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第12课《四季循环》说课课件 (课件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第12课《四季循环》说课课件 (课件20张PPT)

资源简介

四 季 循 环
教师:
学校:
01. 教材分析与实验教学目标
02. 实验创新与改进
03. 实验教学过程
04. 实验效果评价
05. 实验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与实验教学目标
01
教材分析
低年段
中年段
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纵向分析)
高年段
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会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二年级上册《天空中的星体》)
认识地球的形状及表面的基本状况,地球是太阳的行星。(四年级下册《地球、月球与太阳》)
认识地表、地球内部及改变地表的力量。
(五年级上册《地球的表面和内部》)
认识昼夜交替、四季循环分别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有关。(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
了解人类克服地球引力探索宇宙的历程。
(六年级上册《探索宇宙》)
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横向分析)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方向,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测量正午时物体的影长,说明不同季节正午影长的变化情况。
本课对《课程标准》的要求
“宇宙中的地球”——9.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 第12课
教材分析
活动一:读图,发现一年四季中地球上一些现象的变化规律。
活动二:探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以及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
活动三:讨论四季的成因。
活动四:读图并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活动五:阅读了解极昼和极夜现象。
学情分析
二年级上册《天空中的星体》:
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会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四年级下册《地球、月球与太阳》:
认识地球、月球与太阳,了解了天体的运动特征以及一些相关自然现象的变化。
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前三课):
了解了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以及昼夜交替现象对动植物的影响。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
实验教学目标
01
科学观念
知道季节变化、正午物体影长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02
科学思维
能运用简单模型理解地球有规律的运动与相关的周期性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
03
探究实验
能动手制作简单模型,模拟地球和太阳的相互关系,解释四季循环的成因。
04
态度责任
能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用新方法、新材料完成探究。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和建构模型等方法,了解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和规律。
难点: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状态,并将影子变化与地球运动联系起来。
实验创新与改进
02
实验创新与改进
教材实验的不足与问题:
1. 用皮球模拟地球时,皮球不易固定;直接用普通地球仪进行实验,当模拟地轴直立时,需要学生手持地球仪使其直立,不易操作;
2. 在使用地球仪完成实验时,牙签正对光源,会和地球
仪的支架重合,难以观察和测量牙签的影长;
3. 观测牙签影长时,无法准确测量影长;
4. 学生难以准确判断ABCD四个点阳光直射的位置;
5. 在完成“研究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实验时,需
要另外准备实验器材,不能直接在地球仪上进行操作
并观察现象。
?
实验创新与改进
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直观显示不同季节阳光直射点的变化、物体影长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温度的变化。
1.将地球仪改为可直立转动,也可倾斜转动;
1.利用阻尼转轴可以任意调节地轴倾斜的角度;
2.将地球仪直接固定在铁丝上,这样无论转动到
哪个方向,都不会遮挡牙签;
3.在测量时,用软尺代替直尺,这样可以准确测
量出牙签在不同位置的影长;
4.用自制的竹签支架,可以模拟从光源中心发出
的光线,让学生直观看到阳光直射点;
5.在地球仪的“赤道”和“北极圈”地区,各粘
贴了一块铝片,用探针式电子温度计测量阳光
直射地区和斜射地区温度的变化。
实验教学过程
03
实验教学过程
创设真实情境
形成任务驱动
银杏树呈现出的不同形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导入
读图,总结规律
发现一年四季中地球上一些现象的变化规律
读图
完成探究实验
(1)研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
(2)研究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
实验
课堂小结,得出结论
地球公转引起
四季循环现象
小结
(1)布置分层作业
(2)了解极昼和极夜
拓展
实验教学过程
(1)研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
实验教学过程
(2)研究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
实验教学过程
(2)研究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
开始时
结束时
实验效果评价
04
实验效果评价
学生操作简单
实验现象明显
教师方便制作
实验教学反思
05
实验教学反思
尝试将地球仪更换为纯白色的球体,减少地球仪表面众多颜色对牙签影长的干扰。
探究是否还有其他新型材料或装置来更好地体现由于吸热的不同,从而导致温度发生变化。
以学生为主体
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动手动脑,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