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高质量课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浅谈如何构建高质量课堂

资源简介

浅谈如何构建高质量课堂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终一定要体现在提高育人的质量上来。”对于学校而言,课本、课程、课堂是我们育人的主要平台和阵地,特别是对于中小学,如何加快学校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改革,变灌输式、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探讨式、项目式、研究式的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将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有法”,是指不同学科的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而“得法”就要求教师选择良好且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借此可以发挥教学智慧,且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在认识第一课时的生字新词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之后出示生字,通过自由试读、老师带领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读及开火车等形式让学生识记,但之后我在检验学生认读情况的时候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于易读错的、较难的字还存在认知的偏差,而且,过于繁杂的教学活动,有时候很会是学生脱离文本,只是机械记忆,却不会灵活地运用,学生思维也比较单一。于是,我改变教学策略,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及感兴趣的话题,创设丰富的情景,比如出示相应图片,说词语;出示文本句段,让学生读句子等。通过这些方式,发现学生对生字新词认识更加深刻。所以,好的教学方法,必须立足与学生基础,教学中会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授课前必须准备充分,做好充分的预设。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在中国,“启发”一词,源于古代教育家孔丘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中,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长时间但还想不通,就可以去启发他;虽然思考并已有所领悟,但未能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而在这之后,《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能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道路,但不能代替他们达成结论。而在稍后与孔子的欧洲,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阐述了相似的观点。教育教学中,在充分钻研教材与课本后,应立足学生自身,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设计灵活机动的教学环节。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识字课《场景歌》一课中,课前通过创设去游玩的情景导入文本,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找出四种场景。然后学生齐读课文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结合学生反馈出示课文并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特点:都是数量词+事物名称。激发学生兴趣后,书写“处”,并用游戏巩固。之后板书“帆、艘、舰”,引导学生区分记忆,并通过填空、组词加以巩固。这样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并创设有趣的生活情景,让知识细化,便于学生理解的同时激发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探究。而这就像构建了一座知识的桥梁,联通了学生与老师的思维。但在课堂上,我也有一个很困惑的地方: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并解决问题,但总会有一些同学会因为各种原因跟不上教学的进度,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往往在引导这些同学的时候,已经掌握的学生又会产生一种开小差的现象。如何更好地平衡这种关系,一直让我十分困惑。通过不断的尝试,我发现:学生在集体提问时,有小部分同学往往会开小差,等着别人的答案,或者干脆等老师说,而这时,如果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导其他学生也进行思考,这样就可以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参与思考过程了。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能够足够了解学生学情,对每个学生会如何回答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另外就是要有足够的教学智慧,能够四两拨千斤地让学生在得到提示后,能够更深入地发现文本,体会其中表达的深刻含义。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足够的耐心,慢慢引导,才能让学生完成思考的过程,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教授更为重要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新鲜事物,但如果这一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远远不够。我觉得这一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我在教授这一知识的时候,学生能学会怎样的技能呢?比如在课前的预习环节。现在的教材前面都会有一个课前导读,里面提示了学生预习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学生先熟悉文本,再结合问题去思考,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就是一个初步的自学过程。在课堂中,则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并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除了合作学习,还可以运用课本旁边或课后的提问,让学生先进行自学,然后小组或全班汇报交流。我认为,无论是新授课程还是低年级学生,只要在课堂中渗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的锻炼,我们的学生才会收获更多。而在课后,也可以布置相关的任务加以巩固。
注重学生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我们能够从环境中的认知线索或刺激中创造新的意义,有时可以带来新的见解。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采用适当的手段进行经常性的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经常创设想象的气氛与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奠定想象的情感基础。如在学习《场景歌》一课时,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群少先队员去郊游的情景,接着让学生想象场景再导入课程。除了创设情境,还要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想象的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交给学生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范围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拓展 。比如在讲解《植物妈妈有办法》时,不光之讲解书中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还可以拓展介绍生活中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坚实宽阔的基础知识,能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自由想象。还有就是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联想,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言语。比如,在学习《雷雨》时,学完雷雨的介绍后,还可以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其他的雨,如毛毛雨、阵雨、暴雨等,让学生善于表达,大胆想象。最后就是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发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的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观察的基础之上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直观教具和到实际中的活动告诉学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如何确立观察中心等。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就可以出示书本上的图片,再联系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的顺序及重点,让学生做到有目的的观察。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我们我们课改的教育教学质量。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高质量的课堂体系如何建立,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和实践。如何构建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完成教育学的过程,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把握课程课程标准,内容和目标的同时,对整一册书结构进行整合,再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开放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成为一群富有创造性的孩子。把追求高质量课堂作为我孜孜不倦的追求。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相信我们终会取得高质量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