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核心考点集训(青岛版)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核心考点集训(青岛版)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人体感知环境
1.我们可以用眼睛感知光线,判断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等。
2.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
3.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等,会在视网膜上成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4.我了解到的常见眼睛疾病:红眼病、干眼症、角膜炎、结膜炎、白内障、飞蚊症等
5.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就是民间人们所说的“红眼病”。“红眼病”传染性很强,患者不要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等,避免交叉感染。
6.干眼症常见的症状是眼部干涩和有异物感。得了干眼症要多眨眼,适当使用人工泪液。
7.如果被检查者在5米处单眼不能看清表内第一行的“E”,则向前移动直到能看清为止。例如:在4米处看清则视力为0.08,3米处为0.06,2米处为0.04,1米处为0.02。
8.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
9.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组成,鼓膜是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组成。
10.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等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1.常见的耳病:中耳炎、耳聋、耳鸣、鼓膜穿孔、外耳道炎等。脏东西入耳容易引发中耳炎。
12.物体散发出的气味被吸入鼻腔,嗅细胞受到气味的刺激,通过嗅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闻到了气味。
13.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受到食物的刺激,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尝到了味道。
1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原因是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嗅细胞的敏感性会降低,这说明嗅觉具有适应性。
15.由于大多数食味来自嗅味,因此,失去嗅觉的人吃东西时会感到“食不知味”。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嗅觉和味觉。
16.受到冷热、压迫等外界刺激后,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把刺激信号传给脑,触觉就产生了。
17.测测自己的视力的方法:
①将标准对数视力表挂于光亮处。表的5.0(或1.0)行要与受检者的眼睛位于同一高度。
②被检查者应距离视力表5米远,背向光源,避免光线直接射入眼睛。
③检测一只眼睛时,须将另一只眼睛完全遮住,不要压迫眼球。
18.哪些行为容易导致近视:
①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
②在昏暗的环境中看书。
③书写姿势不正确。
19.近视的形成原因:
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容易疲劳,调节能力会逐渐减弱,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
20.预防近视的方法:
做眼保健操,多到户外活动,不过多吃甜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减少蓝光辐射,等等。
21.近视的矫正方法:
①检测视力,佩戴眼镜。
②增强晶体调节力训练。
③手术矫正。
22.预防耳病的方法:
①平日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
②不频繁掏耳朵。
③游泳时戴耳塞,不到有噪音的地方玩耍或学习,不对着同学的耳朵大声说话。
④用耳机收听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
⑤患了耳病要及时就医。
1.近视眼的成因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近视眼看物体模糊的原因
实验器材:蜡烛、火柴、2个凸透镜(一厚一薄)、光屏
实验步骤:
①把燃烧的蜡烛、(厚)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好;
②调节蜡烛和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③将蜡烛离凸透镜远一些,在光屏上能形成清晰的像吗?
④换(薄)凸透镜,又发现了什么?
实验现象:
①将(厚)凸透镜远一些,在光屏上并不能在形成清晰的像。
②换(薄)凸透镜,又可以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实验结论:
①凸透镜就像眼睛的晶状体,凸度大,看清楚近处物体,凸度小,看清楚远处物体。
②晶状体调节能力减弱,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
2.模拟鼓膜振动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鼓膜是如何振动起来的
实验器材:橡皮膜、橡皮筋、纸筒、细线、棉球、铁架台、镜子
实验步骤:
①将橡皮膜用橡皮筋固定在纸筒一端;
②细线的一端拴住棉球,另一端固定在纸筒上,棉球正好靠在橡皮膜的中心点;
③将纸筒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一名学生对着纸筒空的一端说话,另一名学生手拿镜子照棉球一端,观察棉球的运动情况。
实验现象:对着纸筒说话,棉球会被弹起。说话声音越大,棉球弹起的越高,通过棉球的振动使得橡皮膜的振动更明显。
实验结论:橡皮膜就像人的耳膜,有声音就会振动,声音越大,振动越明显。
3.体验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
实验器材:眼罩、苹果、柠檬。
实验步骤:
①蒙上眼睛,品尝苹果,记住苹果的味道。
②嗅柠檬的同时吃苹果,记住苹果的味道。
③两次吃苹果时,味觉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只品尝苹果,味觉是苹果的味道;在嗅柠檬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柠檬的混合味道。
实验结论:嗅觉和味觉是密不可分的。味觉受嗅觉的影响,进食的时候,嗅觉灵敏,味觉增强;嗅觉失灵,味觉就会下降。
4.测测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实验
实验目的:让学生体会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
实验器材:眼罩 两支棉棒
实验步骤:
①一名同学戴上眼罩,伸出一只手臂。
②另一名同学用两支棉棒轻轻触碰戴眼罩同学的手指尖、手背、手肘。
③戴眼罩的同学判断出哪个部位感觉有两支棉棒、哪个部位感觉只有一支棉棒。
④同学交换体验,并记录测试结果。
实验现象:手指尖能感觉到两支棉棒,手背、手肘感觉不明显。
实验结论:手指尖能感觉到两支棉棒,手背、手肘感觉不明显,说明手指尖处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 )。
