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班级 组号 学生姓名课题 13.1分子热运动 第1课时 总1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扩散现象;3.知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课前独学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_____构成的,人们通常以______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不能分辨出分子,但可以用_________观察到分子、原子。2.______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3.扩散现象既可以在_________发生,还可以在_______中发生,也能够在________中发生。4.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___________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_________________。5.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力和________力。知识点1:物质的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 特征: ①体积_____(肉眼看不见) ②数目_____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 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3.1—2)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群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一下,能否举出几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例1:(多选)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秋天,桂花飘香 B.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 D.扫地时灰尘飞舞注:分子的运动不是肉眼直接观察到,而是通过颜色、气味等变化推断出的。如:液体的蒸发等物态变化现象属于分子运动;而灰尘的飞扬不是分子运动。知识点3:分子间的作用力独学:阅读课本P4、P5有关分子间的作用力内容,观察演示实验,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________2.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_________小结:1.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并且___________的。2.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现为________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作用力表现_______力;3.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_______)例2 :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例3:(1)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2)如右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实验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___。当堂检测1.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2.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现象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4.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称量并读数,然后将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则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4题变式:用细线绑住干净的玻璃板,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如图所示,测力计示数为F2;则F1和F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若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则三次示数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