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9章 压强复习考点一:压强现象1.(2016 绵阳)下列物理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A.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C.在高海拔地区一次性打火机不容易打燃火,其主要原因是空气稀薄,大气压高D.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窗打开时,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飘,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大。2.(2021 绵阳)高铁站台上的工作人员总是提醒“请站在黄色安全线外排队候车”,这是由于当列车驶过时,安全线与列车之间空气的流速比安全线外空气的流速_______,越靠近列车,空气压强越_______,也就越危险[选填“大”或“小”]。3.如图所示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的压强为2cm水银柱的压强B. 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压强C. 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D. 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考点二 简单计算涉及的单位进率:水密度1g/cm3=103kg/m3 面积m2 dm2 cm2 mm2相邻进率为100体积m3 dm3 cm3 mm3相邻进率为1000类型一: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1.两个物体甲和乙通过细绳与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物体甲重4N,物体乙重7N, 如图所示,两物体都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若乙物体的底面积为 10cm2, 则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2.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受力面积是1×10-4m2,木板能承的最大压强是6×108Pa,手指至少要用______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木板.此时图钉帽对手指的压强为__________Pa.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__________的目的。3.电动平衡车是青少年喜爱的一种运动装备。如图所示,一台重为100N的平衡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cm2,当小明站立在平衡车上时,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强为5×104Pa,则小明体重为________kg。类型二:容器压力压强和液体压力压强的计算熟悉公式:容器压力_______________ 容器压强_________________液体压强________________ 液体压力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6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8m2。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_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______Pa;水对A点的压强_______________P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_____________N。类型三:建立等量关系5.如图所示,将下口盖有轻质薄塑料片的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塑料片距离水面0.1m,移开手指,慢慢向玻璃管内注入酒精,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管内外液面差为______ cm。如果注入的是水,则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注入水的质量______注入酒精的质量(选填“>”、“=”或“<”)。(ρ酒精=0.8g/cm3)6.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若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用此装置可以通过水的密度计算其他液体的密度。右侧注入的是水,橡皮膜距离水面h1,左侧注入另一种液体,橡皮膜距离液面为h2时,可以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是平的,则该液体密度ρ=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7.如图所示是小雨用玻璃瓶和塑料吸管自制的气压计,她将塑料吸管内的水面高度调整到刚好比瓶内水面高h=10cm,水密度ρ水=103kg/m3,则瓶内水面处的液体压强为_______Pa;她拿着该气压计从楼下走到楼上的过程中,细管中的水柱将___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若外界大气压为p0,则瓶内气压p=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8.如图所示的装置,上方为一个粗细不均匀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管下连通一个装有红墨水的U形管AB。管内墨水不流动时,A管中液面高度 ______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B管中液面高度;当用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时,A管中液面 ______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B管中液面。若AB两管液面高度差为2cm,则AB两管液面上方气压差为_________Pa.9.如图所示的装置,上方为一个粗细均匀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A,管下连通两个直玻璃管,分别插入装有水和某种液体的烧杯中,用吹风机向玻璃管A中吹风,直玻璃管液面上升,是因为A管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缘故。若液柱高度分别为h1=4cm和h2=5cm,则该液体密度ρ=_____________ kg/m3.考点三 公式判定解题方法: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公式1.装有橙汁的密闭杯子,先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正立在桌面上(如图B),则橙汁对容器内底面的压强_________,橙汁对容器内底面的压力________ ,杯子对桌面压力________,杯子对桌面压强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把一块砖(它是长方体)按如图的三种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a叫平放,如图b叫侧放,如图c叫竖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种放置方式中,对地面的压力、压强都是相等的B.三种放置方式中,对地面的压力是相等的,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强最大C.三种放置方式中,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力最大,因而压强也最大D.由于放置方式不同,因而无法比较压力和压强的大小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 只有①和③ B. 只有①和④ C. 只有②和③ D. 只有③和④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液体中的A、B两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比较液体在这两点产生压强的大小,正确的是(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考点四 实验探究1、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中。(1)使用压强计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有高度差,应通过方法 __________进行调节。A.从U形管内倒出适量的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加入适量的水(2)图甲、乙两容器中装的液体均为水,根据甲中两图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时使用的U形压强计 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4)如图乙所示,若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h,外界气压为p0,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为 _____________(用所给字母表示)。(5)将压强计做了如图丙所示的改进,当两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现把两金属盒分别放在密度为ρ1、ρ2的A、B两种液体中,则由图可知ρ1__________ρ2(选填“>”、“<”或“=”),若B液体中装入的是水且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为8cm,A液体是密度为0.8×103kg/m3的油,则金属盒进入A液体的深度为 __________cm。2、某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灌满水的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2)图1,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3)通过图2所示,容积V和有刻度部分长度L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值_______________Pa(4)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偏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原因 _____________。(5)针对以上实验带来的误差,小明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图3装置,将该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质量为m;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质量为△m水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则活塞与注射器筒之间的摩擦力表达式f=________,所测大气压的值表达式p= 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