A.心灵感应 B.嗅觉 C.触觉 D.视觉
答案:C
解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例如: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盲文主要是靠手来摸,所以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触觉。
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受到食物的刺激,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尝到了味道。味蕾存在的部位是( )。
A.外耳道 B.鼻腔 C.舌头 D.肠道
答案:C
解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受食物的刺激,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尝到了味道。味蕾存在的部位是舌头。
在悬挂标准对数视力表时,其高度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会要( )受检者的眼睛所在高度,以便于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受检者的视力。
A.低于 B.等同于 C.高于 D.无特殊要求
答案:B
解析:测试视力的方法:(1)将标准对数视力表挂于光亮处。表的5.0(或1.0)行要与受检者的眼睛位于同一高度。(2)被检查者应距离视力表5米远,背向光源,避免光线直接射入眼睛。(3)检测一只眼睛时,须将另一只眼睛完全遮住,不要压迫眼球。所以在悬挂标准对数视力表时,其高度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会要等同于受检者的眼睛所在高度,以便于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受检者的视力。
将手放在耳后,可以增强( )收集声波的作用。
A.鼓膜 B.耳郭 C.外耳道 D.内耳
答案:B
解析: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音,将手放在耳后,可以增强耳郭收集声波的作用。
受到 等外界刺激后, 内的 把刺激信号传给 ,触觉就产生了。
答案: 冷热、压迫 皮肤 感觉神经 脑
解析:人体有五大感觉器官,分别是眼、耳、鼻、舌和皮肤(手),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受到冷热、压迫等外界刺激后,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把刺激信号传给脑,触觉就产生了。
有些人在耳朵瘙痒难忍的时候,习惯用发夹、手指等来掏。其实频繁掏耳朵是不良的习惯。耳道内有 等,常附有 。频繁掏耳朵容易造成 皮肤损伤和 破裂,病菌就会感染耳道,引发 或 等,严重时会影响听力。
答案: 皮脂腺、盯腺 病菌 外耳道 鼓膜 脓肿、软骨膜炎 中耳炎
解析: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鼓膜和听小骨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人在耳朵瘙痒难忍的时候会用发夹、手指等来掏耳朵,其实频繁掏耳朵是不良的习惯。耳道内有皮脂腺、盯腺等,常附有病菌。频繁掏耳朵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和鼓膜破裂,病菌就会感染耳道,引发脓肿、软骨膜炎或中耳炎等,严重时会影响听力。
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 通过 传到鼓膜,引起 ,鼓膜的振动又通过 等传给 ,连接耳蜗的 把信号传给 ,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答案: 声波 外耳道 鼓膜振动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脑
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产生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耳蜗,刺激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再通过听神经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由于大多数食味来自 ,因此,失去 的人吃东西时会感到“ ”。所以我们要保护好 。
答案: 嗅味 嗅觉 食不知味 嗅觉和味觉
解析: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眼睛是视觉器官,耳朵是听觉器官,鼻子是嗅觉器官,舌头是味觉器官,皮肤是触觉器官,能观察物体软硬、粗糙程度。由于大多数的食味来自嗅味,因此失去嗅觉的人吃东西时会感到“食不知味”。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嗅觉和味觉。
不同年龄的人嗅觉和味觉没有差异。
纠错解答:味觉和嗅觉器官是我们的身体内部与外界环境沟通的两个出入口。因此,它们担负着一定的警戒任务。不同年龄的人嗅觉和味觉是有差异的。
故题干说法错误。
中医常用“望闻问切”的方法诊断疾病,“切”指摸脉象,为更好诊断,一般用手背摸脉象。
纠错解答:“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的“切”是指切脉和按诊。切脉是汉族独创的诊法,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尖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并不是用手背摸脉象,题干表述错误。
吃饭时我们用到的主要感觉器官有眼睛、鼻子、耳朵。
纠错解答: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眼睛是视觉器官,耳朵是听觉器官,鼻子是嗅觉器官,舌头是味觉器官,皮肤是触觉器官,能观察物体软硬、粗糙程度。吃饭时我们用到的主要感觉器官有眼睛、鼻子、舌、皮肤等,题目观点错误。
人的嗅觉和味觉系统是相互独立的,嗅觉损失对人的味觉并不会产生影响。
纠错解答: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眼睛是视觉器官,耳朵是听觉器官,鼻子是嗅觉器官,舌头是味觉器官,皮肤是触觉器官,能观察物体软硬、粗糙程度。由于大多数的食味来自嗅味,因此失去嗅觉的人吃东西时会感到“食不知味”,因此嗅觉和味觉之间会相互影响的。题干表述错误。
鼓膜能把声音信号直接传给脑,所以为了保护鼓膜我们不能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
纠错解答:声波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觉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并不是鼓膜能把声音信号直接传给脑,题干表述错误。
眼睛只能对光线刺激做出反应。
纠错解答:人的眼睛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强光刺激:眼睛受到强光刺激时,瞳孔缩小,是为了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当我们感到眼睛不舒服时,就会下意识地用手或其他物体遮挡光线。(2)风沙刺激:大风天气时风沙肆虐。为了保护眼睛,避免异物进入,眼部肌肉会闭合眼睑,防止眼睛受到伤害。(3)气味刺激: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可以刺激人眼部角膜的神经末梢,人体则通过神经系统活动命令泪腺分泌泪液,把刺激性物质冲走。这就是气味刺激时人们情不自禁流眼泪的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