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对校园欺凌说“不”,共建和谐校园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及危害,增强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
2.引导学生掌握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问题、勇敢维护正义的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类型。
.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策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并主动行动起来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 讲述一个真实的校园欺凌案例,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
案例一:河北邯郸一初中生遭3名同班同学杀害并掩埋。
案例二:2024年3月16日(周六)17时40分,接群众报警称湘南实验中学校门前发生打架事件。公安机关迅速出警赶赴现场处置。经查,在校大学生洪某旺(男,22岁)、马某超(男,22岁)等7人于3月16日下午来到湘南实验中学进行招生宣传,其间在校门外与该校学生张某(男,15岁)因言语琐事发生冲突。之后洪某旺、马某超等人持细铁棍冲进学校对张某等人进行追打,导致张某受轻微伤。目前,公安机关已将洪某旺、马某超等7名涉案人员全部抓获归案。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案例三:2018年10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伯劳镇平心村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一名10岁女童被同村男子杨光毅强奸并杀害,两日后杨光毅投案自首。
2020年12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再审的原审被告人杨光毅强奸案进行公开宣判,撤销原二审判决,改判杨光毅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案例四:2023年10月30日,一段关于福建龙岩市侨育中学一名男生被逼吃粪便的视频引发关注。
案例五:近日,广西灵山县檀圩镇一名父亲自述,自己12岁的女儿被一男子杀害并侵犯。
案例六:近日,重庆奉节一名初中女生遭遇多名女生掌掴欺凌,遭受欺凌的女生父亲拒绝接受和解,声称“要为女儿找回尊严”。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吗?你们身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清晰定义校园欺凌,列举常见的校园欺凌类型,如言语欺凌、身体欺凌、网络欺凌等。
校园欺凌的定义:
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习)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者群体)单次或者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凌、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者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事件。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校园欺凌的特征:
1.重复性
2. 力量不平衡性
3. 故意性
4. 伤害性
5. 隐蔽性
6. 群体性行为
校园欺凌的类型:
1.身体欺凌
2.语言欺凌
社交欺凌
网络欺凌
校园欺凌的具体表现:
典型欺凌者通常表现为:
1.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
2.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
3.得到部分同辈的认同;
4.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被动欺凌者通常表现为:
1.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
2.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则嘲笑受害者无用。
被欺凌者(受害者):
1.性格内向、害羞、怕事;
2.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
3.缺乏与同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4.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
5.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
6.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
校园欺凌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受害者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同时校园欺凌者实施欺凌同学的行为是一种主动攻击行为,是不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表现。
.分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心理 、身体及社交等方面的危害。
- 心理方面:受害者可能会感到恐惧、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长期受到欺凌可能导致受害者产生心理创伤,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
- 身体方面:欺凌行为可能导致身体上的伤害,如殴打、推搡、抢夺物品等。这些伤害可能会引起疼痛、疾病,甚至可能导致长期的身体健康问题。
- 社交方面:受害者可能会因为受到欺凌而感到孤立和排斥,与同龄人的交往减少。他们可能会失去对社交环境的信心,对人际关系产生恐惧和不信任,影响他们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 学业方面:心理和身体上的困扰可能会影响受害者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可能导致辍学。
- 自我认知和自尊方面:长期受到欺凌可能使受害者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产生负面评价,降低自尊和自信,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经历和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欺凌对受害者的影响可能是长期而深远的。对于校园欺凌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包括建立一个安全和支持性的学校环境,教育学生尊重和包容他人,以及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受害者恢复和重建他们的生活。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解决冲突的能力也是预防欺凌的重要方面。
. 强调校园欺凌不仅是道德问题 ,更是法律问题,欺凌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校园欺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护学生的安全和权益。以下是一些国内外的反欺凌法律法规和校园安全政策:
- 中国:
- 《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
-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暴力和欺凌的指导意见》
- 《加强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美国:
- 《安全学校法案》:要求美国各校通过制定校园欺凌政策,建立有效的投诉和处理机制来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 联合国:
-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全球最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书之一,其中第19条明确规定了保护儿童免受身体或者心理虐待的权利。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暴力与欺凌教育的推进与实施指南》:旨在提供一套操作性原则和方法,引导各国开展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减少。
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尊重和包容的学习环境,防止校园欺凌的发生。
特别注意:
低龄未成年人刑责范围再调整!
