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一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大作文讲评统编版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大作文讲评统编版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高中语文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大作文讲评
一、题目回顾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孔子与弟子的谈话,也学习了孟子与齐宣王、庖丁与文惠君的对话,还学习了郑伯与烛之武、烛之武跟秦伯的对话。这些谈话或对话,在思想、方法和风采上,异彩纷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人的思想和做法一定会给我们很多启迪。
你已经在学校学习、生活将近10年,相信对此也感触良多。请结合这四篇文章,选择一个合宜的角度,做评议,谈感想;在下面题目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性文章。
题目一、我理想中的师者
题目二、教育意味着
二、题目分析
(一)根据本次写作教学目标及题目要求,应该写成一篇情景性的评议文章。换言之,要以本单元四篇文章的思想内容为分析评议对象,立意展开,当然不一定是四篇都写到,但是不能脱离这四篇。题目要求明确提示:“请结合这四篇文章,选择一个合宜的角度,做评议,谈感想。”无视这一点,脱离四篇所蕴含的主要思想,或者写成与四篇所涉内容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教育”和“师者”,属于偏离题意之文。
(二)“你已经在学校学习、生活将近10年,相信对此也感触良多。”意味着要写自己感触最深的,换言之,实际上要求思维品质最出众的学生写既能揭示本单元四篇文章中最为深刻的,而又最能够切合自己生活体悟的观点。而一般的学生,要能做到这四篇文章所蕴含的而自己又有体会的一些合理的观点。题目本身留下了不同思想层次学生发展的空间。
(三)本次作文是对本单元四篇课文阅读质量的一次综合检验,是否曲解文意,或对文本做机械的、肤浅的解读,大致能从本次作文中看出来。
三、作文分析
(一)本次写作的立论是开放而又有底线的。
本次作文符合要求的论点罗列如下:
关于“我理想中的师者”
1.师者应该循循善诱、尊重学生、包容学生、和蔼可亲;
2.师者应平等对待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师者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着意于育人;
4.师者要有耐心,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并有效沟通能力;
5.师者要帮助学生发展,成就学生人生;
6.师者应对学生坦诚相待,促进于学生的交流;
7.师者的教育态度、思想深度和恰当的教学方式;
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9.师者要有浩然正气,有德者方能育德于人;
10.师者如汪洋、如明灯、如警钟;
11.师者以育“有情趣、有温度、有思考”的人位目标;
12.师者是身居一隅而胸中自有三千芥子的铮铮君子,有可敬的勇气和抱负;
13. 师者要有超越的理想和不凡的思想;
如果说上述立意1-8是合乎本次作文要求,那么,9-13则是显示了一定的思想深度。
以下立意偏离了题意:
1.师者需要自身学识渊博;
2.师者要敬业辛勤,而非坐吃等死;
3.师者应该技艺高超、本领过人;
4.师者应该给学生讲述一些人生哲理;
5.师者是具有自身实践经验而又技艺高超的人;
6.师者要懂得提点精华,而非一味照搬内容;
这些观点要么失之肤浅,要么没有针对性。有的观点非师者所特有,基本可以泛化到其他行业。
关于“教育意味着 ”
下列题目较为理想:
1.教育意味着包容和接纳
2.教育意味着思想启迪
3.教育意味着发掘
4.教育意味着正心
5.教育要有思想的碰撞;
下面这个观点结合本单元文章看,立意不够准确。
教育意味着要进行正面教育和自主教育。
(二)论点的展开
论点展开部分,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紧密联系作文要求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并借由这些材料为论点提供有力的论证。
如上图,这是一篇作文的第二段,其分论点的思想比较尖锐:“一个师者具有正气是一个本质要求。”(表述语言尚有待修正)
但是,具体展开、组织论证的时候,无视了对课本所供材料的分析。文中所提出的“浩然正气”很好地揭示了这种“正气”的内涵,但是泛泛地谈了,在论证力上显得空虚乏力。
如果能紧密联系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作为“王者师”的孟子,在齐宣王他问孟子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之时,孟子慨然答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也许孟子的这句话,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略等于正确的废话——否则也不会有梁惠王那句评语——“迂远而阔于事情”。但在春秋“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战国“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境遇中,孟子不是做帝王师而喻之以霸道,也不去做仅仅教会君主如何使用政治权术、如何杀人的术士,而是“虽千万人吾往矣”,孜孜探寻、竭力宣谕王道的意义,他要告诉齐宣王们,所谓的“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所谓政治究竟是为了什么?就在于“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身居乱世,唯有孟子在天下滔滔之际,截断众流,弘扬浩然之气,发出了“得道多助”“仁者无敌”的声音。这大概就是孟子与等闲游士不同的根本所在。这种“人民性” “以人为本”和“为人民谋幸福”正气和道德勇气,是孟子作为帝王之师,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这里也暴露了学生议论文写作的通病,凭空蹈虚,空泛议论,放言滔滔,了无根底。
一般说来,议论文在其展开部分,应该紧扣原材料来深入剖析,甚至条分缕析的程度,更不必说像本作文题这样的情景性题型。哪怕是2022年全国卷所考的《红楼梦》之题额优劣之评判中所揭示的三种思想类型题,也以结合原材料来分析、辐射为妥。
论点展开部分的第二种毛病是,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松散,前后次序混乱。
比较理想的展开,可以有两种情况 ,一是三个分论点并列论证,一是抓住一点,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