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间知习俗明特点——2.《腊八粥》写作型文本教学实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描写间知习俗明特点——2.《腊八粥》写作型文本教学实录

资源简介

描写间知习俗明特点——《腊八粥》写作型文本教学实录
《腊八粥》这篇课文是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一部分,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等粥、吃粥的过程,将甜蜜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与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八粥的风俗画卷中。这个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单元的习作话题也是“家乡的风俗”。
对于小学生来说,走近民风民俗最好的方式就是参与体验,如果能将参与体验的过程记录下来,感触会更深,而《腊八粥》无疑就是记录体验最好的范本。
学习目标
知能目标:
1.随文学习本课生字词。
2.能找到作者围绕《腊八粥》写了哪几个场景。
理解目标:
1.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详略得当的方法来叙写八儿等粥、吃粥的过程。
2.研读爱粥、等粥、吃粥三部分内容,品析作者是如何在场景描写中将体验感真切写出的。
迁移目标:
能迁移运用作者写《腊八粥》的四个策略,写出自己家乡一种风俗活动的特点。
重点:研读爱粥、等粥、吃粥三部分内容,品析作者是如何在场景描写中将体验感真切写出的。
难点:能迁移运用作者写《腊八粥》的四个策略,写出自己家乡一种风俗活动的特点。
文本类型:写作型文本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沈从文的《腊八粥》,需要大家挑战三个言语实践活动,首先请齐读言语实践活动一的任务要求。
学生齐读屏显内容后按要求自主学习。
生1:我觉得全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介绍腊八粥。
第二部分(2-18段):写八儿想吃腊八粥。
第三部分(19段):写八儿喝腊八粥。
生2:我认为全文可以分成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人人都爱粥。
第二部分(2-8段)盼望吃粥。
第三部分(9-12段)想象粥的样子。
第四部分(13段)猜想粥的样子。
第五部分(14-17段)看见粥的样子。
第六部分(18-19段)喝到粥。
师:从同学们的分享来看,大家都认为第一段应该独立成段,只是对于内容的概括表述有差异,我们来仔细看看第二个同学分享中第二部分到第五部分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这里从第三部分到第五部分的内容概括都有“的样子”,我认为“的样子”重复了可以删去,小标题就更简洁了。
生2:我认为从第二部分到第五部分都是在写八儿等待吃粥的过程,可以放在一起。
生3:我认为他将整个等粥的过程分成了一个一个细小的场景,非常清楚展现了文中八儿等粥的过程。
师:“想、盼、猜、看”都表示八儿还没有吃到腊八粥,我也很赞同把他们整合在一起,但这样详细划分后确实将八儿等粥的经过分层次分场景具体呈现了出来,这样的思路非常清晰。
师小结:由此,我们发现作者写《腊八粥》用总分的结构,首先写人人都爱腊八粥,接着写八儿等待吃腊八粥的过程以此来突出腊八粥的美味,最后写八儿及家人吃粥的情景,进一步突出腊八粥的美味。
策略一:总分结构 层层递进
师:同学们很轻松就完成了活动一的任务,接下来咱们继续挑战言语实践活动二,请男同学齐读活动二的任务要求。
1.学生分组后自选内容自主学习。
2.分组分享学习成果。
第一组分享 爱粥
生1:我们小组首先从修辞角度进行了品析。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这个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写了“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即写出了喜爱腊八粥的人群之广泛。
生2:“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此处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腊八粥在锅中沸腾冒泡又破裂的样子。
生3:我们小组接着从感官角度进行了品析。
“甜甜的腻腻的感觉”这里作者调动味觉写出腊八粥甜、腻的味道。
生4:“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作者调动视觉将腊八粥的食材之丰富进行了一一列举。
生5:“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此句作者调动嗅觉,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腊八粥香味的诱人。
师:从第一组同学的分享中我们发现作者在叙写“人人都爱腊八粥”的时候调动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还运用了排比、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将喜爱的人群、制作的食材、腊八粥的美味清楚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策略二:多种感官 感受真实
第二组分享 等粥
生1:我们小组也关注了修辞方面的内容。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八儿期待吃到腊八粥的迫切心情。
生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
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锅中的粥每时每刻都在诱惑着八儿。
生3:我们小组还关注了描写方法方面的内容。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边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这里运用语言描写及省略号写出了八儿特别想快点吃到腊八粥的急切心情。
生4:“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啊,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
从想粥到盼粥、猜粥及看粥整个过程中作者运用语言、神态描写,推动事情的发展,将八儿等粥的过程清楚的再现了出来,更将八儿急切想要吃到腊八粥的心情具体地呈现了出来。文中还用到“孥孥”这样的方言,尽显妈妈对八儿的爱意。
生5:锅中的一切,对于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了罢,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起来总已是面面得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极妙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这里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写出了八儿想象出锅中粥熟后的样子。
师:第二组的同学们按要求选择修辞和描写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品析,将八儿等腊八粥的经过详细、具体地呈现了出来。
策略三:多种描写 经过详细
第三组分享 吃粥
1.第三组的同学齐读第十八和第十九两个段落内容。
屏显:
18段: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9段: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2.组员按顺序开火车分享。
生1:第十八段中作者将腊八粥与“普通的粥”作对比,写出了腊八粥的好吃。
生2:第十九段中“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八儿吃饱后的肚子”比作“一面小鼓”,生动形象地写出八儿吃腊八粥吃得很多,以此来突出腊八粥的美味。
生3:第十九段中“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浪漫一词写出了八儿吃完腊八粥后美美的心情。
生4:第十九段中“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通过写桌上陈腊肉没人吃,突出腊八粥的美味和大家对腊八粥的喜爱。
师:作者运用对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写出了八儿一家吃腊八粥的情景,突出了腊八粥的美味及八儿及家人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屏显:
策略四:多种修辞 场景具体
师:同学们在分组合作学习中按照要求抓取关键段、关键句从修辞、感官、描写方法等方面展开品析,人人参与,分享清楚、具体,非常精彩。接下来我们要进入最具挑战性的言语实践活动三,请大家齐读活动要求。
学生齐读活动任务要求。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学到的写民俗活动之方法。
学生回忆家乡的民俗活动运用策略按要求写活动。(课堂中没有完成的课后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