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素材+课件 (共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素材+课件 (共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训练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路,思考深层内涵。
注意体会用具体事例印证观点的写法,感受不同类型文章的表达特点。
13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2课时
第1课时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作者简介
叶永烈,(1940—2020),浙江温州人。科幻文学、传记文学作家。创作题材广泛,想象丰富,注重儿童接受心理,融科学性、知识性、儿童化于一体。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第二届优秀报告文学奖等。
主要作品: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
写作背景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科学的春天”降临神州大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整个中国开始重新审视科学的价值,全社会都沉浸在尊崇科学、尊重知识的氛围中。在这一时期,科学家的杰出成就、人生经历、逸闻趣事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涌现出了一大批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叶永烈在这段时间创作了大量的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学杂文、科学家故事、科学诗等。1981年,他为新创办的《科苑》杂志写了一篇叫《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文章,后收入他的科学文选《一百个问号之后》。
碱( ) 花圃( ) 不慎( )
花瓣( ) 司( )空见惯( )
追根求源( ) 见微知著( )
字词学习
jiǎn

shèn
读读写写
bàn

ɡuàn
yuán
zhù
jiǎn( )性
jiǎn( )少
形近字


jiān( )默

花pǔ( )
店pù( )


pú( )萄

不shèn( )
zhěn( )密


zhèn( )静

花bàn( )
biàn( )别


biàn( )论

ɡuàn
司空见( )
如雷( )耳


见微知zhù( )
寒来shǔ( )往


重点词语
【真理】真实的道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建树】建立的功绩。
【花圃】栽培花草等的园地。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同 异
敏感
敏锐
都有“对外界刺激感受灵敏”的意思。
侧重于指生理上或心理上对事物的感受力强,可用于人或物。
侧重于指人认识事物很迅速,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强,只能用于人。
初读课文
什么是真理?真理有什么特征?如何发现真理?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通读课文,看看文中对此有怎样的解答。
阅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中心论点
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部分是什么意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发现
问题
不断
发问
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


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
生动、形象,避免表述重复
第2课时
复习导入
本文标题就是文章主要观点的形象概括。阅读课文,说说标题的实际意思是什么,课文是如何围绕标题展开的。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提出观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1—2自然段
印证观点
第3—5自然段
三个事例
强调观点
第6自然段
补充观点
第7自然段
读第3~5自然段,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简要概括这些事例的主要内容,并说说这些事例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介绍的。
事例一: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制成了石蕊试纸。
事例二: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事例三: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品读课文
列举事例,印证观点。
事例一
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发明或发现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事例二
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发明或发现
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例。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 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病愈之后,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事例三
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发明或发现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共同之处?每个事例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的?
叙述顺序:先写“现象”,着力突出其“细小”“司空见惯”;再写“问题”,突出“问题”与“现象”的关系;最后结合“问题”写相关的发明或发现,也就是所谓的“真理”。
共同之处:都能体现科学发现中的“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紧扣文章的观点。
人物 现象 发明或发现
事例一
事例二
事例三
化学家波义耳
盐酸会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石蕊试纸
地质学家魏格纳
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互相吻合
大陆漂移学说
睡眠研究专家
阿瑟林斯基
儿子睡觉时
眼球转动
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结合课文所举的三个事例,分析三个事例的异同点?
探索真理的过程相同:发现现象→提出疑问→实验探究(探究过程)→取得成果
真理的发现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细微小事
具有探索真理的精神(独立思考、锲而不舍)
相同点
不同点
三个事例分属于不同领域
三项研究对应的成果不同,有的是发现事物的规律,有的是发明了新的事物
作者在叙述事例时,适当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叙述事例时,作者在以概述为主的同时,注意了具体和生动,不仅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事例中人物的思考过程,还适当进行了动作、场景、心理描写。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这样一篇讨论科学发现规律的文章不显晦涩、枯燥。
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
不仅概述了意外事件发生的经过,还运用了动作描写,具体生动地写出了波义耳看到盐酸溅到紫罗兰上时内心的着急,同时也写出了波义耳对花的爱护。
示 例
本文语言准确而严密。结合问题品味下列句子,体会这一特点。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细微的”和“司空见惯的”连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不起眼的
“细微的”
偏重描述现象本身的微小,不易发觉,偏重“小”。
“司空见惯的”
强调现象为人习见,容易被忽视,偏重“熟”。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能否把“只要……就……”换成“只有……才……”?为什么?
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句中所说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但并非唯一。
作者在“只要”后面给出了多个有着逻辑联系的条件,保证了句子的严密性。
“只有……才……”表示条件唯一,即“才”后面的结果如果要发生,就必须要满足“只有”的条件。
“只要……就……”则不具备这种唯一性,也就是说“就”后面的结果要实现,需要满足“只要”的条件,但这个条件不是唯一的。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只会”二字是否过于绝对?为什么?
不绝对。这里的“只会”并不是简单地对事实作判断,而是用一种看似“绝对”的方式,点明了科学研究中的“普遍规律”,与前面提到的“偶然的机遇”形成呼应。“只会”体现了“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极端重要,是一种强调,并非武断。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这样的事例
第6自然段中“这样的事例”指的是怎样的事例?你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与之相似的人和事?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这样的事例:指文中波义耳、魏格纳、阿瑟林斯基“找到真理”的事例。
感受到了他们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类似的事例:牛顿因砸在自己头上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鲁班因被一种带齿的野草划伤手指,发明了锯等。
有人认为课文在第6段已经完成了对观点的证明,并且回应了开头,全文已形成整体,因此第7段有“画蛇添足”之嫌。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理由。
不同意。课文的第1—6段已经完成了对观点的阐述和印证,思路和结构都比较完整、严密。在文章的这个主体部分中,主要讨论科学发现的规律,但科学发现本身不可能回避“人”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规律也是从大量“人”的科研活动归纳出来的。如果完全不提及这个因素,文章当然也可以成立,但不免会有遗憾,用第7段进行补充论述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此外,第6段中说“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意在鼓励、激发大家投身科学事业,但多少有把科学说得过于“轻易”的嫌疑,在第7段中强调科学事实上非常“不易”,文章就显得客观而严密。
从写法的角度来看,开头的“当然”二字标明了整个段落的补论性质,与主体部分稍加区分。由于是补充论述,不宜展开,因此作者采用引用论述的方法,直接指出在科学发现过程中最为玄奥的灵感和看似不可捉摸的机遇其实与实实在在的努力密切相关。文章最后的两个“给那些……”,点明了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的人的重要特质,又与前文的“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形成对应关系;既结束了补充论述,又将文章拉回“主路”,收束得既稳且密。
读读教材上的“阅读链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詹天佑怎样的科学精神。
从中体会到了詹天佑不惧困难、坚持探索、积极创新的科学精神。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提出观点(1—2)
真理诞生
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
印证观点(3—5)
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制成了石蕊试纸
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补充观点(7)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
结构梳理
强调观点(6)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课文通过三个科学发现的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是如何敏锐地抓住常见或不为人注意的现象,不断发问,反复实践探索,进而“找到真理”的。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化学趣味实验:变色反应
1.摘抄本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从下列观点中任选一个,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证明这个观点,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课后作业
有志者事竟成
“玩”也可以玩出名堂
开卷未必有益
细节决定成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