想之词,可见这只是诗人心中所希冀,当前现实中所无的事。而因所将非其人,故使边烽未息,铁衣久戍,空闺长守的结果不言可知。
诗人不正写万里征人未还之苦,而用汉关秦月的艺术境界来表述,其情自丰赡;诗人不正面申明边帅无能是师劳力竭,久戍难归之由,而用缅怀良将的抒情语气来表现,其意尤深婉。意在言外,见智见仁,咀嚼无尽,所以王士贞认为它在“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方面是一流的诗作。
【鉴赏】
这首诗从哲理的角度来分析,要着重看最后两句,意思是:假如汉代的李广将军还活着,定不让胡人越过汉代的天然屏障阴山,进入中原大地骚扰百姓。诗人借古讽今,表现他对唐王朝不能任用得力将领平定边患、巩固边防的愤慨,即疾恨将领的能力太差了。这个事实说明能将得不到重用,那就无法制止外族的侵略。诗人呼唤像李广那样的飞将军来镇守卢龙城,不正显示了有能力才见其用吗?
汉和唐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统一富强的大帝国,它们有许多相象的地方,因此唐代诗人习惯上都以汉代的人和事来比喻或影射唐代的人和事。诗开头的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指出:建筑关塞,防备胡人入侵,是从秦、汉时代开始的。这样写法乃互文见义。意思是:从秦、汉起,月亮已经照射着防备胡人的关塞了。它暗示着自秦、汉以来抵御异族的战争从未止息,把上下一千年的整个边塞形势作了总的概括。明月曾经照过统一中国的秦朝和强盛当世的汉朝,如今又照在干戈频仍的唐朝,而关塞在秦、汉时代就是抗拒北方强敌入侵的屏障,如今还是抵御异族来犯的依托!由此可知,自秦、汉起烽燧不熄,边境的战争绵延不尽,如今镇守边关的将士依然在莽莽黄沙的土地上沐浴着硝烟,长期不能返回家乡。“万里长征人未还”,就是写的战争旷日持久,将士久戍的痛苦。诗人指责当时将领的无能,实际上是讽谏唐王朝要善用人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任用尽忠为国的“龙城飞将”来加强边防,确保国家太平的爱国热情。
【解析】
王昌龄系唐代七绝圣手,而其“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息”的《出塞》(其一) 则被明代诗人李攀龙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诗一开篇就写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秦”、“汉”,“月”、“关”四者错举见义,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以自秦汉以来边塞战争连续不断,无数兵士不得生还的历史,引起人们无限的沉思。发兴高远,奇警挺拔。三四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着眼现实,感叹边塞守将的无能;并借对历史上名将李广的怀念,抒发自己希望朝廷任用尽忠为国的“龙城飞将”来加强边防,确保国家太平的爱国激情,圆满地完成了全诗的主旨。全诗意境高远,气势雄浑,感情深沉,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令人常读常新。
首句,实写边关夜景,即“关城夜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
这是说,自秦以来,就筑城防“胡”,边疆一直不宁,无休止地进行战争,月照关塞,战士戍守,自秦至唐,千百年来就是如此。这就表明了边境多事,战氛难靖的历史现象,也显出当时边地的荒凉和士兵的艰辛。
这里需注意的对秦月、汉关,两词的理解。在各通行注本中,对此歧见较多,至少有四说:一是“割裂”说,“诗言秦时明月,仍照沙场;汉时雄关犹横绝于塞”;二是“合指”说,“秦汉在字面上分属‘月’和‘关’,但在意义上是合指的”;三是“互文见义”说,认为“言秦言汉,文义错举互见,并非专属”;四是“有今不如古之叹”。认为“此地在汉是关塞,明月犹是秦时,时代虽变,形势也非从前可比,有今不如古之叹”。
对于这种种异说,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不能用散文观点去看待诗歌语言,不能把它们理解为:“明月是秦时的”,“关城是汉时的”。如果把这句诗作如此机械的理解,那就有悖于事理。难道在汉代就没有明月?于秦时就无关城? 因此,我认为唯一正确的认识是,把秦与汉、明月与关城,看成是互文,“错举见义,并非专属”(朱编“读本”的见解)。这是当诗人从明月临照苍莽沙漠中的关城,伴着士兵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寂寞夜晚时的情景而引起诗情时,选出他认为最具典型意义的字眼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已。因此,我们解诗,千万不可拘泥于一般的散文说法。其实,将词序调换成“汉时明月秦时关”,也未尝不可。
不过,写边塞生活的诗歌,“明月”与“关城”这些景物,却是十分重要的,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们既是边卒眼前景物,同他们的生活和心情息息相关。同时,还由于明月与关城是早已存在的现象,过去、现在、将来,此情此景都将存在。这样,就使诗人便于“对景生情,抚今追昔”,为诗歌下文作好必要的铺垫。
次句,明写征夫怨情,即“思归怨情”——
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是首句的继续,发展了诗意与诗情,且又使首句所写景物蕴含的丰富内容得以更好显示。因为征夫离乡背井,万里迢迢,远戍边关,久不归家,面对“关城夜月”,难以抑制心头怨忿。当然,也很自然地由此遭遇联想到民族家国的命运。首句写景就是为次句抒情服务的,其目的就是要达到“抚今追昔”的艺术效果:边境多事,今昔略同;边卒艰辛,素来如此。
这句“万里长征”,对后来诗人影响至大。稍后的李白在自己的《战城南》一诗中,就曾多处出现了类似的诗句,如:“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等等,可见影响之深广。
历来边事之多,今昔略同。然而,今昔所任之边将,却大有异处,国家、民族的命运也就不同了。这就是下边续写的两句诗所申明的主要思想。
三、四两句,即明忆昔,暗讽今,即“讽不露,微而显”——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注者对此解释纷纭,有四说: ①指匈奴龙城; ②误 “卢城” 为龙城; ③未必实指,只是沿用乐府旧辞而已; ④指古北平治所龙城。
从此诗的整个内涵和 “龙城飞将” 合为一词来看,应以第四说为是。因为此诗最后两句是点化了 “汉李广威震匈奴” 之典入诗,字面上的意思是说——
只要有汉代李广那样的英勇善战、体恤士兵的 “飞将军” 在,边境烽火即可平息,久戍边地的士兵就可以归家团聚,过着和平生活了。
但是,事实上现在是唐代而不是汉代,边关守将也不是“飞将军”,而是无能家伙,不能击溃和威慑进犯的敌人,胡马常常轻而易举地度过阴山来侵犯。阴山,在今内蒙境内的一座山脉。它西起河套,绵亘于内蒙全区,同西兴安岭相接。汉时,匈奴常从此处出动,向中原进犯。
这是一种以想象境界来反映良好愿望的表现方法,也是一种“明忆昔,暗讽今” 的讽诫诗的艺术手段。这种讽刺,是一种 “微而显”、“婉而成章” 的含蓄的讽刺。因此,我们说,王昌龄这首《出塞》,倒是一首地道的讽诫诗佳作,也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非战之边塞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