12周岁: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
14 周岁: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
16周岁:
犯罪承担刑责。不满十八周岁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8周岁: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三)观看影视(10分钟)
1.《悲伤逆流成河》:该片主要讲述了上海弄堂里一起长大的一对年轻人齐铭、易遥在校园内外情愫纠葛,并在一次次的流言蜚语中卷入校园欺凌,最终以悲剧结尾的故事。
多组校园欺凌事件,打破了5位主角本应该美好的青春校园生活。齐铭(赵英博饰)清俊帅气,是人人称颂的优等生,而易遥(任敏饰)却是大家口中的“赔钱货”。两人一同长大,感情很好。而这一切,在转学生唐小米(朱丹妮饰)出现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流言成了毁人利器,处处对易遥进行刁难,易遥的生活开始陷入黑暗,遭受各类残酷欺凌。顾森西(辛云来饰)教会易遥对校园暴力进行反击,他的出现给了易遥一丝曙光。可阴差阳错,顾森湘(章若楠饰)的意外却将她再度推入黑暗。当受害者变成施暴者,当看客变成助推,在这一场名为“玩笑”的闹剧中,没有旁观者,只有施暴者。
2.《告白》
电影讲述了某一天森口悠子发现其爱女被杀害在学校的游泳池中。尽管该起事件被断定为意外死亡,但森口却向学生们宣告犯人就在班中,并展开了自己的复仇。
当罪人无法通过法律将其制裁的时候,唯有以暴制暴。 本以为是个推理片,想不到电影一开始就已经知道犯人是谁,只剩下女教师的复仇。
.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四)预防策略学习(10分钟)
.教授学生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具体策略,如保持自信 、拒绝欺凌 、寻求帮助等。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1、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
2、必要时,向路人求救,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
4、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得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
5、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
6、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7、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要及时找老师解决。
8、上下学、独自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9、同学间要协作活动,加强团队互助意识。
10、严禁携带管制刀具。
11、远离暴力游戏、暴力性动画片及电视剧。不要沉迷于网络。
怎样让暴力远离校园?
1、要及时发现并及时化解同学们之间的矛盾。2.经常进行青少年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教育。
3、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处世经验和能力。
4、注重和师长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对特殊家庭的孩子,更应避免产生自卑、孤僻性格。
5、告诉家长:平时教育孩子时,不要采用打骂等极端行为。否则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6、对孩子爱之有道,不要一味的满足其要求,言听计从。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孩子坚强品格。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1.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多与同学交流,结交朋友,避免独自行动,不给欺凌者可乘之机。
2. 保持自信和勇敢:面对欺凌时,要勇敢地说“不”,表现出自信和坚定的态度,让欺凌者知道你不会轻易被欺负。
3. 学会沟通和解决问题:如果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沟通解决,避免使用暴力或攻击性的语言。
4.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习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如避免危险区域、如何应对身体攻击等。
5. 寻求帮助:如果遇到欺凌,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学校相关部门寻求帮助,让他们知道你的遭遇。
6. 参加反欺凌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反欺凌活动,了解欺凌的危害,增强对欺凌行为的抵抗力。
7.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等,有助于提高自信和应对能力。
. 分享一些成功预防校园欺凌的案例 ,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预防和应对策略,形成班级共同的防欺凌智慧。
(五)课堂总结与行动倡议(5分钟)
. 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到的知识。.发起"向校园欺凌说不"的倡议,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动起来,反对校园欺凌。
.呼吁学生成为防欺凌的积极宣传者和实践者,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班级反校园欺凌公约》
我们,[班级名称]的全体成员,共同承诺并致力于创建一个安全、尊重和包容的学习环境,坚决反对校园欺凌行为。为此,我们制定以下班级反校园欺凌公约:
1. 友善相处:我们将以友善、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同学,不使用恶意言语或行为伤害他人。
2. 尊重差异:我们尊重每个人的个性、文化和背景差异,不因他人的不同而进行歧视或欺凌。
3. 倾听与关心:我们要关心同学的感受和需求,当有人需要帮助或支持时,我们将积极倾听并提供帮助。
4. 勇敢说“不”:当我们目睹或遭受欺凌行为时,将勇敢地站出来说“不”,并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
5. 保密与支持:我们承诺为遭受欺凌的同学保守秘密,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6. 自我约束:我们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不主动参与或挑起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
7. 教育与宣传:我们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反欺凌教育活动,提高对欺凌行为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8. 共同努力:我们全班同学将共同努力,互相监督,确保班级内没有欺凌行为的发生。
9. 家校合作:我们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保持密切沟通,共同解决可能出现的欺凌问题。
让我们共同遵守这份公约,打造一个没有欺凌的和谐班级,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安全和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班级全体成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
校园欺凌是不少学生的噩梦,会对被欺凌的学生身心造成伤害,而实施欺凌的学生如果没有被有效教育和管控,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也破坏了正常的学校秩序。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主题班会结束后,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作业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思考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实效性。同时,也会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真正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为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